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普通电炉壳体传统成形工艺深人全面地分析,指出了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从普通电炉实际使用中对电炉壳体的结构要求出发,指出了电炉壳体新的成形工艺.通过对新旧工艺进行全面的对比和新工艺的实际生产表明,所提出的电炉壳体成形新工艺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30CrMnSiNi2A超高强度钢制壳体毛坯的结构特点和材料工艺特性,对该壳体毛坯的温挤压成形工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温挤压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经过理化检测和使用结果表明,采用温挤压工艺生产的30CrMnSiNi2A钢制壳体毛坯锻件完全满足壳体的使用要求,各项性能指标合格。  相似文献   

3.
对椭球壳体的整体无模胀形成形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壳体采用单曲率椭球内接多面壳体。对实验壳体的尺寸变化、变形过程中的表面应变分布、变形前后的壁厚变化规律进行了测试分析,探讨了壳体的趋球变形过程,壳体的长短轴变化趋势及塑性变形规律。实验证明,在封闭椭球壳体内塑性趋球规律仍然起作用,椭球无模液压整体成形工艺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
选择合适的软化退火工艺规范,制订合理的工艺方案,正确选用模具材料和特殊的模具结构,可用冷挤压成形工艺完成H68黄铜壳体的精密成形。用此工艺成形的零件除上下两端面留有适量的机械加工余量外,其余部分不再后续切削加工就能达到壳体零件的设计要求,同时,由于形变强化,使冷挤压成形的壳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韧性,克服了切削加工壳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鼓胀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等边双圆锥台壳体在自由胀形过程中 ,赤道环焊缝处产生失稳起皱现象 ,提出了壳体的内约束胀形工艺 ,实验证明 ,壳体端部加约束后成形过程中没有起皱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无模成形方法成形大型球罐的困难,此文提出了一种特殊结构的壳体,该壳体在胀形前已将支柱焊在球瓣上,并且针对赤道带瓣对接焊处成形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减少瓣间两面角的特殊工艺方法.此文针对这种壳体的无模成形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应变分布、直径变化及柱脚在不同摩擦条件下位移进行了测量分析,指出了此种壳体的无模成形技术是可行的,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为大型球罐的无模成形制造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变速器壳体驻车耐久试验的失效根本原因,对变速器壳体进行低周疲劳优化设计.方法 首先排查壳体的化学成分、铸造质量,排除材料和工艺引起失效问题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驻车轴孔的最大拉应变、驻车工况壳体变形、轴孔接触区域.根据局部应变分布特征,提出驻车轴修形的优化方案,并且根据壳体材料的低周疲劳参数,确定Coffin-Manson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壳体驻车轴孔优化前后的疲劳寿命.结果 驻车轴孔的最大拉应变高达0.95%,确定应变过大是导致壳体失效的根本原因.驻车轴度修形的优化方案将最大拉应变降低到0.40%,塑性应变占比由42%降低到5%,疲劳寿命的预测值由原来的175次提高到7980次,满足试验循环次数1000次的要求,最终优化物理样机通过了驻车耐久试验验证.结论 使用的Coffin-Manson模型参数能准确地预测变速器壳体的低周疲劳寿命,驻车轴小角度修形优化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局部应变过大的失效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下电连接器环境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3  
针对铝合金壳体和不锈铜壳体电连接器在海南万宁试验站的棚下暴露试验结果,研究了两类电连接器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从材料工艺、环境影响等方面探讨了两类电连接器壳体腐蚀和电气性能变化原因,并综合分析了两类电连接器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下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合理的模具结构、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采用适宜的热处理工艺和表面强化工艺以及提高模具的加工质量等都可以显著提高温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分析了超高强度钢制深盲孔壳体温冲压成形时,模具的工作条件及其失效形式,提出了能有效提高该壳体温冲压模具寿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壳体的可靠性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各种随机变量.通过对弹药壳体从制造、贮存到使用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使壳体损坏的随机变量的散布特性,然后设计了记录随机变量的表格,提出了建立随机变量数据库的方法,最后利用可靠性数学方法对壳体进行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轴比和不同瓣数的不锈钢扁球壳体进行了整体无模胀形成形实验研究及理论探讨。首先介绍了壳体成形的几何调节原理和材料调节原理 ,讨论了扁球壳体的应力分布特点和塑性变形顺序。对实验壳体的尺寸变化、变形过程中的内外表面应变分布、变形前后的壁厚变化规律进行了测试分析 ,探讨了各种壳体的趋球变形过程 ,壳体的长短轴变化趋势及塑性变形规律。实验证明 ,在封闭扁球壳体内塑性趋球规律仍然起作用 ,扁球无模液压整体成形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全海深载人潜水器2只载人舱缩比球壳模型的疲劳试验,通过理论方法对比分析了压差法与外压单独作用下球壳的应力状态,验证了超高压深海环境下内外压差法模拟球壳作业环境的可行性。同时,为降低球壳外部交变载荷对试验设备的损伤,并有效缩短试验时长,提出一种计及超高压深海环境下采用内外压差法开展的多结构并行疲劳试验技术。根据该试验技术进行了近7 000个循环周期的双球串联疲劳试验,有力地保证了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周期。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技术长期有效可靠,可为同类型试验提供技术依据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非线性弹性稳定性理论 ,分析研究了壳体液力成形工艺中的开口圆柱壳弹性稳定性问题。计算结果表明不仅非线性弹性临界载荷远低于线性弹性临界载荷 ,而且更重要的是内压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柱壳轴向弹性临界屈曲载荷 ,这样为内高压成形工艺提供了弹性失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汽车减震器壳体的制造新工艺.用低碳钢电焊直缝管经滚边底部和焊接吊耳而成,可代替精铸底部和吊耳后焊接.介绍了滚边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5.
污染底泥是水体中重要的内源污染,生物质活性炭作为原位修复技术的覆盖材料,正在逐步应用于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应用椰壳颗粒活性炭与果壳颗粒活性炭对有机物污染底泥进行原位修复,测定2种生物质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官能团等理化性质,并应用2种生物质活性炭进行了原位治理污染底泥的实验室静态模拟试验和实地现场试验,在实地现场试验中增加煤基活性炭与2种生物质活性炭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2种生物质活性炭的表面性质与化学组成相似,但椰壳颗粒活性炭比表面积较大,微孔孔隙结构略微发达,极性基团较少.②实验室静态模拟试验中,2种生物质活性炭对底泥中的PAHs(多环芳烃)、PAEs(酞酸酯)和苯系物(benzenes)3类有机污染物均有很好的稳定化修复效果,投加生物质活性炭10个月后,底泥孔隙水中3类污染物的质量浓度降低93.2%以上;对不同种类有机污染物,孔隙水降低率略有差距,与2种生物质活性炭理化性质的差异有关.③实地现场试验中,2种生物质活性炭和煤基活性炭对3类有机污染物的稳定化修复效果均呈现PAEs > PAHs >苯系物,煤基活性炭的修复效果略高于2种生物质活性炭.研究显示,在10个月的修复时间下,生物质活性炭对有机物污染底泥有明显的修复效果,可使底泥孔隙水中PAHs、PAEs和苯系物类有机污染物质量浓度降低90%以上,并且与煤基活性炭相比,生物质活性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印迹更小.   相似文献   

