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合成工业酸性废水中的污染物,色谱柱为Zorbax-ODS,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V/V),流速为0. 5ml*min-1,柱温42℃,检测波长280nm.建立了废水水样预处理方法,主要污染物回收率在90%以上.酸性废水中污染物包括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邻氯苯胺等.  相似文献   

2.
《环境化学》2001,20(5):503-50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合成工业酸性废水中的污染物,色谱柱为Zorbax-ODS,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V/V),流速为0.5ml·min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3′二氯苯胺盐酸盐合成工业酸性废水中的污染物,色谱柱为Zorbax-ODS,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V/V),流速为0.5mL.min^-1,柱温42℃,检测波长280nm,建立了废水水样预处理方法,主要污染物咽收率在90%以上,酸性废水中污染物包括3,3′二氯苯胺盐酸盐、邻氯苯胺等。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来测定土壤中芳香胺3,3′-二氯联苯胺的方法。该化合物通过超声波辅助萃取,选择正己烷-丙酮混合溶剂(体积比为1∶1)或乙酸乙酯,以及Cleanert S C18-SPE柱进行净化。该方法测定土壤中3,3’-二氯联苯胺的检出限为2.8μg·kg-1(信噪比S/N=3);3,3′-二氯联苯胺的加标回收率平均值为89.7%(n=5);重复进样RSD为3.55%(n=5)。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120~2 400μg·kg-1,相关系数0.999 5。该方法也可用于沉积物中3,3′-二氯联苯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联苯胺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对4种联苯胺类化合物(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3,3'-二氯联苯胺)的毒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4种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造成仔鱼畸形甚至死亡,具有特定的最敏感毒理学终点及作用时间;联苯胺苯环上的取代基可以增强联苯胺的亲电作用或亲核作用,从而增强其胚胎毒性,其中尤以卤代产物(3,3'-二氯联苯胺)最为显著.其毒性排列顺序大致为:3,3'-二氯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联苯胺;4种联苯胺的斑马鱼胚胎毒性数据与lgKow没有显著相关性,推测这4种联苯胺的毒性机理属体内反应型,毒物参与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6.
吸附—催化氧化—絮凝法联合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吸附-催化氧化-絮凝法联合处理造纸废水,讨论了废水通过炉渣柱的滤速,在絮凝过程中Al2(SO4)3的加入量及催化氧化反应中溶液的pH值,铁屑的加入量,H2O2的加入量等主要因素对废水中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D,SS主要污染物去除率达97.0%和95.3%,各项指标超过一级排放标准,水质可以完全回收利用,为造纸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Yong  MS Maller  CL 《环境化学》2001,20(6):620-621
废水流出物常常不可避免地进入地表水和用于饮用水资源的含水层.因废水再循环常常进入饮用水层,各种废水中的污染物最终会污染饮用水.以往环保部门一直比较注重农药和工业污染物,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废水流出物中的某些药物残留已达到了相当令人关注(1μg·1-1即ppb)的程度.传统的分析技术(如液液萃取和GC/MS) 对极性较弱的化合物(PCBs和许多农药)比较有效,但对于极性相对较强的药物污染物而言,固相提取(SPE)与LC/MS技术更适合于样品提取分析。  相似文献   

8.
碱性条件下日光/FeEDTA/H2O2降解2,4-二氯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英艳  刘勇弟 《环境化学》2006,25(2):137-140
采用日光/FeEDTA/H2O2体系降解2,4-二氯苯酚废水,探讨了pH值,H2O2,FeEDTA以及2,4-二氯苯酚初始浓度对2,4-二氯苯酚去除率以及CODCr去除率的影响,发现该体系可在较宽的pH范围(pH=2-11)降解2,4-二氯苯酚.碱性条件下(pH=9)对250mg·l-1的2,4-二氯苯酚废水,最佳处理条件为:[H2O2]=30mmol·l-1,[FeEDTA]=0.5mmol·l-1,此条件下,反应2h后,2,4-二氯苯酚的去除率高达99%,CODCr去除率达91%.另外,通过对传统Fenton,FeEDTA,草酸铁以及柠檬酸铁四种Fenton体系的对比研究,发现FeEDTA体系在碱性条件下处理2,4-二氯苯酚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农药废水中的有机硫,磷污染物湿式空气氧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怡中  李忠 《环境化学》1993,12(5):415-419
以o,o-二甲氧基或o,o-二乙氧基硫代磷酰氯废水为典型废水,在180-230℃,氧气压力为0.7-1.5MPa的反应条件下,在2L的不锈钢的高压釜中,研究了农药废中有机硫磷化合物在温式空气氧化过程中的降解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硫磷化合物分子中的有机硫通过氧化反应降解为硫,有机磷通过水解反应降解为磷酸。有机硫氧化生成的硫酸是废水湿式空气氧化程中酸度增加的主要来源。酸性条件比碱性条件更利于有机硫磷  相似文献   

