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薛光璞  田锋  孙成 《四川环境》2007,26(1):43-45
采用不锈钢采样罐采集全量空气样品,使用空气预浓缩冷冻的方法从空气样品中提取二硫化碳,经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判断确定空气恶臭物质的种类和污染来源。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03mg/m3,能够满足中国(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二硫化碳的最高容许浓度0.04mg/m3(一次值)标准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效生物滴滤塔处理化工污水含H2S恶臭气体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化工污水水解酸化池收集的现场恶臭气体作为实验气体,以陶粒、半软性塑料作为生物滴滤塔的填料,探讨了生物滴滤塔挂膜过程阻力变化和H2S气体脱除率关系,并以生活污水为营养液进行了连续实验.实验研究表明:在所选实验条件下,为使H2S出口浓度达到0.06mg/m^3,生活污水COD应维持250mg/L以下,SO4^2-浓度<1400mg/L.  相似文献   

3.
陆梁油田针对生产过程中H2S的产生特点,结合油田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除硫剂配方研究、筛选及加药工艺设计方案比选,优选无毒、无污染、适用于酸性体系的ZYSF-Ⅰ型有机除硫剂及套管连续点滴加药工艺进行单井除硫。采用此工艺方案对28口油井治理后,H2S含量平均下降了92.7%,治理后除3口井H2S含量在40mg/m3左右外,其他井的H2S含量均降至安全临界指标20mg/m3以下,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在芳烃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氯化氢气体,通过无组织或排放筒排放到大气中,监测无组织排放的污染情况必须准确测定氯化氢含量。用弱碱性溶液吸收富集采样,分别用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进行定量测定吸收溶液中Cl-含量的方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离子色谱法检出限为0.003mg/m3。能同时满足污染源和环境空气中氯化氢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渤海S油田原油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排空气体硫化氢含量较高的情况,经过脱硫方法比选,确定采用活性炭精脱硫剂干法脱硫工艺。介绍了脱硫工艺设计、脱硫工艺流程,通过计算说明了工艺设计的依据。脱硫工艺投用后,调储罐脱硫塔和气浮选罐脱硫塔脱硫效率达100%,厂区周围空气中硫化氢含量为未检出,低于0.01 mg/m~3,达到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采用Lumex RA915+M测汞仪对北京黄村镇3个自然村56户家庭进行了入户检测、采样。结果表明56户人家烟气中汞浓度均值为723 ng/m3。空气汞测定表明生活燃煤汞排放导致三个自然村的空气汞浓度提高到7~13 ng/m3,显著高于未受燃煤影响的附近念坛水库周边空气汞浓度(1.7 ng/m3)。调查发现,较高价格蜂窝煤中汞含量较低(均值163 ng/g),廉价蜂窝煤中汞含量较高(均值552 ng/g)。总之,生活燃煤确实存在汞排放,廉价劣质的蜂窝煤流向民用市场更可能导致生活燃煤汞排放加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过程VOCs的排放影响,选择四川宜宾某纤维生产企业为重点监测对象,对企业厂界上下风向以及侧边界设监测点采样。对工艺车间无组织排放VOCs进行采样,利用在线仪器TT24-7-TOF-MS对采集的样品进行VOC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特征VOCs包括二硫化碳、1,2,4-三甲基苯、苯乙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甲苯、邻二甲苯、乙苯、氯甲苯、丙酮等。黄化车间、纺丝车间、厂界上下风向空气中CS2的最高浓度分别为71.53μg/m~3、127.21μg/m~3、152.60μg/m~3、368.89μg/m~3,分别占VOCs总量的41.29%、41.18%、74.36%、76.85%。为了更好的模拟和计算,应该建立一套测试成分谱的标准方法,将VOCs成分谱数据本地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一进样口六通阀进样,Porapak Q柱和空柱两根填充柱及一个FI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测定无组织大气中甲醇、甲烷、总烃和非甲烷总烃,测定结果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标准要求。方法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甲烷0.04 mg/m3,总烃0.04 mg/m3,非甲烷总烃0.06 mg/m3,甲醇2 mg/m3,且能保持良好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满足检测的要求。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且分离度好,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可靠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吐哈油田温米采油厂水质处理不稳定、系统腐蚀严重等问题,对采油厂含油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处理后污水回注性能进行评价。分析了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后生化池空气中H_2S含量超标的原因,即有大量SRB和硫化物进入调节池和生化池,曝气装置将H_2S带入空气中造成空气中H_2S超标。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监测结果显示:调节池H_2S浓度≤10 mg/m~3,生化池H_2S浓度≤2 mg/m~3,符合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标准要求。有效提高了含油污水处理水质,消除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合式生物除臭技术对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恶臭气体进行处理,生物除臭装置运行平稳高效。处理后NH_3、H_2S、CH_3SH(甲硫醇)等气体的浓度,都能达到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恶臭污染物有组织排放的排放标准值。  相似文献   

