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北京地区土壤重金属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通过重金属对农作物、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的影响试验,探索了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并以土壤生产力(农作物产量)的降低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破坏的主要标志拟定土壤容量。 在建立土壤容量的数学模式上,利用图论工具建立了土壤容量的结构模型,将已有的等比级数的模型作为一个特例包括在内,为土壤容量模型的研究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本文以As为重点,提出了北京地区农田土壤中As、Hg、Cd、Cr的土壤容量范围值,并对污染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为北京地区环境质量的控制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福州地区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GIS技术,依据福州地区土壤背景值资料,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福州地区农业用地进行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评价,划分出高容量区、中容量区、低容量区、警戒区和超载区5个等级,并依据所得评价结果,对福州地区农业用地的规划与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土壤对六价铬的还原容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并讨论了土壤的潜在还原容量、有效还原容量和条件还原容量等概念,通过对采用北京和唐山地下水饮用水源区3个包气带土壤样品的土柱淋滤实验,研究了土壤对水溶液中六价铬的还原作用,研究了上述土壤各种还原容量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向土壤中投加适量常见,无毒,价廉的还原性物质以提高土壤还原能力的方法和将其应用于去除灌溉用污染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土壤的有效还原容量比土  相似文献   

4.
我国砖红壤、赤红壤、红壤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研究了砖红壤、赤红壤等土壤中重金属和矿物油对农作物、微生物、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效应及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制订了砖红壤等四种土壤中Cd、Pb、Cu、As和矿物油的土壤基准;在土壤环境中物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系境动力学理论为依据,建立了土壤容量数学模型,确定了砖红壤等四种土壤容量。提出了区域水质灌溉标准,污泥农用标准及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则;建立的土壤容量计算机模拟实验系统SCME,可进行容量数值模拟和土壤污染预测等,为推广应用土壤基准和容量提供了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辽河下游草甸棕壤重金属环境容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土壤生态为研究中心,以污水灌溉为研究对象,基于草甸棕壤基本性质,通过污染现状调查,敏感作物盆栽试验,依据土壤-植物、土壤-微生物、土壤-水体系各项指标,提出了汞、镉、铅、砷、铬的土壤临界含量。结合田间物质平衡试验,建立土壤容量数学模型,综合计算出草甸棕壤五种重金属环境容量。根据土壤容量,在污灌地区,制定了水质标准和污泥施用量,并进行了土壤环境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关于土壤环境容量的结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生态学观点出发,根据对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认识,提出一种关于土壤环境容量的结构模型,为容量模型研究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该模型的特点是考虑到污染物对系统中各组分的影响及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使模型研究开始涉及容量问题的实质。本模型并把已有的关于土壤环境容量的等比级数模型作为一种特例包括在内。 本文还列举了在北京东南郊土壤系统实际研究中应用该模型的计算过程及所得的若干结果。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崇明县团结沙土壤表层和底层的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分析了其分布状态.经与相关地区的土壤背景值比较,团结沙土壤中除Pb略高于上海市农业土壤背景值以外,其它元素均低于上海市平均背景值水平.  相似文献   

