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用震害预测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震害预测数据量多面广,以文件格式存取的数据不利于数据的管理与维护,也不利于GIS二次开发,因此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震害预测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有助于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地震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后台的数据维护和管理,也便于更有效地应用所有数据资源。在广州市部分城区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中开发的震害预测基础(属性)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在我国城市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中第一次采用SQL Server 2000和基于C/S结构及数据字典管理的震害预测数据库。该系统功能完善,应用方便,实用性和扩充能力强,并可方便地移植到其它应用中。  相似文献   

2.
粗糙集理论在震害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知识约简是粗糙集理论的核心问题。首次尝试将这一概念用于建筑物震害预测工作中,结合震害预测工作的实际,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重要性的近似相对约简算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所述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今后进行有关抗震防灾工作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并为开展震害预测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桥梁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的理论,并采用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和概率分析方法,建立了中、小型桥梁群体震害预测的数学模型。在对江南一带城市地震震害预测工作中桥梁抽样单体震害预测经验法的计算基础上,给出了公路桥梁在不同地震烈度影响下的单因素评价矩阵,为区域性的地震震害预测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4.
《灾害学》2019,(3)
针对当前震害预测基础数据库自主访问控制算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访问数据包发送速率受限导致访问控制数据吞吐量公平性较差、数据重传时间超时、数据传输速率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云计算下震害预测基础数据库访问控制算法,通过计算震害预测基础数据库访问控制周期、访问请求流的平均速率和访问请求流的平均速度,建立云计算下震害预测基础数据库模型;利用带衰因数过滤器对数据库模型的访问数据包进行平滑过滤,通过对平滑过滤后的访问控制数据包发送速率调节实现自主访问控制。研究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减少丢包事件机率及数据重传次数,具有较强的网络适应能力,访问控制数据的最大发送速率更加稳定,取得了预期的实验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考虑时间因素的地震灾害经济损失预测的数学模型。在建立区域震害动态预测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本模型可预测未来不同年份发生地震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政府部门制定抗震防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合肥市防震减灾示范区工作成果上,研制合肥市震害预测及震害快速评估系统,可用于地震经济损失,人员伤亡预测及震害评估,为合肥市震后早期趋势判定及防震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快速对建筑群进行震害预测,构建城乡地震易损性模型,为防灾减灾工程提供依据并助力韧性城乡建设,本文选取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的某市,把该市已完成的震害预测项目的基础数据和结果作为数据库的样本来源,以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将层数、层高、楼高、柱面积率等12个易获取且关联度较高的关键数据作为震害影响因子,充分利用了Matlab可视性良好的建模特性及LM算法能够快速拟合的优势,训练了一个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震害预测模型。采用多组数据测试,对单次模拟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并通过多次随机选取数据样本建立模型,验证该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选取的震害影响因子能够对框架结构的震害预测结果进行准确映射,该方法准确快速高效,可以应用于建筑群的快速震害预测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以往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往往需收集建筑设计图纸并需花费较多的人力财力,但实际工程项目开展中往往不易收集到足够量的图纸,因此需要研究适用于城市群体建筑物震害的快速预测方法。建筑现场调研是城市震害预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提出了基于建筑抗震性能快速判定的震害预测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实施步骤、判定标准;将该方法应用到某个震害预测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生命线防震减灾系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生命线系统的震害预测和震害分析是防震减灾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强大的空间管理分析功能,建立了基于GIS的生命线系统空间数据库,并根据生命线系统的特点,结合震害预测方法,在ArcView环境下集成了生命线防震减灾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10.
砌体结构作为我国房屋的重要结构类型之一,其震害预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发展了多种砌体结构单体震害预测方法。对半经验半理论法、强度判别法、历史震害统计法、专家评估法、模糊类比法、结构理论计算法、动态分析法等几种典型的砌体结构单体震害预测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评述,并结合汶川地震中北川县擂鼓镇的7栋多层砌体结构震例,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法的震害预测结果。最后,对砌体结构单体震害预测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杨挺  朱元清 《灾害学》1998,13(3):17-22
研究了应用GIS进行城市震害预测,对于解决或者改善其中存在的以下问题的有利性:①缺乏必要的基础数据;②震害的多因素综合效应考虑不够;③生命线震害预测方法还不成熟;④间接损失预测以及指导救灾关注太少.  相似文献   

