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根据《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1978年议定书》(简称防污公约)中,公约第15条,议定书第5条规定:该防污公约要有15个国家参加;参加国所拥有的商船吨位总数要超过世界商船吨位总数的一半,这两项条件具备后,经12个月方告生效。  相似文献   

2.
《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简称“MARPOL73/78”)附则Ⅴ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据最新消息,美国政府于1987年12月30日向国际海事组织提交了接受MARPOL73/78附则Ⅴ的文件。使参加附则Ⅴ的国家达31个。其拥有商船吨位占世界商船位吨的53.33%,达到生效条件。根据公约第15条的规定,附则Ⅴ将于12个月后生效,即1988年12月31日起生效。  相似文献   

3.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简称《MARPOL 1973》)及1978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简称MARPOL 1978)是当今国际社会为保护海洋环境而签订的两个重要国际协定。两者合称《MARPOL 1973/1978》。一、《MARPOL 1973》的基本内容 《MARPOL 1973》是一个内容庞杂、技术性强及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国际环境保护协定。有正文条文20条,还有许多附则、附件、议定书等。五个附则有着许多防污的实质性规定,其主要者为《附则Ⅰ》及《附则Ⅱ》。《附则Ⅰ》为关于油类排放的规则,其要点有: 1.油类排放标准仍用《油污公约》1962年修订的规定,但每压载航次的排放总量降低了一倍,从1/15000降到1/30000。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73/78防污公约(MARPOL73/78)附则Ⅱ于1987年4月6日开始实施。任何装有散装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必须备有由船旗国主管机关批准的程序和布置手册,是公约附则Ⅱ的要求之一。本文评述了该手册的标准格式,讨论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货舱清舱试验及其试验成果的应用。 二、73/78防污公约附则Ⅱ的规定 经国际海事组织于1985年修正过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1978年议定书附则Ⅱ,由控制船舶作业过程中排放散  相似文献   

5.
北海即将成为按照“经1978年议定书修正的1973年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73/78)”附则Ⅴ(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所规定的“特殊区域”。 该修正案获一致同意而通过,将于1991年2月18日生效。  相似文献   

6.
1.绪言 为了彻底消除有意排放油类和其它有害物质而污染海洋环境,并将这些物质的排放减至最低限度,国际海事组织(原海协)于1973年通过了”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简称MARPOL—73公约),在1978年的国际油轮安全和防污染会议上又通过对该公约修订和补充的“1978年议定书”(简称为MAR—POL-73/78公约)。在这一公约附则I中的第  相似文献   

7.
IMO批准《73/78防污公约》的1997议定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志刚 《交通环保》1998,19(2):32-34
国际海事组织《73/78防污公约》缔约国大会于1997年9月15日至9月26日在伦敦召开。这次缔约国大会批准了《73/78防污公约)的1997年议定书。该议定书为《73/78防污公约》新增了一个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73/78防污公约》的1997年议定书增加的新附则,主要包括有关船舶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发动机产生的氮氧化物质和硫氧化物质的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蒸汽回收处理。船用焚烧炉的使用以及船用燃油质量的控制等方面的规定;为实施上述规定而对船舶的检验、发证和控制等方面的规定。1997年议定书还包括了该议定书的批准、接受…  相似文献   

8.
1、引 言 1.1 本指南系根据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附则Ⅲ(生活污水)第十条的分析拟定而成。基于分析,定出了一组通用参数,以估价港口和码头的生活污水接收设备是否适当满足使用此类设备的船舶的需求。指南中的建议以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附则Ⅳ第八条,关于船舶不能向海洋排放生活污水的数量为根据。按照1973年防污公约的定义,“船舶”系指在海洋环境中作业的任何类型的船舶。 1.2 按照1973年防污公约,“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9.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议定书》附则Ⅰ“防止油污规则”已于1983年10月2日生效。它对于有效地防止船舶排放油类和其他有害物质污染海洋环境,并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我国有的远洋船舶在处理油渣、污油水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公约的有关规定有效地处理和正确地在《油类记录簿》记载。以致造成船舶在国外港口被罚款或扣留的事时有  相似文献   