8.
应农牧渔业部邀请,德国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植物营养与土壤科学研究所所长舒尔贝克教授来华访问,不久前,在沪作了学术报告并与本市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舒尔贝克教授在由上海市农科院土肥所和上海市农业工程学会共同举办的学术讨论会上,专题报告了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污染水平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对作物的影响等内容,并介绍了土壤环境标准的修订。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土壤环境容量状况,从焉耆盆地采集191个农田土壤样品,测定其中As、Ni、Cr、Cu、Pb、Cd和Zn 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基于GIS技术,采用综合容量指数法分析农田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焉耆盆地农田土壤中As、Cd、Cr、Cu、Ni、Pb与Zn含量平均值均未超出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的土壤风险筛选值;2)农田土壤各重金属元素单项环境容量指数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As、Cr、Ni、Cu、Pb、Cd、Zn。As的环境容量指数处于高容量状态,Ni、Cr、Cu、Pb、Cd、Zn等元素环境容量指数均处于中容量状态;3)研究区7种重金属元素环境容量空间分布情况不同,研究区各容量区土壤面积顺序为:中容量区 > 高容量区 > 低容量区 > 超载区 > 警戒区。该结果可为研究区农田土壤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潮汐河网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河流水环境容量的几种常用计算方法。针对上海市河网污染源分布的特点,基于感潮河网的水动力模型,提出了河网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的方法,建立了河网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并对蕴藻浜水系以及中心城区水系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河网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是十分方便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对人工土壤渗滤技术在上海市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并选取具体的工程实例对人工土壤渗滤系统进行了说明。介绍了人工土壤渗滤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水力负荷的确定及土壤的改性措施,提出人工土壤渗滤系统在运行过程出现预处理效果不理想,以及系统的堵塞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当毒质进入环境,再进入生物体,以致发生毒害时,有一个数量界限。它直接取决于环境的容量。就人畜食品的主要来源而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土壤容量。土壤容量,至今没有一致的认识和判定方法。杨居荣等,以土壤中毒质对作物的危害与毒质残留量考虑土壤容量。董克虞等则以作物从土壤中吸收毒质达到卫生标准时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土壤修复治理工作已迫在眉捷,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还处理起步阶段。本文阐述了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容量状况、资金需求估算并针对土壤修复产业链的构成及各中间环节进行了详细现状调研与论述。同时,结合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初级阶段的现实情况,展望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为阐明新疆乌鲁木齐市沿城市化梯度带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从代表性城-郊-乡-荒地梯度带采集88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各梯度带土壤中Cd、Hg、As、Pb、Cu、Ni和Zn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基于GIS和综合环境指数(PI),分析沿城市化梯度带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沿城-郊-乡-荒地梯度带表层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有一定差异,各梯度带土壤中Hg明显富集。沿城市化梯度带土壤中重金属PI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乡村、郊区、荒地、城区,各梯度带均表现为中容量区。土壤中各重金属单项环境容量指数空间分布规律不同,PI低值区主要分布于城区梯度带,表明城市化对土壤环境容量产生明显影响。各重金属在各年限内动态年容量和静态年容量从大到小依次为Zn、Ni、Pb、Cu、As、Hg、Cd。各梯度带土壤重金属动态年容量均呈现20 a>40 a>60 a>80 a>100 a的趋势。各梯度带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在不同年限内平均动态年容量均大于静态年容量,土壤环境容量趋势好转。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87年和2007年两期遥感影像提取了上海市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根据IPCC-LULUCF温室气体计量方法,计算了上海市快速城市化地区植被和土壤的碳储量,并采用圈层同心圆和线性拟合等方法定量的研究快速城市化对上海地区植被和土壤碳储量时空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市总的碳库储量呈现减少趋势;(2)上海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比重从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3)对上海市各采样单元的城市化水平和碳储量数据进行拟合研究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是环境和土壤科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历年来学者们对上海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主要污染来源,分布和重金属形态研究及重金属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种群数量,磁性等的相关性研究。并就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柯维敏 《环境》2005,47(Z1):1-4
本文使用正交旋转因子分析法对上海市9个采样点的大气颗粒物进行源解析.通过分析得到对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是燃煤尘、建筑尘(土壤尘)的贡献率为49.46%,冶金尘的贡献率为36.85%,土壤尘的贡献率为6.49%,汽车尘为4.05%,燃油尘为1.19%.将本文的分析结果和他人用投影寻踪回归法(PPR)、化学质量平衡法(CMB)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由于本方法对数据的要求不高、假设简单合理、计算过程简单并较易于实现,因此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长波  余锦涛  曹卫承 《环境工程》2022,40(12):244-252
基于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物理危险、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为主要因素,以新化学物质判定及管理、危险化学品识别及危险特性判别为主要环节,探索并建立了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药剂危险性评价技术流程;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市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治理修复技术和药剂为例,对所制定的评价技术流程进行合理性验证。系统收集整理了上海市135项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程的基本信息,对典型污染物治理修复技术和药剂类别进行统计分析,识别了各药剂的危险特性。以常用的氧化剂过氧化氢为例,高浓度过氧化氢可引起燃烧或爆炸,建议其浓度控制在60%以下。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程的安全实施、药剂安全利用以及生态环境部门对土壤修复行业的监督管理提供创新思路、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黄土中CaCO_3含量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CaCO_3是黄土中含量较多而且有一定特征的化合物。它在黄土剖面中的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黄土堆积时的古环境条件,因而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黄土物质成分分析中极重要的测定项目。黄土中CaCO_3含量的测定,一直沿用土壤中CaCO_3含量的分析方法。土壤中CaCO_3的测定,有重量法、容量法、气量法等。重量法和容量法的结果比较精确,但装置及其操作较为繁琐,不易掌握。一般的土壤分析,常用气量法。气量法操作简单,易  相似文献   

20.
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从新疆吐鲁番盆地葡萄园采集101个代表性土壤样品,测定其中As、Cd、Cr、Ni、Pb和Hg等6中元素的含量。采用综合环境容量指数法(PI),分析葡萄园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估算静态和动态环境容量,并预测其近百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吐鲁番盆地葡萄园土壤中As、Cd、Cr、Ni、Pb与Hg含量平均值均未超出《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中的土壤风险筛选值;(2)葡萄园土壤各重金属元素单项环境容量指数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Ni > Pb=Hg > As > Cr > Cd其中,Ni元素的环境容量指数处于高容量状态As、Cd、Cr、Pb与Hg等5种元素环境容量指数均处于中容量状态。研究区98.02%的葡萄园土壤处于中容量区,研究区中部葡萄园土壤重金属元素的PI值较高,研究区东部和西部葡萄园土壤重金属元素的PI值较低;(3)静态年容量和动态年容量排序相同大小依次为:Cr > Ni > Pb > As > Hg > Cd。20~40 年之内的静态和动态年容量变化速度大于其他年限的变化速度,各年限动态年容量均大于静态年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