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聚合铝基复合混凝剂残余铝及混凝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不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PAC)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PDMDAAC)制备聚合氯化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复合混凝剂(PAC-PDMDAAC),试验了其处理模拟水的除浊效果及水体的残余铝量。结果表明:PAG-PDMDAAC较PAC具有更低的投加量,更好的除浊效果,处理后水体具有更低的残余铝量。B和PDMDAAC质量百分含量(P%)对PAC-PDMDAAC除浊效果及水体的残余铝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PDMDAAC系列絮凝剂的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研究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PDMDAAC)系列絮凝剂对活性染料废水和分散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考察了絮凝剂的特性粘度、阳离子度及结构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其脱色机理,并试验了与PAC复配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絮凝剂的特性粘度越高,阳离子度越高,脱色效果越好;絮凝剂结构中引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可使脱色效果胡所提高;PDMDAAC系列絮凝剂处理活性染料废水的机理是通过电中和作用,使染料分子从水中析出,然后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使之聚集、沉降除去;PDMDAAC系列絮凝剂在处理分散染料废水时,吸附架桥为主导作用;PDMDAAC系列絮凝剂与PAC复配可使脱色效果更佳而且可以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PAC)和不同粘度(η)的环氧氯丙烷-二甲胺聚合物(EPI-DMA)以及PAC-EPI-DMA复合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考察了药品投量,投加方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探讨了PAC的B值及EPI-DMA的η值对PAC-EPI-DMA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C-EPI-DMA复合絮凝剂较PAC和EPI-DMA絮凝剂具有较低的投加量和较好的脱色效果;B=1.5,η=1600的PAC-EPI-DMA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和COD去除率,当废水的pH=4-7时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铁盐类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的水解特性及脱色效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氯化铁(FeCl3)-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PDMDAAC)和聚合氯化铁(PFC)-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PDMDAAC)复合絮凝剂的水解历程、水解产物的特性和电荷特性,考察絮凝剂的水解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与FeCl3和PFC相比,具有水解速度快,水解稳定期长,表面电荷高,pH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聚氯硫酸铝铁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聚氯硫酸铝铁(PAFCS)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并对该絮凝剂的X-射线衍射图和透射电镜照片进行了分析;同时比较了该絮凝剂和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对模拟水样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该絮凝剂的除浊效果和沉降效果要优于聚合氯化铝(PAC).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絮凝剂对聚合氯化铝的助凝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刘之杰  余刚  刘满红 《环境化学》2004,23(3):306-309
以壳聚糖絮凝剂作为聚合氯化铝(PAC)的助凝剂,絮凝处理颐和园昆明湖湖水,考察了PAC在壳聚糖助凝作用下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水中残留铝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对PAC的助凝作用显著,PAC中加入壳聚糖絮凝剂后,浊度和有机物去除率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用流动电流技术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与不同类型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电荷特性,并用ζ电位分析仪结合混凝烧杯实验研究了不同碱化度(B)的PAC与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C109P复合絮凝剂的电中和水体颗粒物的能力与絮凝效能的关系,对无机-有机复合型絮凝剂中有机高分子在凝聚絮凝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PDMDAAC阳离子膨润土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PDMDAAC)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制得阳离子膨润土,研究其电动特性及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与膨润土相比,阳离子膨润土的表面电性发生了变化;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明显提高,而且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条件下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及其水解和絮凝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合硅酸铝铁(PAFSC)作为一种新型絮凝剂,它保留了铝铁各自均聚物的优点,克服了聚合氯化铝(PAC)处理水样时残余铝含量较高和聚合氯化铁(PFC)稳定性较差的缺点.本文利用共聚和复合两种工艺制备PAFSC,研究Al/Fe/Si摩尔比和碱化度(B)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双氰胺和甲醛为主原料,在添加改性剂的条件下制备了改性双氰胺-甲醛缩聚物,并直接与硫酸亚铁复合成脱色絮凝剂;以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为考核指标,探讨了硫酸亚铁投加方式、复合质量比、pH等因素对活性艳红X-3B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投加量下,复合脱色絮凝剂处理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9%和约75%左右。  相似文献   

