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海市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已取得阶段成果。到3月下旬止,全市共有257家排污企业完成了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安装排污标志牌636个,预计全市纳入排污申报登记企业的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将于今年6月完成。  相似文献   

2.
《山东环境》2001,(1):1-5
“一控双达标”任务基本完成。省政府批准实施了严于国家指标 的全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将其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并逐级分解到区域、重点流域和点源。各级环保部门不断规范、逐步完善排污总量控制体系,开展了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和总量监测工作,每月发布水质监测公报,建立了重点流域断面监督管理责任制。国家下达给我省的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提前2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全省污染总量控制任务提前1年完成。  相似文献   

3.
信息     
《环境》1996,(8)
谷城实施排污口规范化针对目前排污单位排污口设置不规范,不便于准确掌握排污变化及规律,不利于污染源监控和管理,湖北省谷城县环保局决定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成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期间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一 )“一控双达标”任务基本完成。省政府批准实施了严于国家指标的全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将其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并逐级分解到区域、重点流域和点源。各级环保部门不断规范、逐步完善排污总量控制体系 ,开展了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和总量监测工作 ,每月发布水质监测公报 ,建立了重点流域断面监督管理责任制。国家下达给我省的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提前 2年完成 ,省政府下达的全省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提前 1年完成。各级政府对超标排污企业全面下达了限期治理计划 ,加强了组织领导和检查…  相似文献   

5.
入河排污口是连接陆域污染源和受纳环境水体的枢纽,入河排污口管理是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量、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关键环节。实施排污许可制,建立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是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环境管理效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系统梳理了排污许可制改革有关入河排污口监管的制度建设现状,重点分析了衔接排污许可制、做好入河排污口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理顺体制机制、完善技术支撑、摸清底数关系、实施分类整治、建立长效机制、深化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结合排污许可制改革强化入河排污口管理,切实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与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与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王德明排污口规范化整治与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之一,后者是前者的主要目的之一,只有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有力地促进污染物排放的科学化、定量化控制,才能...  相似文献   

7.
从1980年到1997年,我省的排污收费和环境监理工作已经走过了18年历程。18年来,通过我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工作的不断强化,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完成了以排污收费为主向全面实施环境监理的过渡。十八年的排污收费和环境监理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排涝收费制度的试行阶段(1980-1982)1.l,排污收费制度的提出ITS年12月31B,中共中央79号文件,批挂了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遇过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指出“必须把控制污染源的工作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向排污单位实行排放污染物的收费制度,由环保部…  相似文献   

8.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主要指污染物要集中排放,要对多点排放全部整治到只有一个排污口向外排放,要对排污口的几何形状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整治,以方便人工或自动采样、测流,条件成熟时可方便地安装流量计量装置,要设置排污口标志。进一步还可以安装等比例流量自动采样器...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工业污染源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江苏省紧紧围绕国务院提出的“一控双达标”和“太湖、淮河水体变清”的要求,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太湖、淮河和长江“三大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省环境质量恶化势头基本得到控制。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虽然工业污染源实现了达标排放,但仅是一、两项主要污染物基本达标;虽然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但排污总量绝对值仍很大;各地区、各流域、各项环境质量指标之间也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总体而言,江苏省工业污染状况仍不容乐观。江苏省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自然条件江苏全省…  相似文献   

10.
开展排污口的规范化建设,对实现污染物排放的科学化、定量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及管理的目的、内容,并对目前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浅谈排污口的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排污口的规范建设,对实现污染物排放的科学化,定量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排污口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内容,并对目前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污染控制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控制工业“三废”开始,江苏省污染控制工作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形成了排污收费、“三同时”、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一系列针对污染源污染控制的管理制度。2000年以前,污染控制的主要特征是通过治理工程削减污染物排放的工业污染控制。2000年以后,江苏省污染控制出现两个新特点:一是以提高、巩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为目的的管理性污染控制,主要手段是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认证、污染治理设施“三化”管理(监督自动化、运行社会化、管理规范化)、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二是以流域…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17,(8)
<正>排污许可制是实现污染源"一证式"环境管理的核心,做好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则是实施排污许可制的前提。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到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面对数量众多的企业和全新的工作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如何规范、有序、高质高效发放排污许可证,是当前摆在各地基层环保部门的一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17,(3)
<正>近日,全省环保局长会议在广州召开。完善污染源环境监管制度,落实国务院《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按照国家部署推进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改革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并纳入2017年重点工作。会议要求,2017年上半年要完成火电、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年底前要完成《大气十条》、《水十条》重点行业及产能过剩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  相似文献   

15.
叶维丽  徐敏 《环境保护》2022,(13):24-27
自排污许可改革及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职责转隶后,点源水污染物排放管控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点源许可排放量逐步增长、点源环境管理水平逐步精细化,非点源排放的点源化管理趋势明显,凸显出了目前排污许可量未与水质目标挂钩、“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的全过程监管链未打通、入河排污口与排污单位出厂界排污口的边界划分与责任联动不清晰等问题。本文认为要明晰点源排放管控与入河排污口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衔接完善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入河排污口三大点源行政许可,严格点源准入机制,构建联动衔接的点源排放监管机制,支撑建设完善点源水污染物排放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2月6日,由佛山市政府组织的“一控双达标”验收组结束了对南海的检查验收,认为南海本次考核的492家企业排放污染物均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原则上同意通过验收。南海市把“双达标”作为2000年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招汉铨为组长的市达标工作领导小组,制订达标工作方案,对不达标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对重污染企业实施坚决关停,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排污口规范化管理,按规范进行污染源监测。  相似文献   

17.
1前言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水质污染严重,出境断面(也是出城区断面)COD和挥发酚基本为劣Ⅳ类地面水,并经常有劣Ⅴ类现象,氰化物的污染也较严重。1997年本溪市开展的排放水污染物申报登记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本溪市污染物排放情况。本文根据申报登记结果和监测资料对主要污染物COD、挥发酚和氨化物,利用太子河本溪段的一维混合水质模型,讨论本溪市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污对太子河本溪出境断面水质的影响程度。2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污对太子河本溪出境断面水质的影响2.l重点工业污染源分布及排污情况本溪市排污申报单位共319家,经对这些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排污总量监测过程中关于实施总量监测排污口的规范化;优化设置总量监测点位、监测频次和采样方法;超标污染物判别等方面与污染源监督监测的区别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南郑县为了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省政府的实施意见,实现全县“九五”环保目标,确保全县经济、if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县政府研究决定,从今年开始,公布和整治一批重点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到2000年,全县所有上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完成,决定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排放单位,‘律实行限期治理。特别是要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工作,促进全县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入海排污口监管制度,是当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和弱项,既有陆源污染物排放监管体制未理顺的原因,也有入海排污口监管缺乏体系化设计、监管手段未聚焦入海排污口"着力点"的局限。陆海统筹视域下入海排污口监管,需在区分技术类型和管理类型的前提下,改变传统"备案+禁限规定"监管要求,衔接入海排污口与陆源污染源监管,确立入海排污口分类监管与环评制度、排污许可制度有效关联的精细化监管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