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三车间自采用氨胶代替胶的新工艺以来,使苯中毒得以预防,成本有所降低,劳动生产率有了提高,效果比较显著。 我厂以生产罐头食品为主,三车间是专门制造罐头空盒的,原来一直是使用苯胶作为罐头密封材料,苯的挥发对操作者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又由于苯是易燃物品,容易造成生产上的不安全因素。 1970年9月在厂党委、革委会和车间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三结合的氨胶试验小组,一面组织外出到兄弟厂学习,一面组织试验,在克服重重困难后,终于逐步掌握了氨胶配制和操作生产的新工艺,并于1971年底正式投产使用氨胶,从此就革了苯胶的命。 氨胶是一…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制 鞋工业中,一直以氯丁 胶为主要的粘胶剂。这 种粘胶剂中含有大量的 苯、甲苯或二甲苯。在 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 这些有毒物质容易挥 发,对操作工人身体健 康的危害极大。在如何 消除粘胶剂中苯对人体 影响的问题上,人们始 终在寻找解决的办法。 如今办法找到了。 扬州构件三厂引进LD 801鞋用粘胶剂生产技 术,替代以苯为主要溶 剂的氯丁胶粘胶剂。为 了解读粘胶剂对作业环 境的影响,扬州市卫生 防疫站对生产和使用该粘胶剂的扬州构件三厂和扬州鞋厂、唐城皮鞋厂分别进行了有关毒物的浓度测定与分析评价。 根据产品原料的组…  相似文献   

3.
炼钢电弧炉在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烟尘,严重影响车间劳动环境和工人的健康。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车间党支部和厂安技科的领导下,成立了一个三结合小组;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和工业学大庆运动的推动下,得到国家计委劳动局、一机部生产调度局、北京市机械局、北京市劳动局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鞍山无线电四厂的大力协助,经过四个月的奋战,于四月试制成一套1.5吨炼钢电弧炉炉盖排烟和烟气除尘装置,效果良好。经初步测定,电炉采用排烟措施以后,炉前工作地点空气粉尘浓度降低60~70%,天车上空气粉尘浓度降…  相似文献   

4.
浙江江山县何家山水泥厂是个乡办企业。这个厂不仅生产好,而且安全、防尘工作也很突出。11年来,职工没有发生过重伤以上事故,全厂485名工人天天和灰魔打交道,却没有1人患矽肺病。许多国营企业没有办到的,这个厂实现了。 该厂领导11年如一日,生产、安全、防尘一起抓。厂成立了11人组成的劳动保护委员会,每月召开1次会议,专门研究解决安全与防尘问题。另外,还配备了两名专职劳动保护干部,授予实权,具体抓安全、防尘工作。 为了消除尘害,厂投资30多万元,安装了35台脉冲袋式、旋风、静电等除尘器。现在立窑、成球、破碎、球磨等主要扬尘点的粉尘…  相似文献   

5.
上海自行车三厂在加工产品下乡的同时,积极帮助乡镇企业防治毒害,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1979年,上海市宝山县罗店办起了一个电镀厂,上海自行车三厂在送去加工产品的同时,送去了防治毒害的劳动保护措施,专门派了一个技术员常驻该厂,负责帮助解决碰到的各种技术上的问题。这家电镀厂开工投产后,每天排放900多吨电镀废水全部进行了处理,并回收了大量化工原料,工人的劳动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自行车三厂领导鉴于乡镇企业的某些干部和群众对劳动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基本知识和技术,就派厂安全技术科…  相似文献   

6.
我厂是个区属厂,生产行销国内外的乒乓球拍。由于在生产中采用含苯胶水,而厂房又小,通风设备又差,因而投产一年左右,就发现了工人苯中毒。 苯中毒的发生,引起了厂党支部的重视,一面让中毒工人住院治疗,一面调查研究,积极采取措施。当时,在这个一无技术员,更无工程师的小厂,如何消除苯危害,是个困难问题。厂里也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改革粘合剂没有条件,甩掉苯不可能,国内都没解决,搞点通风设备就行了;另一种认为,大厂的通风设备小厂也不容易搞,只要有决心大胆革新,从根本上改革粘合剂,甩掉纯苯,是完全可能的。 厂党支部决定两条腿走路,一面…  相似文献   

7.
一机部的标兵厂、辽宁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沈阳重型机器厂在企业整顿中,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的位置,使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提高。1980年消灭了死亡事故,工伤事故比1979年下降29%。千人负伤率为1.19,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连最容易出事故的炼钢车间已有10个月消灭了事故。 抓生产同时抓安全 这个厂的各级领导抓生产同时抓安全,在制定生产计划、时也制定安全计划。1980年和1981年厂领导专门行文下发了《安全生产工作规划》。各单位领导班子根据厂的规划,在安排年度生产时也制定出具体安全措施。厂务会议、中层干部例会和各单位的生产例会都经常研…  相似文献   

