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由浙江宁海无线电厂承担研制的 KCB—J多路可燃气体报警仪,最近在宁波通过海军装备技术部组织的鉴定。 这种报警仪可检测环境中的航空煤油、汽油等各种可燃性气体,显示其爆炸下限的百分浓度值,是国防舰船、民用船舶以及化工、石化等行业必备的安全检测仪器。 该仪器为多点固定连续性检测仪器,采用高可靠、抗中毒扩散及强吸混合式传感器,设有二次超浓度报警和故障报警系统,具有排险功能,有最高的防爆等级,适用于各种环境中对可燃性气体的检测。 经过专家们的检测和对资料的审查,认为该仪器技术先进,设备新颖,结构合理,性能稳固可靠,在国内…  相似文献   

2.
可燃气体报警器由探测器与报警仪构成,广泛应用于石油、燃气、化工、油库等存在可燃气体的石油化工行业,可检测室内外危险场所的泄漏情况。当被测场所存在可燃气体时.探测器将泄漏气体转换成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传送到报警仪表,仪器显示出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百分比浓度值。当可燃气体浓度超过报警设定值时.该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示值班人员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避免燃爆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或处理各种可燃性气体作业中,利用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对作业场所进行监测,可以了解可燃性气体的泄漏程度,在浓度超过预定的危险界限时,及时提醒人们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发生事故。 一种功能完善的可燃性气体报警器,不仅要在可燃性气体的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限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还要记下报警时刻及报警值,以便进行分析。必要时,还应能自动控制电磁阀,切断危险源,开启通风设备等.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用常规仪表难以实现上述功能,而用高性能的单片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仪表则容易得多。我院研制成功的以高性能的单片微处理器为核心…  相似文献   

4.
可燃气体报警器由探测器与报警仪构成,是石油、燃气、化工、油库等存在可燃气体的石油化工行业检测室内外危险场所的泄漏情况的。当被测场所存在可燃气体时,探测器将气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传送到报警仪表,仪器显示出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  相似文献   

5.
测定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并及时地进行相应的调节,对于防止可燃性气体爆炸是很重要的。使用CP—120型可燃性气体警报(防爆)仪,可以避免气体爆炸等异常情况发生。该仪器分为检测和主体(电源及指示)两部分。使用时,将检测部置于有可燃性气体设施和管道区或易于发生气体漏泄的地点,将主体部设置在便于监视的场所(仪器  相似文献   

6.
1 粉生爆炸的影响因素 粉尘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会发生爆炸:①粉尘具有可燃性,在含有足够氧气的气体中呈悬浮状态,有一定的粒径分布;②悬浮粉尘的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与具有足够能量的引燃源相接触;③粉尘的含水量及空气的湿度低于一定限度。 粉尘爆炸下限浓度是衡量粉尘是否易爆的重要指标。绝大多数工业粉尘的爆炸下限位于10~500g/m~3之间,对于多数可燃性粉  相似文献   

7.
作业环境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的选择徐明理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器的使用,对安全生产工作是一大进步。多年来,人们对仪器硬件知识的介绍较多,缺少对软件技术的介绍,因而不利于仪器的推广应用。本文拟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一些软件技术,供正确选用这类仪器的...  相似文献   

8.
粉尘爆炸是面粉加工业的一大危害。面粉粉尘,是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受动力的影响而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由于它是一种可燃性物质,研磨成细小颗粒后,表面积增大,当它与氧气均匀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遇有火种,就会强烈燃烧、迅速蔓延。由于燃烧的气体和热量不能很快消散而又有效的传播给附近的粉尘,使这些粉尘也迅速燃烧起来。随着温度不断的升高,导致局部压力越来越高,就发生了爆炸。此过程是在瞬间连续不断进行的。 面粉粉尘爆炸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粉尘达到一定浓度。一般面粉粉尘爆炸浓度下限为9.7克/立方米。二是有足够的氧气,即粉尘与氧…  相似文献   

9.
李英 《劳动保护》2003,(7):61-63
空气中易燃易爆物质主要是指空气中存在的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气(简称为可燃气体)。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时遇火源可发生燃爆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LEL),用容积百分数(V%)或每立方米中的毫克数表示(mg/m^3)。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上、下限之间的爆炸浓度称为爆炸范围。  相似文献   

