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围绕就业再就业工作,坚持目标责任制管理,狠抓就业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月至9月,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5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万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90.4%、89%;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万人,完成年计划的91%,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5%,确保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几乎未被纳入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的群体之内。在一些人看来,促进城镇人员下岗失业再就业已经很难,哪里还顾得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现实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统筹考虑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就业大计,已经不可回避。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山东省胶州市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措施,多路并进,全力促进城乡就业再就业工作。1—10月份,已安置城乡劳动力2.6万余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0%以内。胶州市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烟台开发区把统筹城乡就业放在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推动城乡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上半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26694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78%.失业职工再就业1711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1.42%;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就业328人,完成全年计划的65.6%;972名失地农民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有就业愿望的适龄农民就业率达到89.5%。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广西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上,积极开展社会化、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活动,努力打造制度健全、功能完善、规范高效、服务社会、覆盖城乡的能够面向全社会提供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的新平台。据统计,2010年,广西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5.61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5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4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92.69万人,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6%,低于年度控制数0.84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88.3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8.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控制在4.2%以内。  相似文献   

6.
《中国劳动科学》2005,(9):72-73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意见》(成委发[2005]33号),提出完善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培训体系、完善再就业援助体系,完善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体系、完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等五大举措,全面建立并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促进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比较充分的就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公共职业培训的对象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群体逐步扩大到本地被征地农民.本地和外来(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专业工种从针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10多个增加到目前的面向城乡统筹就业的50多个专业工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委、区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高度重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全面的、便捷的、有效的服务工作,逐步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服务共享、就业机会均等。目前全区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再就业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社会保障体系也已基本覆盖到各类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国实行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为了解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状况,我们开展了对辽宁省公共就业服务实践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调查样本涵盖沈阳、抚顺、辽阳三市,调查对象包括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以及农民工等其他失业人员在内的390名求职者,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湖州市把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列为“三个一”(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为民办的第一件实事)工程来抓。2003年全市净增就业岗位34974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9%;帮扶21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943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劳动科学》2005,(8):64-64
目前,辽宁省大连市的就业难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5000人左右的大龄失业人员尚未就业,已经就业的大龄人员就业状态不稳定;二是近3600户“无就业家庭”就业难度大;三是困难地区失业人员相对集中,9个街道(乡镇)集中了2.7万名失业人员,占全市失业人员总量的27%,就业矛盾突出。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大连市政府积极动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从现在起到年底在全市开展“爱心助推再就业活动”,要求在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统筹做好农转居人员和农民工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2.
灵活就业已成为当前安徽省蚌埠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要方式,全市灵活就业呈现出了四个特点.一是灵活就业门槛低,对技术、技能和资金的要求一般都不高,下岗失业人员容易进入;二是灵活就业涉及的行业和门类庞杂,包容性强,便于各类求职人员选择,特别是对于不具备就业竞争优势的下岗失业人员来说,选择余地和空间较大;三是机制灵活,进退方便,下岗失业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工作时间、工作技能进行选择;四是街道、社区就业潜力大、岗位多、前景看好,下岗失业人员就近就业,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安徽省马鞍山市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之一。市政府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围绕统筹城乡劳动力管理、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服务、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年初下达《落实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目标任务》,年中实施监督检查,年末根据任务完成情况严格考核,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劳动科学》2006,(7):60-60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出“城乡就业并重”的工作方针,实施“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统筹城乡就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五”期间,全省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60多万人,比“九五”期间翻了一番;2005年全省农村劳动者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1.2%;当年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务工收入达到1500多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又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培训8.5万人,其中减免费培训达5.6万人,安置就业5.2万人,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安徽省望江县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胆创新,迎难而上,以加强“六大体系”为抓手,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着力构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长效机制,使一大批社会闲散劳动力实现了就业,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全县再就业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1—6月份全县完成新增就业岗位1566个,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8.3%,其中从事个体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劳动科学》2006,(1):I0001-I0006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商度重视就业冉就业工作,2002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重点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制定了积极的就业政策,连续3年召开全国性会议,对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部署。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各社会团体积极发挥作用,使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市场导向就业机制进一步完善,就业总量有较大增加,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对促进经济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今后几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仍是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和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同时,也要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和被征地农民等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切实帮助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湖南省劳动保障厅在年初组织开展了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再就业援助活动。活动期间,全省共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咨询30万人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25万多份,家访援助对象47万人并为其制定服务计划书:帮扶3.7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帮助4200多户零就业家庭中的7856人找到了工作;免费技能培训15万人次:为18万从事公益性岗位和灵活就业人员落实社保补贴2320万元,为1.2万从事公益性岗位人员落实岗位补贴1200万元,为625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0万元。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湖北省荆门市围绕贯彻落实中发[2002]12号、鄂发[2003]7号文件精神,想实招、重实效,五措并举,全面落实有关再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全市净增就业岗位1.89万个;城镇就业安置3.1万人,其中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110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施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不断加大就业投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较好地解决了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到2003年末,有27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占有求职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的90%。我们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就业枝能培训管理,提升就业技能培训水平和质量,促进城乡劳动者更好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淮南市根据安徽省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淮南市就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办法》的出台,标志淮南市就业技能培训管理将更具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