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业虽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只是在近一、二十年来,才有令人注目的发展。据估计,1978年世界旅游人数达二亿六千万人。旅游人数的激增,已给某些国家或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1978年,英国从旅游业中挣得了七十亿美元,同时获得了一百五十万人就业机会,获利超过了北海油田的收入;我国邻邦菲律宾,1978年接纳游客约一百万人,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外汇,对该岛国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现在普遍公认,旅游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项新的积极因素。从而称旅游业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等。新兴的旅游业,逐渐地改变人们对资源含义的理解。以往一般认识,资源系指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财富。熟知的如森林,矿藏等等。今天,这个概念已扩大了。我们可以把资源理解  相似文献   

2.
Lauder的新西兰国立水和大气研究所(NIWA)的报告称,过去10年间新西兰有害紫外线辐射逐渐增加.1998~1999年夏季,这类紫外线辐射比前10年增加约2%.专家称NIWA的报告提供了臭氧层消耗会给地球生态带来危险的最强有力的证据.美国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大气物理学家 Prul Newman说:“他们会尽力做好此事.”14年前大气科学家首先在南极测到“臭氧洞”,并认为是氯氟烃等污染物作用的结果.研究人员随后发现在人口较多的中纬度地区(如北欧、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上空臭氧层也在变薄.NI…  相似文献   

3.
目前,集约农业的发展和城镇土地利用成为新西兰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压力;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河流、湖泊等的水体质量造成的影响被认为是新西兰水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全国31%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偏高于,5%的地下水因硝酸盐含量过高而不宜饮用;牧区范围内55个被监测的湖泊的总氮、总磷及藻类的含量,高出其他非牧区范围内的湖泊的2~6倍;位于河流和溪流附近的牧场排出的大量携带细菌的牲畜排泄物,直接进入水体后增加了水体的细菌含量.研究表明,奶牛直接排入牧场内溪水的粪便会使溪水细菌含量高出附近其他溪流近50倍.  相似文献   

4.
邹蔚苓 《环境》1995,(11):23-23
本世纪50年代以来,被视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获得了巨大发展。据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WTTC)的统计,1993年世界旅游业总收入达34710亿美元,提供的工作岗位达1.27亿个,它已同石油、汽车一起成为世界贸易的三大支柱之一。旅游作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现象的综合反映,它的广泛展开和蓬勃发展,除给旅游地带来投资、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发展外,大量游人涌入、旅游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碳排放的动力演进机制与驱动效应分析是研究旅游业低碳发展的重要一环。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了2008-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的直接碳排放,构建LMDI指数分解模型分析了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驱动效应与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由295.25×10~4t增长到783.14×10~4t,年均增长率为17.45%;(2)2008-2014年,由旅游能源强度、旅游收入结构、旅游消费水平、旅游人数规模与区域人口规模等因素所引起的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变动量分别是-167.91×10~4t、14.81×10~4t、41.48×10~4t、513.63×10~4t、25.18×10~4t,贡献率分别为-39.3%、3.5%、9.7%、120.2%与5.9%;(3)旅游能源强度效应是抑制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旅游人数规模效应是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旅游收入结构效应、旅游消费水平效应与区域人口规模效应对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呈正向,但并不是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到目前生态旅游的迅速崛起,我们逐渐对旅游业环境保护关注,人民渐渐意识到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游客旅游过后的旅游景点几乎都面临着各种污染的情况出现,与此同时,我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环境,并且竭尽所能的想保护生态环境,所以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方法,在我国逐渐施行开来。本文主要对旅游环境的相关研究,对旅游业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补偿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获得了发展。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生活的改善越来越重视,节假日和闲暇之余大多喜欢出去走一走,转一转,在愉悦身心、放松压力的同时,也能够开拓视野、积蓄精力,这样旅游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占的比重在增加。这样的社会变化推动了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寒暑假,旅游产业火热,这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旅店业与“绿色”牵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志成 《环境保护》1999,(12):25-26
HandinHandHandBetweenHotelsandGreen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在人们消费目录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据统计,199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6.94亿人次,消费近2400亿元。作为旅游与环保的结合,1999年中国旅游业的推广主题是“99生态环境游”,其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通过自然环境的教育、管理,使之成为在生态上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在旅游的消费中,旅店成为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旅店已采取了一些环保措施,努力使自己成为“绿色旅店”。1“绿色旅店”是什么?所谓“绿色旅店”也可以称之“生态饭店”,事实上,目…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大产业之一,但旅游环境经常遭到人为的破坏。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旅游业的保护与管理、必须坚持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我国旅游业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宣传与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既对从业人员宣传,更需对旅游者宣传。在宣传与实施这一系列标准时一定要持之以恒,严防流于形式,使之成为发展旅游业的法宝。为此,要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他们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使我国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0.
何昭丽  王瑞方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2):3215-3231
干旱区旅游业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针对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禀赋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评价模型。按照旅游业产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旅游业从业人员占地区就业人员比例、地区水资源禀赋约束等指标,构建综合测算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给量测算模型;从旅游“食、住、行、游、娱、购”全要素视角,建立由餐饮水足迹、住宿水足迹、能源水足迹、游览水足迹、购物水足迹等账户组成的旅游业用水需求量测算模型;针对“供给”与“需求”水量的数量关系,利用组合分析方法,构建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程度指数评价模型,并设定评价阈值,测算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给与需求适配性程度的评价等级。实证分析了新疆2025年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程度,得出结论:为使旅游业用水维持在“供需基本平衡”或“供需平衡”的状态,新疆旅游业规模最高发展速度应在15%以内,同时新疆政府必须保持社会用水量年均节水率在0.95%及以上;而如某年发生突发性事件,则其之后年份的旅游业规模发展速度可放宽至20%。  相似文献   