10.
爆炸速度是反映可燃气体爆炸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掌握各种可燃气体的爆炸速度,对预防和控制在工业生产中可燃气体爆炸灾害,制定可燃性气体爆炸事故应急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所述的爆速测试仪就是通过光纤传感将可燃气体在一定距离内的爆炸时间由显示屏直观地显示出来,进而得到可燃气体的爆炸速度。研制该测试仪的初衷是为了能够完善DBZ-1爆炸范围测试系统功能,使该系统不仅可以按原设计测试方法,使用声级计测量爆炸声音的大小,再通过声级来反映气体浓度的变化,而且还可以通过测试可燃气体的爆炸速度来反映气体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煤气区域作业环境一氧化碳(CO)监测报警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特点。该系统可连续自动监测环境空气中的CO浓度,及时、可靠、准确,是有效防止煤气中毒事故的安全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煤气区域作业环境一氧化碳(CO)监测报警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特点。该系统可连续自动监测环境空气中的CO浓度,及时、可靠、准确,是有效防止煤气中毒事故的安全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3.
我公司是现代化大型化工企业 ,原料及产品绝大多数为易燃易爆物质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 ,避免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大量使用了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将检测报警器的传感器安装在有可能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的室内和室外的危险场所 ,当被检测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液体挥发蒸气时 ,检测器可立即发出与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含量成比值关系的电信号 ,该信号输入到指示报警器 ,即可显示空气中可燃气体的浓度值。当浓度达到或超过设定的报警浓度时 ,即可发出声光报警或控制信号 ,提示操作人员采取相应安全对策 ,或自动控制有关自动化安全装置。可燃气…  相似文献   

14.
城镇燃气爆炸极限影响因素与计算误差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是消防报警和安全使用燃气的重要参数之一 ,笔者对影响城市燃气爆炸极限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同时指出有关文献上公布的燃气爆炸极限是一定条件下测定的 ,当空气中含有略低于文献公布爆炸下限或略高于文献公布爆炸上限的可燃气体 ,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产生爆炸。对燃气爆炸极限的计算方法及其计算误差进行了分析 ,指出在使用测试或计算爆炸极限时应考虑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5.
关于粉尘爆炸的原因,至今世界各国仍在继续探讨之中。一般认为,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可燃性粉尘粒子,从着火源处获得足够的能量,发生气化、蒸发、热分解及干馏等物理化学作用,产生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气体,使封闭空间内的压力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包围体的承受力,因此发生爆炸。此时的爆炸称为初爆或一次爆炸。  相似文献   

16.
多元可燃性混合气体临界氧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可燃性气体(蒸气)的临界氧浓度目前只限于对单元气体混合物的研究,且影响因素较少提及。通过实验测定了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和临界氧浓度,对可燃性气体(蒸气)临界氧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所测定的数据为煤气、液化石油气的安全防爆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焊(割)炬是气焊(割)工的基本工具。焊(割)工在作业过程中,借助焊(割)炬的气阀调节乙炔和氧气的合适比例,以便焊(割)金属工件。氧气本身不燃烧,它是一种活泼的助燃气体。乙炔具有可燃性和爆炸性,自燃点温度为480℃,在空气中的着火温度为428℃,爆炸危险度为53.7,最大爆炸压力为10.01MPa,与氧气、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分别为2.8%~93%和 2.2%~81%,遇火星即会爆炸,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气体。焊(割)工在作业过程中,若不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就会发生事故。例如:  相似文献   

18.
气体、粉尘爆炸灾害及其安全技术   总被引:9,自引:14,他引:9  
对可燃性气体、蒸汽、粉尘的爆炸特性及其抑爆、隔爆安全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对常见的可燃性气体、蒸汽和粉尘的各种爆炸特性参数和气体抑爆安全技术参数进行了实验测定。根据实验测定结果得到的结论对这种可燃性物质的安全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1989年8月,劳动部发出的《关于采取控制瓦斯爆炸措施的通知》中指出,使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是一项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有效措施,就是在有瓦斯断电仪、报警仪、遥测仪和有监测系统的矿井,也须用它作为补充措施,以解决以上系统仪器探头移动不便的问题。 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控制瓦斯事故,是原劳动人事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于1985年提出的。以上结论是经过几年中有关部委的研究讨论和大量的试点调查作出的。 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最根本办法是加大风量,使矿井中可燃气体低于危险的浓度。但是,由于矿井开采工艺的特殊性,以及瓦斯释…  相似文献   

20.
【案例】2003年4月,山泉市某乙炔气生产厂因未在生产装置区安装可燃气体报警仪,市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该厂15日内配齐,并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条规定对其罚款1万元。对此处罚,该厂负责人唐某当场提出质疑,他认为检查人员是张冠李戴,目前尚无国标要求生产装置必须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按规定应当配备的是在事故状态下能够及时进行报警的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