8.
管得好     
在我厂,机床工违章戴手套操作的坏习气由来已久。不久前,青年女工张某因为戴手套开机床出了事故,造成断指和骨折。 厂领导和安全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多次重申不准戴手套开机床,并印发了《安全会议纪要》。但是,机修车间工人刘某某和方某某二人不理不睬,仍然继续戴手套开机床。厂领导发现后,立即停止了他们的工作,并责令二人在厂里 召开的现场会 上作深刻检 查,作出今后 不再违章操作 的保证。 由于厂领导带头狠管安全,目前我厂已没有工人戴手套开机床的了。管得好$上钢十厂安全科  相似文献   

9.
金玉兰同志是敖汉旗总工会负责劳动保护工作的干部。十几年来,她经常深入厂矿企业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检查安全生产情况,督促领导消除事故隐患,保护了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一次,她在皮毛厂检查工作时,发现弹毛车间粉尘浓度过高(最高达 150毫克/米3)。她了解到厂领导早就想治理,但苦于没有资金,无法购置除尘设备。金玉兰心里很着急。她反复考虑,决定由旗总工会借给厂里8,000元,解决除尘问题。现在,这个厂已用这笔款改制了弹毛机,增添了除尘设备,使粉尘浓度下降到 10 毫克/米3左右。 去年9月,这个厂的女工找她反映,最近几个月领导经常让职工加班…  相似文献   

10.
工作动态     
山东胜利炼油厂的大型电动机、汽轮机组、加热炉等设备,噪声级高达100分贝(A)以上,使许多生产岗位上的安全警报信号听不清,电信联系受干扰,严重影响生产,危害工人健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厂领导组织攻关小组,参考国外石油化工企业噪声控制的资料,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在机组出口安装了消声器,入口包砌玻璃纤维棉和自制消声砖,操作室加消声屏和隔声门窗,使噪声级分别下降了14-20.5分贝(A),还解决了个别部位地面的振动问题。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来厂进行了检测,认为效果不错。工作动态@李明 @张洪礼…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徐州煤粉厂在生产中排出大量有毒硫化氢。我厂和该厂一墙之隔,受害不浅。1979年5月,我厂一次就有100多人中毒,其中36人中毒严重,头晕、呕吐,有的还流鼻血。我们多次反映,该厂领导却说:“哪有什么味,我们怎么没有闻着?”可是,去年10月这个厂的一位书记却被熏死了。 对煤粉厂硫化氢毒气危害问题,徐州市劳动局、环保办公室、卫生防疫站都派人进行过调查,《徐州报》还进行过揭露和批评。但是,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该厂至今仍继续排放毒气,我厂300多职工及周围群众每天都沉浸在毒气中,身体健康受到摧毁。有的同志哀叹说:“这种罪哪年哪月…  相似文献   

12.
北京第二通用机械厂从一九六九年扩建以来,职工增加了三倍,其中二十五岁以下的青年职工占百分之六十以上。由于青工的大量增加,厂里的安全教育工作没有跟上,一些青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生产中不断出现违章作业和盲目蛮干的现象,一度发生事故较多。在一九七○年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事故是因违章作业和粗心大意所造成,其中青工发生的事故就占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针对这个问题,厂领导采取了多种措施,狠抓了青工的安全教育,收到了显著效果。 毛主席教导:“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这个厂的领导,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结合批修整风运动,…  相似文献   

13.
通风除尘设备,怎么搞才能提高除尘效率?对这个问题,“我们经过一个掌握客观规律。从不认识到有些认识的过程。 我们车间是缝纫机厂铸铁金属加工车间。过去.虽有除尘设备,但效果不好,整个车间铁灰飞扬,工人的衣服被锈得“腊腊黄”,鼻子被熏得“墨墨黑”。由于铁灰入眼,角膜外伤的发病率高,跑医院的多。据上海市眼防所检查,66名工人中就有42人的眼睛留有多少不等的白翳,最多的一人竟达27点,眼球成了“麻球”了。检查的结果,引起了厂领导和广大职工的重视,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 在厂党委领导下,车间成立了除尘眼防领导小组,对现有除尘设备进…  相似文献   

