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突发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特别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步伐的加快和不断深入,已经将克服不稳定因素、防范突发公共危机的任务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2.
刘更才  刘从颖 《灾害学》1992,7(3):91-96
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的产生过程是社会信息沟通的过程,也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分析研究我国十多年来所发生的地震谣传;无一不是社会信息沟通的结果。为了利用社会信息沟通对地震谣言、误传进行有效的控制,作者提出了地震谣言、误传在社会信息沟通中的控制原则和一般的对策模式,为社会组织提供在地震谣传事件中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田力 《防灾博览》2007,(5):30-30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城南街道办事处是德阳市地震局抓的地震科普进社区的一个重点单位。德阳市地震局与旌阳区街道办事处联手,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列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投入人力、物力在社区内建造了防震减灾科普文化活动中心、科普阅览室,成立了地震志愿者队伍、地震科普电影放映  相似文献   

4.
地震预测必须包括三项内容,即未来地震的震级、发生的地点、发生的时间,这称为地震预测三要素。地震预测三要素是一个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预测就没有意义。经过邢台地震以来40多年的地震预报实践,我国地震工作者已积累和总结了不少预测地震三要素的经验和方法。简述如下:(1)震级预测:由于地震是震源体应力应变积累的结果,地震越大,应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惨剧,相信许多人还记忆犹新。而对新疆巴州这样一个似乎远离地震灾害的地区来说,人们好像觉得地震离我们太远太远,用不着杞人忧天,防震减灾意识就显得非常淡漠,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巴州还有一个地震预防管理部门,甚至有的人竟把询问地震情况的电话打到了气象部门。对此,巴州地震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很是无奈。 这位负责人日前在接受巴音郭楞日报记者采访时心情沉重地说,对于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最怕的就是对其不设防。平时头脑中没有防范意识和防震措施,一旦地震灾害降临,损失就会十分  相似文献   

6.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近几年来。我国先后发生了汶川、玉树大地震以及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灾害给人们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采取造谣、欺骗、蛊惑等手段.一旦在气候偶有异常或台风水患、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  相似文献   

7.
地震预警系统应用的社会影响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预警系统建设是降低地震灾害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地震预警系统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应用中存在一定风险。设计了若干个关于地震预警系统应用的社会调查问卷,以通过调查结果定性地评估地震预警系统产生的社会影响,统计公众对预警系统的认识和需求,分析预警信息发布对公众的影响和公众对地震漏报、误报等风险的接受程度,以及地震预警系统相关的法律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对地震预警系统的期望程度及有效性评价均很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地震预警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对紧急事件应变能力较差,对预警盲区和漏报等风险接受程度较低等。最后,结合国外地震预警系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应对措施,希望能对我国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高度关注。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是国际社会应对突发性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同时也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地震、洪水、火灾、爆炸等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的安全避难场所。  相似文献   

9.
丽江地震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江地震给我影响最深的是1996年发生的7级地震,1997年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文化遗产,这两件事情似乎有什么联系。由此引伸,是否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人民并没有被地震吓倒,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继续发展,并获得很大成绩,丽江地震尤为突出。2001年,国家减灾委办公室请我  相似文献   

10.
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震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了东部地区防震减灾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城市。提出东部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八项战略措施,以达到“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试论长江三峡库区地震、地质灾害及其监测、预报与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大量资料对长江三峡库区的地震、地质灾害现状与蓄水后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性作了深入的分析与客观的评估,从科学对策到技术措施对减轻这些灾害的可能 性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文中指出,长江三峡库区的防灾问题是一项影响整个国民经济与长江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要防患于未然,基于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成因大致相同,监测方法相似,相互又存在伴生,连发的紧密关系,建议将两个灾害的有关管理部门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取长补短、将多个监测小网合成一个大网阵,联成一个大体系,责任共担,信息共享,这是长江三峡库区防灾工作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2.
防震减灾是一项关系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领导下,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因此防震减灾工作应当以政府为主导,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来共同开展。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加强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对防震减灾各项措施的落实、规范防震减灾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总结近年来防震减灾工作实践经验,建立了政府、政府相关部门监督管理和社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防灾博览》2002,(2):16-16
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会议于2002年3月 20—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总要求:认真贯彻“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方针,以震灾预防为重点,适度、稳妥地开展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法制观念,使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行动,以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共中央宣传  相似文献   

14.
地震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如果防震减灾工作做的不好,那么它带来的灾害将是巨大的。如何搞好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5.
按照我们对社会易损性构成的认识,从区域人口易损系统、区域社会结构易损系统和区域社会文化易损系统三方面构建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是由一个内部层次分明、逻辑结构清晰的9个指数和39个指标要素构成的框架。该评价体系可以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认识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的科学依据,也是减灾防灾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6.
以多年积累和统计的资料为基础,运用地震社会学、社会行为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原理,对地震谣言,地震误传的滋生、发展及平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基础建设设施规模的扩大让曾经偏远的地震监测台站设施的保护成了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如何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监测环境,保证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可靠性,南京市在依法行政的实际工作中不仅确保了地震事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还开创了地震监测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地震监测是防震减灾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建立了一系列新措施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建立了地震监测倩息共享和社会服务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2012年6月,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在郑州召开了防震减灾目标责任制现场工作会议会前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专门做出批示:"近年来,各地积极建立防震成灾目标责任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是新时期实践防震减灾根本宗旨的有力措施,对于强化社会管理、拓宽公共服务、提高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意义重大各级地震部门要高度重视、总结经验、积极推广"会上,刘玉辰副局长针对此项工作的研究布置和推广作了重要讲话近日,《防灾博览》杂志社就相关问题专程采访了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司长孙福粱。  相似文献   

20.
全球地震危险性评估计划(Global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Program),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批准的一项国际示范计划,它是国际岩石圈计划(ILP)对“国际减灾十年”的一项重要贡献。GSHAP建议把IDNDR的许多策略和优先项目具体化。该计划将在全球和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