10.
单甲脒在土壤中的降解及持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振惠  莫汉宏 《环境化学》1995,14(3):234-238
本文对四种不同类型土壤中单甲脒及其盐酸盐在厌氧与好氧条件下的降解动态及其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甲脒及其盐酸盐均属不稳定的化合物,单甲脒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6-9.1d,其盐酸盐的半衰期为2.0-6.2d。结果还表明单甲脒盐酸盐在厌氧条件下较在好氧条件下降解缓慢;在厌氧条件时,土壤的pH值对其降解影响较大。在相同条件下,单甲脒比它的盐酸盐酸盐降解慢,其降解速率与土壤pH值无关。  相似文献   

11.
开发小区的建设会给区域环境尤其是区域地面水环境带来与单项工程建设不同的更大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开发小区废水排放量和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方法,并根据各开发小区废水去向的不同考查了其对受纳(水)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生物活性炭作用机理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活性炭技术是在生物膜技术和活性炭吸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而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本文分析了生物活性炭去污机理,并结合小试试验、工程实例探讨了这一新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This review reports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abatement of major pollutants in air and water by environmental catalysis. For air pollution control,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x (SCR) by ammonia and hydrocarbons on metal oxide and zeolite catalysts ar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as is the removal of Hg from flue gas by catalysis. The oxid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by photo- and thermal-catalysis for indoor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is reviewed.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catalytic elimination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pollutants in wastewater is presented. In addition, the mechanism for the procedure of abatement of air and water pollutants by catalysis is discussed in this review. Finally, a research orientation on environment cataly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air pollutants and wastewater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模拟实验及现场考察,研究了天津污水土地处理试验工程中慢速渗滤系统对优先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效率以及该系统经处理污水后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天津某汽车制造厂生产废水污染物种类复杂、水量大,且水质水量波动性较大。将涂装生产工艺的工件初步处理、底漆和面漆3个工段的生产废水依水质不同分为6类,分别进入6个调节池,通过3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处理。针对水量大的特点,预处理中采用连续流方式,废水在反应槽内与投加的不同药剂发生反应,再经过斜管沉淀槽的沉淀、反调槽内的反调两个步骤后完成预处理。实践证明,预处理后的废水总镍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1类污染物排放标准,总磷和总锌达到第2类污染物的2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某生活垃圾中转站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某生活垃圾中转压缩站产生的污水以及恶臭气体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和分析,研究了其污染产生的状况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转站产生的垃圾压滤污水呈弱酸性,pH变化范围为5.2~6.5,污水中主要污染物SS、BOD5、CODCr、氨氮和总磷的浓度范围分别为2.00~218.21 g/L、5.50~35.20 g/L、12.06~70.60 g/L、141~909.5mg/L和31~204 mg/L,中转站压滤污水中污染物浓度大体呈现夏秋季节高而冬春季节低的特征。中转站内气体污染物中H2S、NH3气体浓度范围分别为0.005~0.20 mg/m3和0.59~2.205 mg/m3。挥发性有机物VOCs中1,2-二氯乙烷、苯、甲苯、乙酸乙酯、间二甲苯等污染物在10-1~103μg/m3之间变化。中转站污染指标和环境因素的相关分析及PCA结果表明,温度与压滤污水主要水质指标和臭气浓度气体指标存在着相关性,而H2S、NH3气体污染物与水质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天津市28个陆源污染物排海口进行调查分析,在天津海域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实地监测取得了大量的有关潮汐、余流场、水位及各种污染物2场的资料,建立了多种水质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天津近岸海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进行经济、环境、效益的综合分析,为渤海典型海域实施污水海洋处置工程的可靠性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辽河流域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丹  王彤  刘兰岚  白琳 《生态环境》2010,19(12):2953-2959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针对改革开放和产业结构大调整前后的5个典型年份,从工业污染源空间特征出发分析了辽宁省辽河流域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的变化趋势,并讨论了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工业污染源主要分布在辽宁中部城市群及沿海地区,且有不断集中的趋势;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都呈不断减少的趋势;辽河流域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挥发酚和石油类,有机污染物排放量高于无机污染物;重金属类污染物变化较大,1985—1999年重金属类以汞为主,2002—2005年期间重金属类以镉、铅和六价铬为主,2008年重金属类以铅、砷和六价铬为主;氨氮、COD的主要排放区域变化不大,挥发酚、石油类、铅、砷的主要排放区域变化很大,污染物排放区域转移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复合优势菌技术处理M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某厂橡胶促进剂M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生物处理工艺与复合优势菌生物处理工艺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比较,认为复合优势菌生物处理工艺是目前处理M废水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废水的排放,水体被大量污染.通过水生植物对氮、磷,重金属及有毒有机物等各类污染物的清除作用的了解.对水生植物在废水处理和湖泊治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参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