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为了练好“指路功”,谢亮没少费心思。他写日记、学英语,以提高“专业技能”;他坐遍了北京所有路线的公交车,记录了所有的标志性建筑;他编纂的《指路手册》,文字多达20余万;由于义务指路点处在北风口,没有遮风帐篷,今年初,他患上了“职业病”;他说,等病好上岗后,就着手成立一个“北京市义务指路联谊会”,在北京交通枢纽处建立三四十个义务指路点。  相似文献   

2.
“管得严”轶事二则(报告文学)高艳彬吉林火电第二工程公司建二工地主任叫关得闫。据说这个名字是他关姓的爸爸,为了纪念得到他闫姓的妈妈,而在他初到人世之时赋予他的。他有一个与名字谐音的外号──“管得严”。对此他如是说:关得闫就是“管理严”。要管就得严,只...  相似文献   

3.
奇怪,世上还有人的外号叫“对策”的? 确实有过,可怜不久前他已去世了。为了安息在天之灵,也为了活着的其他人,我们用“他”,这个男性的第三人称替代。 他是一个挺标致的小伙子。身高1.75米。体重70公斤,发型、穿着、举止都象电视里的歌星。尤其唱起“冬天里一把火”那一招一式,能让你真假难辨。 他今年27岁。在麻将桌上,称得是“洞庭湖的老麻雀,饱经风浪”。无论是白天,黑夜,他只要一沾桌,绝对要把当天的消费,包括上班违纪的罚款,十倍八倍赚回来。用他的话讲,这是“堤内损失堤外补”。 但是,在桌面上座战久了,钢筋铁骨也会疲劳,何况人呢。…  相似文献   

4.
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08,(9):12-12
“最好罚他一个月三分之一的工资,这样就没有人敢再违章了。”;“超时加班是为了职工好,让他们多挣些钱。”;“安全是安全者的通行证,违章是违章者的墓志铭。”  相似文献   

5.
倪主任的工作单位,给他配备了一辆轿车。但是, 他觉得没派头,时下最能表示身份的是进口名牌车。为了满足嗜车欲,他就像患了单相思一样神不守舍地想点子。前天,倪主任听说下属单位近日买了一辆“宝马”车,心里很不平衡,便苦思焦虑地想出了一个自认为的好办法:用自己乘坐的国产车去换下属单位的“宝马”车。他采取“遇到红灯绕道走”的策略,以接待需要为名来一个偷天换日,只要把下属的“宝马”弄到手就行了。  相似文献   

6.
劳模的遗憾     
劳模还没退休就因矽肺病严重不得不内部退养离开深深的井巷听不见钻机的欢唱劳模心里闷得发慌何况三天两头还要躺在职工医院的病床劳模刚来煤矿还是娃娃脸一张那时候井下供应防尘水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水打干钻他一向认为是小事一桩为了抢进度他很少考虑违章不违章飘扬的粉尘常常粘满他年轻的脸庞没有防尘水别人的钻机就不声不响他却捋起袖子说 :“让我上!”时间一长大伙都称他为“钻长”凭着“钻长”的锋芒他赢得了劳模的荣光劳模当了班长别人也是叫他“钻长”每逢干打钻他就捋起袖子说 :“跟我上!”劳模当了区长别人还是叫他“钻长”…  相似文献   

7.
“符合安全生产管理法规的,我一定帮助你办理;如果不符合,那就绝对通不过我这一关!”--面对企业老板,他是这样的正直、这样的古板。“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再重的也要打!”--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8.
一位煤矿管理者说,现在大家都是“忽悠”--基层“忽悠”矿领导,矿领导“忽悠”市领导,市领导再“忽悠”上级。他说,更可怕的是,有时是几方为了各自利益一起合起来“忽悠”,并一起“认认真真走过场”。这话一语道破了瞒报矿难的天机。(新华网)  相似文献   

9.
面对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 陈诚是顺昌县公交公司一名普通的“面的”司机,年龄不大,驾龄也不长,但口碑极佳。他很谦虚,不善言谈,却很随和。 在与陈诚交谈中,他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安全行车是最重要的。这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乘客。他是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10.
一位煤矿管理者说,现在大家都是“忽悠”——基层“忽悠”矿领导,矿领导“忽悠”市领导,市领导再“忽悠”上级。他说,更不怕的是,有时是几方为了各自利益一起合起来“忽悠”,并一起“认认真真走过场”。这话一语道破了瞒报矿难的天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上海港务局海港13号轮船长杨万春一贯刻苦钻研航运安全操作技术,精益求精,永不停步。二十多年来,他拖带万余艘次国内外客货轮进出黄浦江,从未发生过任何大小事故,被广大群众称为安全航行的模范。 杨万春把钻研安全技术看作是一个船长应尽的职责。一些受“四人帮”蒙蔽的人曾因他钻技术,骂他是“白专道路”的典型,把他当作斗争对象。但是杨万春毫不动摇,坚定地回答说:“我为党为人民钻研技术没有错,更没有罪!”“钻 研航运技术这 条路我走定 了,你们休想 阻拦。”为了打好安全拖带基础,长期以来,他对黄浦江航道进行了系统和周密的调查研究,分…  相似文献   

