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李寿山 《福建环境》1996,13(4):28-28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长期斗争过程的产物。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和手段,它能动地改造着自然环境。一部科学技术发展也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文明进步史。 十八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标志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崛起,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进机器工业时代。科学技术获得惊人的成就,给人类社会创  相似文献   

2.
第三节生态文明的功能分析 文明是具体的、历史的。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了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框架,并且分别从不同的领域和层面,反映着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身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关系,反映着这些关系的发展程度和水平。物质文明,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和物质生活的改善,集中反映着人类为获取生产与生活资料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3.
自然地理学以自然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化学地理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环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刚刚从古老的地理学孕育、诞生出来的一门年轻科学,是利用地球化学的方法来研究自然地理学的一些现象,即着重研究自然环境中的化学过程的科学。从目前我们的认识水平来看,化学地理应该是研究自然环境中各种化学物质的迁移、累积过程、分布规律及其控  相似文献   

4.
四.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在水土流失与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科学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规模越来越大,所以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要协调好人和环境的关系,我们需要研究环境本身演变的规  相似文献   

5.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问题的提出 环境系统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物质信息系统,是自然环境要素与人类活动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复杂综合体。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主要关系表现为人类通过各种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破坏、调节、控制和改造,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环境系统通常具有区域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人们在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发现综合防治污染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危害程度除了取决于排污量的多少之外,还与环境容量和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等因素有关。多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又由于我们长期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采取了不适当的政策,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浪费与短缺,从而影响了生产的持  相似文献   

7.
从环境工程角度,详细介绍了自然环境试验的内涵和基本工作。 结合自然环境对装备影响的实例、美军环境工程作法等,阐述了自然 环境试验与武器装备发展的关系及在高新技术装备研制中的地位和 在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总结了装备自然环境试 验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的现状等,紧扣其 重点发展方向和对装备环境工程的支撑,提出了对目前国防科技工 业自然环境试验的发展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低生产力水平上的和谐及生产力极大发展状况下的冲突等阶段。在可持续发展下,人与自然可在新的高度下重新协调统一,但也存在许多矛盾,在一系列矛盾中,人类应选择整体性,协调渐进性,与经济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来调整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人类在自然条件的制约和社会经济规律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目的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生态系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城市的扩大与发展,人类经济活动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环境。多少事实表明,自然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并不允许人们为所欲为,而要求人类有意识地与自然保持平衡和谐。  相似文献   

10.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跪拜在自然力面前的奴隶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人类利用自然的赐予加速文明进程的过程中,自...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讨论的内容是当设计一个新的动物图舍系统时或者对现有的圈舍系统进行改造时,如何使动物们先天所具有的自然行为得以继续传承和保留.自然行为的定义是;动物处于自然环境中所表现出的由进化而产生的不同行为方式的总称.自然行为的两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动机和先天的行为,抑制这两个方面会造成动物异常的行为和压力.人们首先应对野生或半自然环境中特定物种动物的行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在养殖空间压缩的情况下,发现动物正常行为的关键激励因素及关键特征,构成圈舍,进行科学测试和  相似文献   

12.
纪晓岚 《环境》1995,(2):18-19
城市化是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乡村式的自然环境向城市式的人工环境演变的过程。城市化过程的实质实际上是人类完善自我,由“自然人”走向“现代人”的过程,并且是人类为自身创造城市环境、改造城市环境、完善城市环境的过程。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环境就越和谐、越优美、越清洁、越完善;反之,城市化水平越低,城市环境则越恶劣,越肮脏和拥挤不堪。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对城市环境的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世界各先进国家城市化过程表明,城市化是为类摆脱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束缚,创造出适合于人类更方便、更舒适的“第二自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冯金凤 《环境工程》2022,(3):288-289
<正>近代以来,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大地提高,而随着人类的实践能力逐步提升,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从敬畏自然发展到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们利用大自然中的资源来壮大发展,逐渐在毫无节制的开采、利用过程中对自然平衡造成了较大破坏。当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逐渐反噬到人类自身,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严重爆发。人类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必会自食恶果。现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都要共同重视并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14.
一、“人类-自然”关系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并通过不断利用、改造甚至掠夺和毁灭自然的活动,而生存和发展看。因此,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环境伦理学的科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人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改造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人对环境的改造超出一定限度则会产生环境问题。人与环境的矛盾又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要求社会制定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改造自然环境的行为。环境污染所引发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促使伦理学把自己的视角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大地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和“宇宙伦理学”等理论体系应运而生。在人类迈进21世纪之际,为了推动伦理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有必要反思这些伦理学说,使伦理学视角定位在…  相似文献   

16.
绿色生产力是以"绿色"为核心价值的生产力。绿色文化是以生态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思想基础的新兴文化,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体系。绿色文化是发展绿色生产力的价值选择。绿色文化以科学技术为载体,发挥生产力功能。绿色文化作为价值观,指导管理、法律法规等,共同实现生产力绿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林而敏 《福建环境》1997,14(3):25-26
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无不建立在自然环境之上,并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交换,以创造物质财富,这种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就是社会生产力。经济规律的核心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有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去迅速发展生产力,才能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只有认识和掌握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然是人类的摇篮,然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高碳却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长期居住和工作在污染严重的城市,人们缺乏自然环境的氛围和生机,因此,我们称城市为城市丛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清新的环境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奢求。而环境保护不只是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0、2015、2020年3期遥感影像和其他多源数据,从自然环境的角度,选取地貌、土壤、植被覆盖等10个环境质量因子作为人居自然环境质量评估指标,将熵权法、欧式距离函数等多方法复合建立流域人居自然环境质量的综合度量模型,通过GIS趋势面、Moran’s I指数及冷热点分析揭示流域人居自然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异规律。结果表明:流域人居自然环境质量受坡度、地貌和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较大,环境质量优异地区的空间分布与坡度平缓、地貌适宜且植被良好的区域具有较高的重叠性;流域三期人居自然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表现为:空间维上,南部>北部、中部>东部>西部,从南到北,环境质量下降,中下游优于上游;时间维上,呈现出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尤其是中游以南的滇中地区表现尤为明显;流域整体呈正相关集聚分布,置信度高的热点区以中下游以南的楚雄州及昆明地区为主;而置信度高的冷点区覆盖整个迪庆藏族自治州。研究得出的人居自然环境度量模型及空间异质性分析方法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参考,揭示的人居自然环境时空变异规律为区域进行灾害搬迁选址和环境保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不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都是以环境作为再生产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人类通过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获取大量资源,造成了资源枯竭和生态严重退化;同时又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对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