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 ,采用焚烧法处理城市固体垃圾 ,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然而焚烧带来的二次污染物 ,如二、细颗粒、重金属、HCl以及SOx、NOx 等也随之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垃圾焚烧过程中各种二次污染物的产生机理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且指出近期我国城市固体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的重点控制对象应为颗粒物、HCl、SOx 和NOx。  相似文献   

2.
新型转式垃圾焚烧炉焚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型转式焚烧炉稳定燃烧工艺和有机垃圾在新型转式焚烧炉中焚烧过程HCl和NOx释放和控制特性。结果表明,新型转式焚烧炉采用二次燃烧技术,能有效控制和降低二次污染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目前危险废物焚烧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通过尾气处理去除 ,本文认为尾气处理应与通过控制焚烧条件减少尾气中污染物的原始浓度相结合 ,以减少后续处理设备的投资。本文主要讨论了控制危险废物焚烧中主要污染物颗粒物、氯化氢、SOx、NOx、二的焚烧技术  相似文献   

4.
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物控制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二口恶英、重金属、酸性气体、灰渣等垃圾焚烧二次污染物的形成机理,并详细介绍了通过控制垃圾焚烧条件、尾气处理以及吸附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二口恶英类污染物的排放;重金属的控制可以用除尘器或使用相应的吸附剂处理;采用较为成熟的烟气处理技术,可以控制处理酸性气体;灰渣可采用固化稳定化和酸或其他溶剂提出法处置。  相似文献   

5.
低污染的危险废物焚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危险废物焚烧中产生的污染主要通过尾气处理去除,本文认为尾气处理应与通过控制焚烧条件减少尾气中污染物的原始浓度相结合,以减少后续处理设备的投资。本文主要讨论了控制危险废物焚烧中主要污染物颗粒物、氯化氢、SOx、NOx、二恶英的焚烧技术。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O3氧化多种污染物的反应机制,并对O3氧化SOx、NOx过程进行动力学模拟,然后利用热力学原理计算出Ca(OH)2和CaCO3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吸收反应达到平衡时SOx和NOx的分压力.结果表明,Ca(OH)2作吸收剂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比CaCO3作吸收剂效果好,而且两者几乎100%地去除烟气中的SOx和NO...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垃圾焚烧处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垃圾焚烧处理符合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原则,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主要是以填埋和堆肥为主,焚烧法处理占的比例较少,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焚烧处理垃圾将得到迅速的发展。我国垃圾焚烧处理的发展应积极的引进、吸收、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开发生产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焚烧设备;加强法规建设,实现垃圾焚烧处理的规范化管理;开发废气净化设备及其二次污染控制设备;确保焚烧废气达标排放;有效的对垃圾焚烧排放污染物的监控,保证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安全、高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HCl是城市垃圾焚烧产生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之一。将一种新型脱氯剂TiO2引入到垃圾焚烧系统中,并与其他脱氯剂的性能进行比较。研究了不同脱氯剂使用量、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HCl气体浓度对TiO2、CaO和CaTiO3脱氯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TiO2能在高温(800~1 000℃)、高HCl浓度(1 303.6~1 629.5 mg/m3)下获得较好的脱氯效果。与传统的脱氯剂CaO相比,TiO2更适合于高温烟气脱氯,其在1 000℃时的氯容(36.3 mg HCl/g TiO2)几乎是相同情况下的CaO氯容(9.3 mg HCl/g CaO)的4倍。而CaTiO3的脱氯效果不但受到自身分解效率的影响,还受到TiO2和CaO脱氯效果的影响,其脱氯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150t/d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炉的工艺结构与污染排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单纯引进国外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清华大学自主开发研制的150t/d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炉已经通过专家鉴定,各项焚烧污染物徘放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焚烧炉的系统及结构,并对有关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手段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单纯引进国外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清华大学自主开发研制的 15 0t/d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炉已经通过专家鉴定 ,各项焚烧污染物排放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焚烧炉的系统及结构 ,并对有关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手段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收集了生活垃圾焚烧厂关停SNCR时燃料的N排放数据以及与之对应的工况和燃料特性数据,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燃料N转化过程中不同环节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工业化生产中,燃料N转化率与炉温、垃圾含水率之间不存在显著联系,而随N元素含量和固定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过剩空气系数、H/N、O/N的增加而升高.据此提出了符合实际生产条件的燃料N转化路径图.该路径图表明,燃料特性对燃料N转化率和NOx生成浓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进一步量化了H/N和固定碳含量这2个参数与燃料N转化率之间的关系.提出通过将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分出的方法来减少NOx生成,并以国内典型城市为例,研究了分出不同比例厨余垃圾的情况下,燃料N转化率和NOx生成浓度的变化趋势.本研究表明通过分出厨余垃圾的方法,能够降低垃圾焚烧厂的脱硝成本及氨逃逸风险,可为进一步控制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NOx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垃圾焚烧技术在各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对生活垃圾焚烧的残余物,主要是飞灰的处理、处置,已成为困扰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难题之一。飞灰的处理是控制重金属污染的关键,目前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常用方法有:水泥固化法、化学药剂稳定法、飞灰热处理、化学浸提法等,生物淋滤法是近年新兴起来的金属浸提技术。经处理后的飞灰可进行填埋或资源化利用。因此,着重叙述了当前有关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方法与处置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焚烧城市固体垃圾所产生的烟气是一种含有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文章分析了垃圾焚烧烟气的产生与特性 ,探讨了一些典型垃圾焚烧厂的烟气净化方法 ,比选推荐了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的主工艺 ,以确保焚烧后烟气排放降低到最低水平 ,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介绍了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净化处理的最新实例  相似文献   

