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影响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测量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余小龙  沈芳  张晋芳 《环境科学》2013,34(5):1745-1753
水体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是水色遥感研究中的关键参数之一,为研究不同因素对吸收系数测量结果的影响,分别采用透射法(T法)、透射反射法(T-R法)和吸收法(A法)测量颗粒物吸收系数.结果表明,A法在测量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时受滤膜差异性、滤膜含水量以及滤膜颗粒物分布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较小,测量精度较高.对不同测量方法的光程放大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测量方法,不同颗粒物富集量会有不同的光程放大因子.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求得A法、T法和T-R法的平均光程放大因子为4.01、2.32和2.20,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80和0.87.对于A法和T-R法,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方法计算光程放大因子可以提高测量精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5和0.94.对比各影响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平均相对误差发现,光程放大因子是颗粒物吸收系数测量最大的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2.
海洋环境中存在着以天然铀(~(238)U、~(233)U)和钍(~(232)Th)为首的一系列衰变产物,宇宙射线与大气中氧、氮、碳等原子相互作用生成的辐射产物,以及膜过滤器核武器试验和核设施运行产生的裂变产物和活化产物。在海洋放射性天然本底水平和人工污染水平的调查中,由于这些放射性核素在海水中的含量极低,因而,一份水样往往需要采集几百至几千升海水将它们浓集才能使之达到某种分析仪器所能及的最低检测下限。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放射性核素在海水、河水等环境水中的浓度很低,如果在现场将欲分析核素浓集,则可大大节省水样采集、运输及实验室进行核素沉淀浓集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采用现场浓集技术首先要找到能快速浓集水样中多种放射性核素的吸附剂。1968  相似文献   

4.
环境信息     
本方法建立在二次溶剂提取和阳极解吸伏安测量基础上。把待测元素(镉)以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形式浓集到氟利昂中,然后用酸性液体介质反向提  相似文献   

5.
大弹涂鱼浓集~(137)Cs、~(134)Cs、~(65)Zn、~(60)Co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finirostris linnaeus)为对象,采用示踪法研究它在两栖生活的条件下浓集137Cs、134Cs、65Zn,60Co的动力学过程,并利用活体连续跟踪测量法研究大弹涂鱼浓集上述四种核素的方式及其个体差异。结果表明,大弹涂鱼对四种核素的浓集,8d后就进入动态平衡,浓集系数在6-23左右;内脏、性腺、鳍和鳃都是浓集核素的关键器官,肌肉对核素的浓集能力最低。大弹涂鱼能通过鳃部呼吸,皮肤渗透,胃肠吸收等途径浓集核素,大弹涂鱼营两栖生活的特点导致了它浓集核素动力学过程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饮水中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外,尤其美国,在饮水中有机物的分离鉴定,饮水中有机浓集物致突变性鉴定以及饮水污染与人类癌症关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我国尚未见有关饮水中有机物致癌、致突变可能性的报道.为了在饮水中有机物的浓集方法和致突变鉴定方面进行探讨,我们选择有机物污染较严重并以地面水为主要供水源的某市自来水厂,于1981年8月初分别在所属A厂和B厂浓集出厂水样,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放射性核素在海水中的浓度很低,分析一个样品,需采集几十升的水样,尤其进行较大规模放射性水平调查时,工作量相当大。