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现有中国地震台网的实际情况,目前地震预报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能力,提出地震台网的优化原则和实施方案。文中评述了近年来中国地震台网的发展和现有的监测能力。在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和黑龙江等边缘地区增加十个地震台站后,可以增强全国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从而达到地震预报对资料的要求。最后还讨论了地震台网优化原则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目前地震学方法开发利用资料的概况及台站观测能力与资料的精度,从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地震学方法本身对观测资料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优化和改进台站布局与观测的建议。认为,地震台站记录的原始资料基本满足中长期预报或全国大形势判定与研究的需要,但作为短临预报工作的要求和综合预报方法效能的提高,尚需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地震台站的观测。  相似文献   

3.
<正> 地震预报目前尚处于经验性阶段,对预报能力的判断,现今只有依赖于震例的分析。因为预报能力是建立在监测能力的基础上的,而对监测能力的判别,也只有通过震例分析来估计。为此,作者根据华北地区地震综合预报清理攻关组,在1985年8月完成的“华北地区地震综合预报清理成果报告(第三部分)”中的10次发生在华北地区的5级以上地震,以  相似文献   

4.
<正> 天津市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历史地震活动水平不高,但受天津附近地区强震活动的影响比较大。1679年三河平谷8.0级地震,1966年邢台7.2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都使天津市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烈度最高达Ⅷ—Ⅸ度。天津的地震预报的目标,一是本区的中强地震,二是临区的强震。本文着重讨论天津地区的短临综  相似文献   

5.
南京地震遥测台网的扩建改造工程具有鲜明的江苏地方特色。整个工程根据江苏特有的地理条件和江苏经济通信发达的状况 ,在时间短、投资少的情况下 ,集同期我国地震系统模拟传输的各种先进方式 ,有效地实现了大跨度地震信号的遥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做好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防御地震灾害的重大任务,最大限度地减轻由于地震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中国地震局在“九五”期间建设的国家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部门的重组、调整,于2004年10月18日组建成立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相似文献   

7.
<正> 1990年2月10日01时57分,在江苏省常熟市和太仓县交界处发生Ms5.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失。本文给出了这次地震的参数和序列、地震前兆和预报情况以及震后现场监测预报工作概况,并对这一次地震的监测预报过程进行了回顾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试论长江三峡库区地震、地质灾害及其监测、预报与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大量资料对长江三峡库区的地震、地质灾害现状与蓄水后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性作了深入的分析与客观的评估,从科学对策到技术措施对减轻这些灾害的可能 性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文中指出,长江三峡库区的防灾问题是一项影响整个国民经济与长江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要防患于未然,基于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成因大致相同,监测方法相似,相互又存在伴生,连发的紧密关系,建议将两个灾害的有关管理部门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取长补短、将多个监测小网合成一个大网阵,联成一个大体系,责任共担,信息共享,这是长江三峡库区防灾工作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9.
沈小七  刘东旺 《灾害学》2001,16(4):18-21
本文应用地震学综合定量预报方法,结合区域地震活动特点,在华东地区进行了分区实际预报效能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华东地区有5个区域通过R值检验,效果较好,有4个区域未能通过R值检验;并对通过检验的区域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单修政 《灾害学》1997,12(3):58-60
对1976年在陕西关中东部地区所发布的地震短期预报进行了回顾;对发布预报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害综合预报和年度会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和高度上分析了自然灾害综合预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结合陕西省近几年开展年度综合会商的实际和体会,就自然灾害综合预报和年度会商的具体内容、形式和方法等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改进会商质量、提高预报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茅山地区垂直形变网按照最优化原则进行的改造工作进行了论证,并探讨了如何提取地形变信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15个中国大陆M_s≥5级双震型地震序列的资料,对双震型地震序列的活动过程和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从h值(或P值)、密集—平静、震源机制、序列早期活动峰值的有序性等几个方面对第二主震的时间预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地震地下水分析预报管理系统》由会商实用化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文件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这一系统已在PDP-11/34计算机上使用,从而使我省地下水井网的数据管理、常规分析预报工作实现了计算机化.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大中城市震后趋势快速判定工作方案》制定指南,结合采用八五攻关成果中的一些新方法和历史地震资料,对安徽省及其邻近区域地震震型进行了判定,同时简要分析了其分布特征,以求在震后趋势判断上做些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金学申  刘允清 《灾害学》1997,12(1):19-22
利用多层递阶模型,在选取影响人口损失大小的动态因子的基础上,建立了可应用于未来人口损失估计的动态预测模型,并由此对中国大陆各区域未来10a的人口损失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地震科学水平和地震预报的社会实践,形成研究人员不同的“良心”心理活动。积极的“良心”心理活动,有促进地震预报研究发展,相对提高预报成功率的作用;消极的心理活动,则干扰地震预报决策,或涣散军心,增加预报失误。为此,在震情严峻的情况下,应减轻预报人员的心理负担,在基层地震部门,更要疏导地震工作者的消极心理,以提高地震预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地震专项保险与震情指数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孟还 《灾害学》1991,6(2):88-92
本文论证了我国现行保险制度处理震灾保险上的弊端,建议设置震灾专项保险,为此拟定了特殊的承保—理赔准则;分析了地震预报难以发布的原因,从探究地震和保险内在的协同与制约关系中试图建立一种以动态保险费率作为各地震情指数的隐含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地震灾害经济损失估算与预测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通过对地震造成的社会环境物理破坏损失以及这种物理破坏导致的经济领域损失的分析,研究了直接经济损失预测方法,给出了地震人员死亡率和直接经济损失率的相关统计关系;并根据两种不同的经济分析模型,提出了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预测方法:经济计量模式和投入产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