12.
液化地区房屋震害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与液化区房屋震害预测有关的四个问题.对液化区房屋震害资料和经验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测定土壤震陷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获得了各种土壤的震陷参数.提出了估计房屋震陷的简化分析方法.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预测液化区房屋震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震害评估软件EDEP—93及其在普洱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介绍震害评估软件EDEP-93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并以普洱地震灾害评估为例,对震害调查、输入数据文件建立和经济损失计算等震害评估的全过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试论地震预测预报的公关宣传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云基  牟雅元 《灾害学》1999,14(4):90-94
从社会科学的公共关系学和公关心理学理论并结合地震探索的实践上对地震预测预报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过去对该科学领域的评价与宣传报道有不尽完善之处。文中尝试给出了关于地震能否预测, 如何评价等敏感问题的公关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15.
冯德益  林命周 《灾害学》1990,(4):1-7,19
本文把多级模糊决策方法应用于地震预报当中。文中详细论证和推导了多级模糊决策方法与模型。该方法使决策部门可以根据输入前兆的变化随时作出合理的对策。文中还给出了地震预报多级模糊决策数字解实例,并用回顾法讨论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的模糊预报决策。  相似文献   

16.
地震预测是一个既紧迫要求予以回答、又需要长期探索方能最终解决的地球科学难题。三十年来世界范围的努力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地震预测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多学科协作配合和相互渗透,尽量采用高新技术,继续强化对地震前兆的监测,拓宽对地震前兆的搜索范围,并在观测与实验的基础上,构制自由度较小的、定量的物理模式进行模拟、反复验证,可望逐渐地、然而实效上可能会是较快地阐明地震前兆与地震发生的内在联系,实现地震预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中国1903~1984年的地震资料,统计分析了中国M>6.8级以上大地震次数与白赤交点回归周期以及回归月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统计分析了发震时震中月亮时角的分布规律,提出了“临震安全时区”的概念。同时还统计分析了大震与朔望月、近点月的关系。对于如何利用这些相关现象进行大震预报,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郭增建  秦保燕 《灾害学》1998,13(4):43-46
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大震损失惨重。震后日本官方改变了以预报为基础的防震减灾计划.这一改变对全世界地震预报的信心起了很大的削弱作用.本文以阪神大震极震区震前9d的氡气突跳异常以及1946年12月21日南海8.1级地震(距阪神约150km)为依据,按我们早期提出的倍九律和带头地震来讨论阪神大震的预报.我们的结论是临震预报不要放弃,应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外地震学界,围绕要不要公开进行地震预报,能不能承担社会性地震预报的重任,长期争论不休。其内在的原因是地震灾害的影响,地震科研的特点,特别是现阶段地震预报水平过低。在地震预报难度甚大,而实际工作中又不能放弃的形势下,应采取适当的地震预报战略。正确评价、正面宣传地震预报水平,以综合减灾措施支持地震预报,严格把好社会性短临预报关口,掌握好内部预测意见向社会发布的过渡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以往的震害预测方法往往需要调查建筑物的详细力学特性参数,这对个别社区的范围是可行的,但对整个城市的震害预测,则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因此需要研究适用于城市群体建筑物的快速震害预测方法。文中提出的城市建筑物快速震害预测系统,是根据模糊数学中的加权距离来判别建筑物的相似性,而采用类比预测的方法来预测城市未知建筑物的震害结果。该方法能够在较少的投资和时间下,迅速给出城市的震害预测结果。最后将该系统应用于泉州市的建筑物震害预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结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