10.
按73/78防污公约附则Ⅰ原第十条规定:小于400总吨的非油轮船舶,其废液未经稀释,含油量不超过15ppM,在特殊区域内是允许排放的,但400总吨以上的非油轮船舶,其废液即使未经稀释,含油量不超过15ppM,也禁止在特殊区域内排放(参阅交通出版社出版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1978年议定书》第30页)。这一规定显然是有问题的。首先、对同一种类的大小船舶不应采用两种不同的排放标准,其次、凡从亚洲经苏伊士运河去欧洲的远洋船舶,当连续航经红海、苏伊士湾、运河和地中海这些特殊区域时,整个航程历时将近半个月,在这样长的时间内,机器处所的舱底水是非排不可的。如果一律不准在海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 1.1 本指南系根据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附则V第七条的分析拟订而成。根据这一分析,定出了一组通用参数,作为估价港口和码头接收船上的垃圾设备是否充分的指南。指南中的建议均以1973年防污公约附则V(垃圾)第三和第四两条,关于船舶不得向海上排放固体废弃物的数量的规定为基础。按照1973年防污公约的定义,“船舶”系指在海洋环境中作业的任何类型的船舶。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船舶造成海洋污染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和危急的问题,正在增长着的防止海洋污染的需要导致通过了一系列国际公约。 经1978年议定书修正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即73/78MARPOL,要求缔约国提供足够的接收设施,以处理来自船舶的废  相似文献   

13.
MARPOL73/78附则Ⅱ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制定于1973年11月2日,在1978年国际防污染会议上通过的《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仍保持附则Ⅱ全文不变。附则Ⅱ是一个涉及面广,有毒液体物质繁多,防污技术要求和管理都相当复杂的附则,曾几度推迟生效。其原因之一是附则Ⅱ要求过于复杂,使船员负担过重,致使船员不愿意执行。二是过于依靠港口接收设备。而由于散装有毒液物质种类繁多,港口接收设备技术复杂,投资大,使用效率低,港方不愿意建  相似文献   

14.
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简称MARPOL73/78),包括5个技术附则:附则Ⅰ防止油污规则,附则Ⅱ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附则Ⅲ防止海运包装或集装箱、可移动罐柜或公路及铁路槽罐车装有害物质污染规则,附则Ⅳ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附则V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其中附则Ⅰ和Ⅱ为强制性附则,缔约国加入MARPOL73/78吋,必须加人附则Ⅰ和Ⅱ;附则Ⅲ、Ⅳ和Ⅴ为任选附则,缔国可以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执行《73/78防污公约》附则Ⅱ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3/78防污公约》附则Ⅱ,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及其1985年修正案,于1987年4月6日生效,同时对我国生效。关于附则Ⅱ的执行,根据交通部“关于执行《73/78防污公约》的通知”的精神和该公约的有关规定,现在执行的具体管理是:《国际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NLS)《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  相似文献   

16.
杜百铭 《交通环保》1998,19(3):33-35
介绍了《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1973年议定书》附则Ⅰ新增第26条有关《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的具体内容,阐述了国际海事组织为此制定的《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编制指南》的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7.
1982年、1983年是“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开始生效的一年。 关于该议定书的规定,有关人员都很清楚。在迎接议定书生效之际,对特别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简单说明。 1.关于各附则的生效日期 议定书由公约正文和五个附则组成,各附则的生效日期如下: 附则1(防止油污规则):1983年10月2日(与议定书的生效日期相同)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读者便于了解即将生效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1978年议定书的有关规定、下面汇集了某些名词的定义,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准备接受“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1978年议定书”,交通部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学习研究班于82年10月5日至11月3日在上海海运学院举办。参加这期研究班的共有25人,分别来自港务监督,船检部门、港务局环办、上海、广州海运局、武汉河  相似文献   

20.
一、总则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为符合“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和该公约1978年议定书”的规定,设计装于船舶上用来处理机舱污水和燃料油舱的压舱水(以下称“舱底污水”)的分离器和过滤器以及两者结合的装置(以下称“油水分离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