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主要沙源区沙尘气溶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TOMS AI气溶胶指数和天文辐射资料对全球主要沙漠区沙尘气溶胶含量与太阳辐射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北半球的沙漠还是南半球的沙漠,其沙尘气溶胶指数和太阳辐射都有非常高的相关性.事实和理论均表明太阳辐射是影响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含量主要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速读     
正气溶胶影响降雨量分布众所周知,电厂排放、汽车尾气和其他人造气溶胶会对空气质量和公共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然而人们并不了解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科学家们指出,气溶胶可以通过反射阳光或增加云的反射率直接或间接降低表面温度。据麻省理工学院最新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的研究指出,人为排放的气溶胶在增加或减少全球降水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根据历史模拟模型运行的结果来看,气  相似文献   

3.
气溶胶与季风有着紧密的联系,为研究气溶胶对东亚副热带季风区季风爆发前温度的影响,选取位于中国东部的东亚副热带季风区为研究对象,经纬度范围大约为20N~45N,108E~125E,对季风爆发前气溶胶季节变化以及气溶胶的直接效应对大气及地表温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气溶胶对温度的影响程度不同,但总体而言,气溶胶对地表温度有黯化效应,对对流层低层温度的影响,还需与气溶胶种类结合起来分析。  相似文献   

4.
气溶胶(aerosol)是分散在气体介质中,粒径大部分小于1μm(微米)的微粒,最大者也可以达到5μm。它具有胶体性质,对光线有散射作用。气溶胶在气体介质中不因重力作用而沉降。生物气溶胶主要是来自生物因素导致的气溶胶,它有别于工业来源的气溶胶。室内的生物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人体、宠物、废弃物、变质食物、墙体及器物因潮湿所生的菌类等。生物气溶胶所含的成分相当复杂,主要有微生物,如酵母菌、细菌、病毒等。气溶胶粒子可以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气溶胶影响人体健康最甚者,应属呼吸方面,因粒径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5.
淮海 《环境科学》1992,(5):15-15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Rudolf Husar,把气溶胶定义为“大气中除云和雾之外的任何颗粒。”他说,由硫酸和烟灰组成的气溶胶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他估计,来自洛杉矶流域污染和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的气溶胶,对全球产生的有害影响,大大超过科威特油井火灾所产生的影响。例如,由皮纳图博火山喷出的1500—2000万吨SO_2组成的气溶胶,可能会增加平流  相似文献   

6.
基于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3.1对2002—2003年模拟的全球沙尘气溶胶分布及其变化的评估,通过去除东亚沙漠(局地源)的敏感性模拟试验来分析北非、阿拉伯和中亚地区沙漠区(外部源)的沙尘气溶胶跨亚欧大陆传输对东亚地区大气沙尘气溶胶的贡献.结果表明,受到大气沙尘气溶胶的跨亚欧大陆传输的影响,东亚以外沙尘源对青藏高原大气贡献率最大,对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气贡献率最小,对中国南方地区和日韩及邻近的西北太平洋地区大气贡献率基本相当.东亚地区秋(冬)季大气受到东亚以外沙尘源的影响最弱(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近地层大气沙尘气溶胶的外源贡献率秋季最小(约5%),冬季最大(约30%).青藏高原冬季60%~80%的近地面大气沙尘气溶胶来自东亚以外的沙漠区,而在秋季则只有约20%~60%.外源对东亚大气沙尘气溶胶柱浓度和对近地面大气沙尘气溶胶的影响具有基本一致的季节特征,但对柱浓度的贡献率一般偏大10%~40%.沙尘气溶胶跨亚欧大陆传输对东亚地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6 km的自由对流层.随对流层高度的增加东亚各地区外源贡献率均增加.青藏高原地区以年平均对流层沙尘气溶胶外源贡献率62%~81%成为东亚地区最大的影响区域.  相似文献   

7.
新的研究表明,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气溶胶的影响远比人们以前知道的大,以降水进入全球洋流,从而扰动全球气候变化.以前认为,从火力发电厂、汽车尾气和森林农场大火产生的微米级粒子能够反射太阳光,对气候有冷却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硫酸盐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硫酸盐气溶胶对地球系统能量收支平衡和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中国2007年二氧化硫排放清单,应用Can METOP、OPAC和SBDART模型,对中国硫酸盐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及其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中国硫酸盐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全年波动范围在-9.1~0.0008 W·m~(-2)之间,全国年均值为-1.372 W·m~(-2),低于全球均值(-0.35 W·m~(-2)),其中华东地区最强为-5.017 W·m~(-2),西北地区最弱仅为-0.22 W·m~(-2),该空间分布主要受SO_2排放的空间差异及西风导致的向东溢出效应影响.同时,除华南之外的绝大多数地区夏季辐射效应最强、冬季最弱,这主要由SO_2向硫酸盐的转化率及相对湿度的季节差异决定.本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硫酸盐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时空差异,对评估硫酸盐气溶胶的气候效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亚五国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气溶胶时空变化是影响气溶胶气候效应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生态环境脆弱的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研究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的时空变化对中亚地区及全球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2-2019年MODIS 04_...  相似文献   

10.
华南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其与酸性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运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华南地区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并探讨了气溶胶与酸性降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降水对气溶胶的数量和性质有一定影响,气溶胶酸化缓冲能力的不足,是华南地区酸性降水污染较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