16.
Estuarie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environments on Earth. It is difficult to know how to treat the combined wastewater in tidal rivers at the estuary, where the situation is very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fresh water rivers. Waste oyster shell was used as the active filler in this study in a bio-contact oxidation tank to treat the combined wastewater at the Fengtang Tidal River. With a middle-experimental scale of 360 ma/day,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OD, BOD, NH3-N, TP and TSS was 80.05%, 85.02%, 86.59%, 50.58% and 85.32%, respectively, in this bio-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The living microbes in the biofilms on the waste oyster shell in this bio-contact oxidation tank, which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zoogloea, protozoa and micro-metazoa species, revealed that waste oyster shell as the filler was suitable material for combined wastewater degradation. This treatment method using waste oyster shell as active filler was then applied in a mangrove demonstration area for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near the experiment area, with a treatment volume of 5 × 10^3 m^3/day. Another project was also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a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 a wastewater treatment volume of 1 ×10^3 m^3/day. This technology is therefore feasible and can easily be applied on a larger scale,  相似文献   

17.
将无机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在5~12 nm),通过共价键镶嵌在有机硅丙烯酸树脂中,合成出来的复合树脂具有突出优异的性能。在复合树脂的制备过程中联合运用了微乳加工技术,核壳技术,多重交联技术,显著提高了水性树脂的各项性能。这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要求的常温交联型水性涂料,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水性涂料的技术难题,实现工业涂料的水性化,真正达到绿色环保型涂料的要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复合树脂的合成过程中,没有VOC的排放,属绿色产品,在环保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废弃水玻璃型壳的回收再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恒义 《环境工程》2003,21(6):56-58
通过测试废弃水玻璃型壳的物相组成 ,研究了将其单独或与铝硅系耐火材料混合作为原材料制成水玻璃型壳的强度、荷重变形和透气性等性能。与生产中的粘土 石英型壳性能比较表明 ,废弃水玻璃型壳不能被直接回用 ,但焙烧的和浇注后的型壳废弃料与一定比例铝硅系耐火材料混合可作为型壳背层材料被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锥台式壳体胀球时的结构形式及成球后的参数变化情况,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锥台式结构壳体液压胀形时壳体发生失稳起皱的原因,给出了圆锥台的节数、壳体的半径、壁厚及焊缝强度对壳体变形的影响关系,为采用锥台式结构胀球的壳体结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