11.
Batch sorption and column breakthrough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of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 to remove bacteriophage MS2 from contaminated waters. All four of the LDH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had very high retention capacities for MS2. Sorp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MS2 could be completely removed from 5.2 x 10(2) plaque-forming units (pfu)/mL solution by Mg-Al LDH 2 (i.e., 2:1 Mg to Al ratio LDH), with the highest sorption capacity observed in this study of 1.51 x 10(10) pfu/g. Attachment of MS2 to LDHs was a rapid process and reached quasi-equilibrium after a 1-h reaction time. Within the pH range studied (pH 4-9), Mg-Al LDH 2 showed high sorption potential for MS2 at all pH values but sorption decreased slightly with increasing solution pH. Background solution anions influenced virus sorption, with SO4(2-) and HPO4(2-) decreasing sorption significantly whereas the presence of NO3-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attachment of MS2 to Mg-Al LDH 2. The addition of another virus (phiX174) only caused a slight decrease in the retention of MS2 by Mg-Al LDH 2, suggesting that there was insignificant competitive sorption between MS2 and phiX174 on LDH surfaces. Results from column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re was no MS2 breakthrough from columns packed with Mg-Al LDH 2-coated sand, suggesting complete MS2 retention at the virus concentration tested. The high mass recovery by beef extract solution revealed that the removal of viruses by the LDH was due to sorption of MS2 to LDH surfaces, rather than inactivation.  相似文献   

12.
对多年利用矿山废水灌溉的水稻土中Pb的化学形态、植物有效态和动物/人有效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Pb的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有机结合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分别是363、338、185和155mg/kg,其总和占总Pb含量的72.70%,表明其较高的环境敏感性;动物/人有效态Pb含量为1085mg/kg。土壤有机态Pb与植物中Pb含量相关性最高,表明用有机态表征土壤Pb的植物有效态比惯常使用的DTPA态要好。植物有效态与动物/人有效态含量相比,前者为后者的17.05%,表明土壤Pb污染对当地动物/人的潜在生态危害远远大于水稻等农作物;Fe-Mn氧化物结合态Pb与植物有效态(即有机结合态)及动物/人有效态Pb相关性最好,表明该形态对土壤Pb的生物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荠菜叶挥发油进行了提取。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并鉴定了其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确定了其中12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65.62%,主要化学成分为:L-胍基琥珀酰亚胺(21.28%)、植醇(18%)、植酮(9.6%)、油酸(4.71%)、棕榈酸(3.97%)等。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市SO2污染现状调查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市是煤烟型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特别是采暖期SO2地面浓度日均值通常超出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2倍左右。1998年供暖期环境空气中SO2年度日均值为0.105mg/m3,是国家二级标准的1.8倍。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配合《乌鲁木齐市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方案》的实施,通过对乌鲁木齐市SO2污染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就如何预防SO2对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的污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中固体废物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固体废物应进行全过程管理,固体废物鉴别是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包括依据产生来源鉴别和过程鉴别两种方法,依据产生来源鉴别包括丧失原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其他物质四类,在每一类中详细地列举了属于该产生来源的具体固体废物种类名称,便于理解和增强可操作性。过程鉴别包括在固体废物再生利用过程和处置过程中的固体废物鉴别两类,其中在再生利用过程的固体废物鉴别中明确指出了固体废物再生利用产物只有同时满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国家污染控制标准要求以及有实际市场需求、固定用户等条件时,才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在处置过程的固体废物鉴别中具体地列出了处置固体废物全过程中仍然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国际惯用处置方式。同时,给出了清晰的"原料—产品—固体废物—处置或产品"全过程中固体废物的产生节点和相应的固体废物类别图,为固体废物鉴别工作提供参考,使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有的放矢,有效防止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我国SO2污染较严重,对SO2污染的控制是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重要部分,而SO2排放交易制度在控制SO2污染的过程中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介绍了我国SO2污染的严重危害及常见控制措施,回顾了SO2排污交易的发展历史和在我国的应用状况,同时为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平,探讨了在实施SO2排放交易的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控制我国SO2污染已势在必行,本文对控制SO2污染的战略思想,战略部署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硫煤地区的SO2污染控制尤为重要,并对实施SO2污染控制战备提供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SO2在我国的排放现状、污染危害以及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情况,详述了几种将低浓度SO2转变为硫磺的脱硫技术,说明将SO2转变为硫磺的脱硫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脱硫成本低、脱硫率高,可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且不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新型技术,有很广阔的实用价值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室内溶液培养法研究了Pb^2+、Cr^6+、Cd^2+单一及其复合污染对白蝴蝶叶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处理浓度范围内,处理后白蝴蝶叶片CA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随着各处理浓度的增加,表现先升高后降低最后再上升的趋势。经Cd^2+及复合污染处理后,白蝴蝶叶片内POD活性变化趋势与CAT活性相似;但是经Pb^2+、Cr^6+处理后,其POD活性变化趋势与CAT不同,即在高浓度处理下,P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当处理浓度为100mg/L时,POD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可以认为,酶活性升高是由于白蝴蝶对Pb^2+、Cr^6+、Cd^2+单一及其复合胁迫做出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