14.
好风格     
上海嘉丰棉纺织厂领导十分重视安全生产,这也是嘉丰的好风格。 厂党委书记梅寿椿对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一贯从严处理,毫不放松。当“四人帮”横行、各项规章制度受干扰最大的时候,他坚持安全规章制度,大声疾呼说:安全生产制度不能动,这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有一次前纺车间革新一套清花机,没等装齐安全罩就开车生产。安全干部向老梅汇报,老梅当即召集前纺车间和机动车间负责人开会,要求限期解决安全罩,到时不解决由安全干部负责制止开车。这样一抓,所有的安全罩很快就装齐了。 这个厂的领导非常支持安全干部的工作,从不轻易调动安全干部,安全…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萧山鞋厂过 去生产出口工艺鞋,使 用纯苯作胶浆配方,发 生过30多名工人苯中 毒事故,曾被卫生部、省 总工会和市、县劳动局 等部门勒令停产整顿。 后来,该厂在杭州 大学、浙江化工研究所 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反 复试验,终于研制成功 CI-H新溶剂,实现了 无苯作业。 现在,这个厂已用无苯粘胶新配方生产工艺鞋100多万双,远销美国、法国、西德等十几个国家,受到外商的欢迎,为国家换取外汇200多万元。这种新配方可广泛用于皮鞋生产。无苯粘胶溶剂研制成功@金阿根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通讯员张润泉)近年来,杭州橡胶厂由于招工困难,不得不大量使用临时工,其中主要是农民工。目前,临时工总数已达1100人左右,占全厂职工1/5。临时工大量进入企业,给安全生产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这个厂的领导正确面对这个形势,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确保了全厂的安全生产。 这个厂对临时工的安全生产管理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是坚持了五个方面与正式工一样。一是临时工入厂一样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教育考核合格,凭三级教育合格卡去班组,由班组定师傅并发放劳动防护用品。进班组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经应知应会考试合格后才发给独立操作证,持…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厂安技干部读了《劳动保护》一九七八年第五期刊登的《安全生产重任在肩》和《可贵的负责精神》两篇文章,受到很大教育。 安技干部是厂领导在安全生产上的参谋和助手。一个厂安全生产的好坏,首先看厂领导对安全生产是否重视,是否把安全生产摆到了议事日程上,但也要看安技干部是否尽职和努力,与领导一起共同把安全生产搞好。我厂的安全生产不如烈山煤矿,我们安技干部也有很大责任。烈山煤矿安全检查人员在制止违章作业时是那样坚决,那样大胆,而我们却管得不严,斗争不力。例如,我厂规定,没有安全驾驶证不能操作电梯,但有时我们看…  相似文献   

18.
部里这次请各省、市、自治区冶金厅(局)、各重点企业、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同志来,专门讨论安全工作。准备开个短会。这次会议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处理“渤海2号”事故这一重要决定的会议。国务院的“决定”,部党组议了几次,在机关内也进行了学习和讨论。总的精神是,贯彻国务院的重要“决定”,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认真总结我们在安全工作上的经验教训,下决心采取切实的措施和实际步骤,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实到日常生产过程中去。要通过抓安全,把管理水平大大地提高一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切实地解决长期以来冶金工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扭转生产年年有成绩而伤亡事故年年大量出现的局  相似文献   

19.
以严治松     
上钢五厂以严治松,改变了事故频繁的落后面貌,受到人们的赞扬。 提起这个厂,人们也许还记得“四人帮”及其党羽把这个厂作为“三无”(无制度、无规章、无领导)典型时的情景。那时真是“劳动无效果,事故天天有”。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头几年,这个厂在“洋跃进”左倾思潮的影响下,伤亡事故仍是有增无减。1979年6月13日,转炉车间发生钢水包倾翻事故,当场死亡2人,重伤1人。现场惨不忍睹,全厂人心惶惶。血淋淋的现实终于使厂领导猛醒过来:这样的惨剧再也不应该发生了。 他们追本求源,认为安全生产搞不好,事故不断,要害是个“松”字。安全管理松,…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们是光华无线电仪器厂模具车间的磨床工。我们磨床车间不足六、七十平方米,安装了不同型号的6台磨床,既没有吸尘装置,许多零件又要干磨,因此,车间里粉尘弥漫,一个班下来,工人的身上、床子上都落上一层粉尘。 我们曾多次向厂领导反映情况,要求改善劳动条件。领导先是不予回答,后又推脱一时解决不了,不了了之。去年和今年,四机部和安徽省国防工办的检查组来我厂检查工作,对磨床车间粉尘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严肃批评,并要求立即解决。厂领导答应今年上半年予以解决。可是干打雷不下雨,如今快到年底了,依然杳无音讯。我们不知道厂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