如果能在野外现场将放射性核索就地浓集,则可大大节省水样直接采集后运往实验室进行沉淀浓集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密度瓶法测定柔肤水相对密度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方法: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采用GB/T 13531.4—2013《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相对密度的测定》,建立测量模型,绘制不确定度来源因果图,对检测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类和量化,得到扩展不确定度U=0.0002。结果:柔肤水相对密度测定结果表示为1.009 7±0.0002。结论:研究为相对密度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光电倍增管(PMT)工作电压、激发单色器狭缝带宽(EX slit)和发射单色器狭缝带宽(EM slit)等对恒能量同步荧光测量技术的精密度、灵敏度、检出限及半峰宽度的影响机理,筛选和优化气溶胶中苯并[k]荧蒽的最佳测量条件.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精密度、灵敏度、检出限均有显著影响,但只有EX slit带宽对半峰宽度有显著影响.PMT的工作电压越高,精密度越低,灵敏度越高,而它对检出限的影响较为复杂,当PMT工作电压为800V时,检出限可达到最低值;EX slit带宽越大,精密度越高,灵敏度越低,检出限越低,半峰宽度越大;EM slit带宽越大,精密度越低,灵敏度越高,检出限越低.模拟实验优化后的最佳测试条件为PMT工作电压800V、EX slit带宽2.5nm以及EM slit带宽5nm,.此时的最低检测限为0.086ng/mL,能适合于在线检测的技术要求.在环境实际气溶胶样品苯并[k]荧蒽含量的测量时,该方法与HPLC-FLD的测量值差异较小,两者的差值范围为1.73~10.70%,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痕量元素的鉴定与测量广泛采用中子活化分析和X-射线荧光分析等方法。可是对于铅来说,中子活化和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较低,我们采用一种“重离子活化”——“α活性测量”的方法,比较满意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重离子活化法的要点是:采用重离子轰击铅的合成反应,即用碳离子轰击铅,生成复合核镭;然后测量生成核的子体氡的特征α射线,以确定痕量铅的含量。实践表明,此法测量铅的极限灵敏度可以达到10~(-8)—10~(-9)克。  相似文献   

11.
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的遗传毒性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浙江省101个饮用水源地微囊藻毒素(MC)的健康风险度进行评价,提示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LR(MC-LR)具有较高的非致癌风险.采集MC污染相对严重的A、B 2饮用水源,一部分利用树脂对其中的MC进行浓集,另一部分加入稀释的纯毒素MC-LR模拟水源水中MC释放的情况,同时制备相同浓度的纯毒素序列,利用Ames试验检测藻毒素浓集物、水样中藻毒素和纯毒素对细菌的致突变性,彗星试验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可能产生的DNA损伤,微核试验检测鲤鱼红细胞微核的诱发效应.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藻毒素浓集物、纯毒素和藻毒素稀释水样均可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不同程度损伤(P <0.01),损伤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加重,高剂量浓集物、藻毒素稀释水样A和纯毒素可诱导鲤鱼红细胞微核率上升,在本实验条件下尚未观察到藻毒素浓集物、藻毒素稀释水样及纯毒素在Ames试验中具有显著的致突变作用.利用树脂浓集水源水中MC和向水源水中加入稀释的MC-LR模拟MC释放2种方法切实可行,饮用水源水中MC可诱导鲤鱼红细胞微核率上升和淋巴细胞DNA损伤,具有遗传毒性,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远期危害.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水重金属原子吸收法测定中螯合树脂在线预浓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鹏  杨玉霞  周定 《环境科学》1995,16(5):54-56
采用流动注射,离子交换与原子吸收联用技术,建立了天然水中铜、铅、镉和锰等重金属离子的在线预浓集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在线、微量、自动、密闭等优点,分析样频率为45/h,浓集倍数约20倍,相对标准偏差为2.0%,适用于天然水中这些痕量离子的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13.