11.
环境墙报     
《环境》2001,(9)
旅游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在我国,从1949年11月第一家旅行社诞生起,新中国旅游业已经走过了52年的历程,尤其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旅游宣传促销、重视环境保护以及搞好配套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管理、改革分配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旅游商品开发等旅游经济思想成为新时期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指南,经过20年来的发展,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  相似文献   

12.
热液喷发机制与热泉金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引言近年来,现代的和古代的热泉环境中的热液喷发产物,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最先描述这类沉淀物的学者有White(1955,科罗拉多州莱克城)和Lloyd(1959,新西兰怀奥塔普)。最近,Muffler等(1971,黄石公园)、Llyod和Keam(1976,新西兰怀曼库)、Nairn和Wiradiradja(1980,新西兰卡韦劳)均报道过热液喷发产物。几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实例也已搬上了银幕,其中包括新西兰卡拉皮蒂(1981)和新西兰怀曼库(1904)的热液喷发产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在新西兰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吴亚英 《环境科技》2000,13(3):32-33
人工湿地作为二级或三级废水处理技术在新西兰已被广泛采用。有些小规模的人工湿地已使用了近 30年。在新西兰的镇或小城市产生的污水用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深度处理已成为一种时尚。为了更好地发挥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方面的作用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水和大气研究所对新西兰人工湿地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人工湿地的使用趋于增长 ,目前新西兰大约有80个人工湿地系统在使用。1 人工湿地仅作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之用  人工湿地主要可分为二大类 :一种是地面流动 ,废水流过一个种植挺水植物如灯心草、芦…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厘清我国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基于2000-2015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碳排放相关数据(不含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下同),结合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关系;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深入剖析我国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我国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网络关联度始终为1,其网络关系数与网络密度持续增加,而网络等级度与网络效率平稳下降.②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对旅游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的影响显著;而海南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吉林省等在网络中居于边缘位置,对旅游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的影响微弱.③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归为"净溢出"板块,河北省、甘肃省、陕西省等处于"经纪人"板块,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等归为"双向溢出"板块,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属于"净受益"板块.④空间邻接关系、城镇化水平差异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旅游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起正向促进作用,旅游消费水平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分别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与旅游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呈正相关,能源消耗差异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其呈负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整体旅游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愈趋紧密,但仍存在较大改良空间,各板块间的空间关联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从经济、市场、效率、公平四个方面构建了旅游业绩效的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测度1998、2003、2008年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业绩效,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模块,系统分析了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业绩效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业绩效空间分异明显,总体上呈现提高态势,3个时间断面均呈现东西方向递增,南北方向倒"U"型分布格局;相邻地域单元表现较弱的空间集聚特征,绩效系统内部整体协调度不强,部分城市旅游业绩效水平与协调度高度耦合;针对旅游业绩效区域差异格局演化的形成机理剖析表明,经济驱动、市场驱动、产业链驱动、政府驱动及其相互间的综合驱动共同作用促使了城市旅游业绩效空间格局的演化。  相似文献   

16.
<正>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全球性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日益加深,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教育对培养人的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目前,环境教育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开展起来,尤其是"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成为共识,各国对青少年认识环境、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教育都有不少的"高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屿国家新西兰,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森林资源丰富,地表景观富变化。新西兰为了帮助孩子们(尤其是城市孩子)学会不使用化肥种植花卉和蔬菜,减少化肥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小学特别设置了有机园艺种  相似文献   

17.
如何充分、合理利用景观资源和文化遗产资源,持续、稳定地发展旅游事业,同时又保护和改善旅游区的生态环境,确保旅游资源的永久利用,已成为当前旅游区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从生态学原理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建立良性的旅游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稳步发展旅游业几个方面,作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开年以来,偏安地球一隅的新西兰的某些地区相继破高温纪录,史无前例地突破35℃,连续的高温和干旱致使被誉为人类"世界最后一片净土"的新西兰山火连续爆发。而让科学家担忧的不是新西兰的高温,而是因冰层融化导致的地壳压力减轻从而在新西兰可能引起的火山爆发、地震和因此相伴而来的海啸。新西兰"火情四伏",美国部分地区则罕见地出现零下52℃的极寒,21人因此死亡。刚刚过去的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的兴旺发展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而独特的民间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认识民间宗教文化的含义的前提下,研究二者的关系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发扬和传承民间宗教多样的文化,给地方旅游业发展开辟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无极紫外光降解甲苯气体,研究了加水量、甲苯添加量(初始浓度)、微波输入功率对甲苯光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对甲苯光降解反应动力学及中间产物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微波输入功率的增加,甲苯去除率逐渐增加;随着甲苯初始浓度的增加,甲苯去除率逐渐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加水量的增加,甲苯去除率增加;甲苯光降解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甲苯光降解反应的中间产物主要有苯甲醛、苯酚、苯甲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