12.
四面八方     
《劳动保护》2006,(9):76-77
万源公司用骨干“传帮带”安徽淮北石台矿万源公司残掘区优秀班长申正田扎根矿山20多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安全生产及带班本领。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给工友讲解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经他带领的班组连续5年来未发生1起生产安全事故。他自己也多次被石台矿工会、万源公司评为“先进个人”“安全标兵”。瞧,申正田(右一)又开始了他的业余时间“传帮带”。(李祥富)徐州供电公司保障高峰期用电安全为了保障高峰期用电安全,徐州供电公司广泛开展安全大检查,对所属电力线路、变电站、配电变压器进行拉网式检查,并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了处理。图为公司…  相似文献   

13.
马立业是广西红茂矿务局更班矿安全监察员。他在工作中严格执行《矿山安全监察条例》,敢于坚持原则,被人们誉为矿山“法官”。 有一次,马立业到2204工作面检查安全,发现这个工作面出完煤后有10米左右的顶板没有及时支护,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规定。他要求当班人员立即打上支架。可是,有人怕麻烦,打算留给下一班。他多次劝说仍然无效,最后严肃地说:“如不及时纠正,就按空顶作业处理。”有的人听到要处理,就跟他吵了起来。个别人还说:“你敢处理,就对你不客气。”面对这样的威胁,他以理服人,说:“强调安全就是为了保证大家的生命安全。我们可不能…  相似文献   

14.
1999年9月,陈毅平从部队转业到漳州市公安交警支队直属第二大队。象新民警一样,他对道路交通管理和治安管理业务知识很陌生,可他靠着对交巡警事业的热忱,不懂就学,不懂就问。巡逻空闲,别人在喝茶闲聊,他却抱着业务书钻研,有人笑他,他笑笑说:“没办法,谁叫我起步晚呢。” 2001年4月,他主动报名到“漳州110”参加学习。4月21日凌晨2时20分,他与队友们接警后,在芗城区前锋新村34幢702室内,当场抓获正在实施抢劫强奸犯罪的嫌疑人两名,打响“严打整治”专项斗争的第一炮,此案受到省公安厅通报表扬。 做为一名交巡警,在查获假牌假证盗抢机动车上有独到的优势。为了练就一双辨伪识假的“火眼金睛”,陈毅平除了向车管的老同志、中队的老民警认真请教,还经常对着一大堆车牌  相似文献   

15.
吉林市劳动局王法舜同志不畏大人物的权势,在《劳动保护》杂志上如实揭发了“国才式锅炉”的严重问题。他的态度端正,行为有理,值得学习。 李国才却暴跳如雷,诬之为“弥天大谎”,并且采取了恶人先告状的手法,亲自炮制“控告信”,到处散发。奇怪的是,这种蛮不讲理的霸道作风,竟得到国家经委某领导人的支持。他回避了问题的实质和要害,指责王法舜同志的信“有些话太绝对了,全盘否定也不妥……”。说什么“这是对劳模的态度问题”。 动辄以“对某某的态度问题”压人,大家比较熟悉,这是在十年浩劫中林彪、“四人帮”为了整人惯用的语言和手法。…  相似文献   

16.
“末位淘汰”解除劳动合同属违法行为 【问题】我公司是一家广告公司,徐某去年入职我公司,我公司与他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合同,其中约定徐某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同时,为了激励从事市场营销的员工,我公司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末位淘汰”制度。现在徐某第一年的工作期限即将到期,在这一年里,根据考核结果徐某确实属于“末位淘汰”范围。  相似文献   

17.
往事(六)     
厂长“梦游”身为法定代表人和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国有企业厂长,鲜有不懂和不重视安全的,有的人甚至为了安全生产而如醉如痴,下面这个例子似能说明问题。某染料厂厂长老臧,或许是当副厂长时曾分管过安全的缘故,对安全生产的事格外关注。这不,那个从他当副厂长时留下的整体性隐患——全厂高压输电线线材老化并经常“打火”一事,眼下公司已下了最后通谍——《隐患整改通知书》——限令一个月内必须彻底解决,这令他大伤脑筋。以前,这个重大事故隐患由于没钱,他总给厂安技科“开方子”,什么“各车间轮流限电”、“修修补补凑合点儿”、…  相似文献   

18.
一位普通交巡警,常年在路面上站岗“吃”灰尘,为了工作方便,他捣鼓出一个小鼻罩,居然拿到了国家专利。这个鼻罩还被公安分局领导看上,配备给全体交巡警,让大家在执勤时少“吃”点尘土,免受鼻痒。  相似文献   

19.
最近,河南省新密市农民工张海涛在郑州打工回乡后,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北京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而具有职业病鉴定资质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却诊断为“肺结核”。为了证明自己的病情,他不惜到医院“开胸验肺”。一个农民工以如此极端的方式抗争,与其说是个人的无奈,不如说是社会的悲哀。“开胸验肺”看似荒唐,却充分暴露了我国职业病防治体制之弊端。  相似文献   

20.
“怪人”希原是某机关单位的驾驶员。说他“怪”,是因为他行车方面的“怪”吗?不是的。年年受表彰,年年戴红花,在单位是一位无可争议的安全行车标兵。他的“怪”,在于他的做法的确让人不可思议。这不,我说要采访他,他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