针对长江流域两种典型淡水鱼类-鲤鱼和鲟鱼,通过实验对两种鱼类各部分的浓集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的简化解剖学模型(区分了不同组织和器官部分)和外照射环境模型;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源器官和环境水体对靶器官的能量沉积,采用某厂址水体数据以及实验得到的鱼类不同部位的浓集系数,估算了上述两种鱼类在该环境中所受到的内外照射剂量率,并与ERICA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环境可靠性试验中,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会随不同的试验温度产生确定的、可逆的变化,而灵敏度的变化会导致振动控制系统产生系统误差.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对传感器灵敏度的校准,获得了几种传感器灵敏度的温度变化特性,并提出了通过对变换器设置的传感器灵敏度进行修正,消除试验环境温度引起的系统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内外测定污染源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多采用较先进的化学发光法.此法能分别测量总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氮,并具有能连续自动测定,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其原理是:一氧化氮和臭氧之间发生气相反应.由于用此种原理研制的仪器只能测量一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扬尘排放因子测量系统研发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路交通扬尘排放是城市大气环境颗粒物(PM_(10)和PM_(2.5))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其排放测量研究是进行排放清单建立、环境影响分析和制定控制方案的依据.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道路交通扬尘排放因子测量系统,通过测量行驶中车辆尾羽不同位置的颗粒物浓度,应用浓度剖面积分的方法计算单车行驶过程中扬尘PM_(10)排放量.在北京市典型道路测量了小汽车和大客车在不同车速下的交通扬尘颗粒物排放因子,结果显示,车辆尾羽的颗粒物浓度特征呈明显的"层状"分布,距离路面越近浓度越高,在车辆行驶方向中心浓度最高,向两侧浓度逐渐降低,车速越快浓度越高.在试验车速范围内,排放因子与车速呈幂函数关系,幂指数为2.7~2.8.排放因子与积尘负荷呈幂函数关系,幂指数为0.85.不同路段或同一路段的不同区域排放因子空间变异性较大,应用排放因子测量系统进行实测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兰州某钢厂附近土壤磁化率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兰州某钢厂周围土壤进行了磁化率与化学元素分析,采用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和多元统计发现,表层2cm以内土壤的磁化率显著增高,达到背景值的3.5倍,且频率磁化率相对于深部土壤较低,对比不同位置样点磁化率值,显示钢厂周边土壤受到了钢厂生产排放物的污染.污染主要发生在下风向,且在2km以内最强,污染深度在2cm以内.磁化率与重金属元素含量相关性显著表明磁性矿物与重金属有相同的来源,本研究应用磁化率浓集因子S判别污染程度,结果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大致相同,因此S可以作为判断这类土壤污染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密封高压消解法,参照GB/T17138-1997规定的步骤,对编号为D075-540的ERA能力验证土壤样品中铜的含量进行测定,开展对影响测定结果的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归纳提出了影响土壤样品中铜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和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并给出了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得出了该铜土壤标准样品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U=3mg/L。结论:评定程序和方法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因子测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调查我国重型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基本水平,确定CO、HC、NOx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利用满足国Ⅲ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车,分别采用PEMS(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车载排放测试系统,由便携式SEMTECH-DS型气态污染物排放测量设备和DMM颗粒物排放测量设备组成)及满足法规排放测量要求的重型车整车底盘测功机方法,研究了不同负载(0%、50%、100%及120%)和2种测试工况对重型车排放因子测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过载(120%负载)下NOx和颗粒物等排放因子均比零负载下高出近90%;在平均车速较低、怠速时间长的VECC工况下,气态污染物、颗粒物的排放因子比平均车速高、怠速时间短的C-WTVC工况高出30%左右;PEMS系统和重型车底盘测功机系统所测气态污染物排放因子的相关性较好,但DMM颗粒物排放测试设备与重型车整车底盘测功机所测的颗粒物排放因子相差可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削弱原理,采用逐项扣除方法计算分析了北京地区冬季大气污染对太阳直接辐射通量的削弱(S_a)及其逐年变化,同时计算分析了Linke浑浊因子(T)、湿浑浊因子(W)和污染浑浊因子(R)等大气透明度特征量及其逐年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冬季晴天条件下,S_a平均占太阳常数的21%,而理想大气削弱和水汽吸收削弱只分别占17%和7%.S_a具有明显的逐年增加的总趋势,平均从60年代初的0.30cal/cm~2·min增加到80年代初的0.51cal/cm~2·min,S_a的净增量占太阳常数的11%.在同样条件下算出的T的多年平均值为3.20,水汽、理想大气和污染物对T的贡献分别为0.54、1和1.66,近似比例为1:2:3,污染物对T的贡献占50%.T和R也都具有明显的逐年增加的总趋势,分别从60年代初的2.7和1.1增加到80年代初的3.7和2.1.分析表明.造成以上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引起的大气污染的加重,现有的污染控制措施还未能有效地改变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