11.
固固共混法制备聚合氯化铝混凝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固固共混法,制备具有不同铝浓度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铝浓度下可制备出较高含量Alb的PAC,制备条件对PAC中Alb的含量影响很大.B值的升高可以提高PAC中Alb的含量,但铝浓度的提高和熟化时间的延长则会降低产品中Alb的含量.反应温度为80℃左右时可制备出高Alb含量的PAC.加药时间和熟化时间对制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复合型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煤系高岭石为主剂,氧化钙为助剂,酸浸一步合成聚合氯化铝铁(PAFC).并以黄河水为原水,通过与市售聚合氯化铝(PAC)做絮凝对比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絮凝效果.而且原水的pH值为5-9,去浊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高宝玉  王秀芬 《环境化学》1994,13(5):415-420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之废料。本文利用煤矸石制备出了聚合氯化铝铁(PAFC):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探讨了Fe^3+的稳定性与溶液离子强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溶液的离子强度越大,则产生Fe(OH)3沉淀时的PH越高。研究了PAFC水解产物的ζ电位及絮凝效果随PH的变化情况,比较了PAFC、PAC和PFS的除浊性能,PAFC在PH为7.0-8.2范围内除浊效果最佳,PAFC的除浊效果优于PAC。  相似文献   

14.
NaCl对大麦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盐渍化是全球农业面临的严重问题,大多数作物在盐渍条件下生长受到抑制[1],但作物在盐渍环境中生长发育的机理尚未搞清.SCE(sisterchromatidexchange)是检测环境有害物质对动植物细胞DNA损伤的灵敏指标[2~4],我们在实验中...  相似文献   

15.
工业聚合氯化铝的形态分布及混凝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铝浓度为2.50mol·l-1的聚合氯化铝.采用Al-Ferron络合比色法和烧杯混凝实验对样品的形态分布和混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工业系列样品中Al的形态分布规律基本一致,Ala随盐基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Alc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升高;Alb则先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升高,达到最大值后,再随盐基度的升高而降低.同一系列样品在相同加药条件下,盐基度愈高,混凝效果愈好,Alb含量愈高,混凝效果并不一定愈好.因此,提高Alb不一定能提高混凝效果,工业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追求目标应当是尽量提高盐基度,而不是Alb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FeCl3絮凝除As效率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FeCl3与As的含量比、pH值、三种常见无机盐组分对于FeCl3除As效率的影响,以及在厌氧微生物存在条件下,溶液中pH的变化,Fe和As各价态还原转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As的去除效率随着FeCl3浓度的增加而提高,FeCl3去除As的最佳pH值为6-9.NO-3和低浓度的SO2-4对Fe...  相似文献   

17.
高浓度聚合氯化铁混凝剂的净水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共聚方法制备聚合氯化铁混凝剂.试验了它对模拟水的除浊和脱色效果,对高、中、低浊度的地表水以及炼油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FeCl3相比,聚合氯化铁(PFC)具有更好的除浊、脱色效果,COD去除率、除油率的效果大大提高;W/Fe摩尔比对PFC混凝效果的影响不尽相同,在实际水处理中,应根据处理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氧化法制备聚合氯化铁絮凝剂的氧化速率及其形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氧化法制备聚合氯化铁絮凝剂,论述了不同亚铁溶液中氧化水解动力学、氧化过程PH值变化以及不同反应过程对聚合氯化铁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亚铁溶液的氧化速率主要受溶液的含酸量和三价铁离子的水解聚合反应的协同效应的影响,当溶液酸量达到最低点时,亚铁氧化速度也将降至最慢;通过形态分布、稳定性及氧化速度的研究确定了制备聚合氯化铁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9.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及絮凝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辐射和固体NaOH联用的选择性加热方法,在低温下(<5℃)合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研究了微波辐射、超声辐射和固体NaOH溶解内加热对其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成叔胺的反应时间缩短为7min,产率增加了25%.以DADMAC作单体,聚合得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的特性粘度为2.7,絮凝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谢磊  胡勇有 《环境化学》2007,26(1):39-41
对复合絮凝剂CPAC的水解-聚合历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PAC而言,O/A比值愈高,复合速度愈快,体系pH值上升愈慢,复合体系对-OH的络合能力愈强.与PAC相比,CPAC的结构形貌产生了较大变化,CPAC的聚集体尺寸明显大于PAC.较大的聚集体尺寸表明它在水中能有较大的伸展空间,可以在相距较远的颗粒物之间进行架桥,较高的枝化度和较粗的分支可以增加它与颗粒物的碰撞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