14.
城市下水污泥焚烧过程中二次污染物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0.15MWt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城市下水污泥与煤的混烧试验,分析了烟气中的二次污染物排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循环流化床焚烧城市下水污泥时,添加辅助燃料(如煤)及改变焚烧条件,不仅可以达到稳定燃烧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抑制焚烧中二次污染物(如CO及二恶英等有机污染物)的生成。分析了焚烧污泥污染物的排放特性。为采用焚烧方式处理城市下水污泥提供了基础性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已成为影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预测未来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可以为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提供有力的依据.依据成都市的经济发展趋势,设定了不同阶段的轻型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利用建立的尾气污染物排放趋势预测模型分析了该市轻型车尾气中颗粒物、NOx、总碳氢化合物、CO的排放量和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尾气污染物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NOx排放的快速增长导致其环境和生态影响日益加剧,已经引起全球关注,但是现行的NOx污染控制技术和政策远远落后于实际需求。为减少酸雨、臭氧和颗粒物带来的环境问题,美国采取排放控制和排污交易等方式削减了燃煤电厂的NOx排放。系统分析了美国NOx污染控制法规、标准、规划和控制技术应用情况,总结了其NOx控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NOx控制对策和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7.
控制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城市污泥二次污染物的排放,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方法: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余热干燥污泥,干化污泥与燃煤掺配燃烧,污泥干燥系统与锅炉DCS控制系统对接,依据机组负荷自动化控制锅炉耗煤量、床温和污泥给入量等运行参数,有效抑制二恶英的形成。结果表明,污泥自动化掺烧系统投运后,烟气中二恶英的排放浓度小时均值不高于0.011 0 ng TEQ·(Nm)-3,飞灰中二恶英含量不高于2.802 2 ng TEQ·kg-1、底渣中二恶英含量不高于0.659 6 ng TEQ·kg-1,符合国家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火电厂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污泥过程中,污泥自动化掺烧系统投运能够有效控制二次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城市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因子的修正和排放量计算:2000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我国城市的发展状况 ,采用城市分类的方法 ,将我国 2 6 1个地级市按照人口数量分为 5个类别。每类城市选取一个典型城市进行实地调查 ,对我国燃烧锅炉和机动车的NOx 的排放因子进行了修正 ,提出了适合我国目前排放水平的各类城市的固定源和移动源的排放因子。并依据 2 0 0 0年中国大陆地区的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民用炉具的燃料消耗量和机动车保有量 ,以地级市为基本单位 ,估算了 2 0 0 0年我国各地区的NOx 排放量 ,分析了分地区、分行业、分燃料类型的NOx 排放特征。 2 0 0 0年我国NOx 排放总量为 11.12Mt,其中固定源占 6 0 .8% ;移动源占 39.2 %。NOx 排放在地域、行业和燃料类型上分布均不平衡。NOx 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 ,其排放量占全国排放量的一半以上。燃煤为最重要的NOx 排放源 ,其排放量占燃料型NOx 排放量的 72 .3%左右。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比较了苏州市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2种处置方法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的系统范围主要包括垃圾收集、垃圾运输、垃圾填埋或焚烧以及发电等几个部分。采用收集的垃圾组分数据,利用IPCC推荐的模型等,计算了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时CO2等气体污染物的排放量。根据对垃圾渗滤液的实测数据,计算了水污染物的排放量。环境影响评价采用日本开发的AIST-LCA Ver4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垃圾填埋的生态币值要大得多,可见垃圾焚烧对环境的影响比垃圾填埋的影响要小。所获得的结论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作为中国城市垃圾处置决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建筑物对高架点源大气污染物扩散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数值方法对城市中高架点源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在计算区域内建立了三维数学模型,并将拉格朗日法描述的颗粒轨道模型耦合到风场。本研究计算了地面风速为3 m/s时的大气流场,并模拟研究了该风场条件下气体污染物的扩散和固体颗粒污染物的运动轨迹。通过分析模拟结果,给出了高架点源中排放的气体污染物的扩散区域和固体颗粒污染物运动轨迹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