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汉龙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6,26(1):33-33
第一届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国际会议于2005年12月11日~13日在新加坡富丽华宾馆召开,本届会议由多国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联合工作组织(JWG-DMR)主办,亚洲岩土工程学会岩土工程灾害专业委员会(ATC3)和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岩土工程学会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岩土工程分会等单位协办,来自美国、英国、挪威、加拿大和亚洲各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共98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刘伟庆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24(3):288-288
<正> 由建设部、中国地震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科学基金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地震工程国际会议(http://www.3icee.njut.edu.cn)”,将于2004年10月19~20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地震工程、结构抗震与控制、结构健康监测、智能 相似文献
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5,25(3)
由河海大学主办,同济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名古屋工业大学协办的第二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The 2nd W orld Forum of Ch-inese Scho lars in G eotechn ical Eng ineering)于2005年8月19日至21日在南京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英国、日本和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专家、学者代表180人参加了论坛。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徐卫亚教授主持,河海大学校长张长宽教授致欢迎辞,本次论坛执行主席、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汉龙教… 相似文献
4.
第二届大陆地震国际会议是由中国国家地震局、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发起的,是我国响应“国际减灾十年”的一项活动,也是1982年在北京召开的“大陆地震活动性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 相似文献
5.
由国际自然灾害防御和减轻协会、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委员会海洋自然灾害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国际自然和人为灾害会议”将于1993年8月29日至9月3日在我国青岛市举行。会议内容很广,包括:地质灾害(地震、火山、 相似文献
6.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4)
<正>2015年10月14~15日,第三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将在深圳召开。会议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辑部、深圳大学和广州大学共同主办,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和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山大学工程学院、中国地震 相似文献
7.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5,(1)
“第二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是继2003年8 月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的首届全球华人岩土工学术论坛后的又一次学术盛会。本届学术论坛由河海大学主办,同济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中科院武岩土力学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名古屋工业大学协办,2005 年 8 月 20~21 日中国南京召开。本届论坛将立足于传播海内外华人岩土工程学者的成就,展望世界岩土工程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探二十一世纪的岩土工程发展趋势以及华人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论坛的主要宗旨是:(1)加强全球华人土工程学者的学术交流,将海外华人岩土工程… 相似文献
8.
9.
由国际科联及世界气象组织等以及中国力学学会、气象学会、海洋学会、水利学会等联合主力的国际热带气旋灾害研讨会将于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国际科联最 相似文献
10.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3,(2):213
<正>2013年8月22-23日,中国·哈尔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联合倡议下,组织委员会决定在第二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上,设立"OpenSees专题研讨会",共同交流国内专家、学者在 相似文献
11.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5,25(1):114-115
“第二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是继2003年8月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的首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后的又一次学术盛会。本届学术论坛由河海大学主办,同济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名古屋工业大学协办,2005年8月20~21日在中国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2.
’94亚太地区沿海城市减灾国际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国内12个专业学会和3个有关部门协办,得到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国家民政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海洋局、中国气象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机构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9,(6)
正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主办,河南大学承办的第三届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学术论坛将于2020年在古都开封举行。本次论坛将以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为主题,征文范围有:(1)城市建设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2)自然灾害区域环境岩土工程问题;(3)垃圾填埋场环境岩土工程问题;(4)地下工程施工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5)污染土修复技术;(6)微生物岩土体加固技术;(7)环境振动与控制;(8)环境岩土工程相关试验与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4.
周硕愚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85,(1)
<正> 1984年10月31日至11月7日,在印度海得拉巴(Hyderabad)国立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了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的地区性会议。到会代表300余人,除印度代表外,以中、美、日、苏等国的代表为多,五大洲均有国家参加,因此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的国际会议。会议由IASPEI局主持,主席铃木次郎(日本),第一副主席Stephan Muller(瑞士)、第二副主席A. V. Nikolacv(苏联)和秘书长R. D. Adams(英国)均到会。会议刊出论文摘要285篇,分为11个分会进行报告和讨论。国家地震局派出了15人组成的代表团,在会上作了13篇报告,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会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