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人体也不例外。在组成人体的众多元素中,碳、氢、氧、氮约占体重的96.6%,钙、磷、硫、钾、钠、镁和氯约占3.4%。它们被称为常量元素。其它含量不到0.01%的元素如铁、铜、锌、碘、锰、铅、锶、硼、砷、钒、锡、钼、镉、硅、镍、氟、铬等称为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癌死亡率与土壤环境中化学元素的相关性研究成果,研究了内蒙古癌死亡率与土壤环境中化学元素:As、Cd、Co、Cu、Hg、Mn、Ni、Pb、Se、V、Li、Na、K、Rb、Cs、Mg、Ca、Sr、Ba、B、Al、Ga、In、Tl、Sc、Y、La、Ce、Pr、Nd、Tb、Dy、Ho、Er、Tm、Yb、Lu、Th、U、Sn、Ti、Zr、Hf、Sb、Bi、Ta、Te、Mo、W、Br、I、Fe等52个元素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基准值是了解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参数,而河北省土壤化学元素背景值和基准值的研究程度尚浅.基于此,收集了河北省2004~2018年间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覆盖范围约占全省陆域面积的71%.以表层和深层土壤数据为基础,利用科学和稳健的中位值-绝对中位差法,计算了河北全省及11个地级市土壤中54项指标[Ag、Al2O3、As、Au、B、Ba、Be、Bi、Br、CaO、Cd、Ce、Cl、Co、Cr、Cu、F、Fe2O3、Ga、Ge、Hg、I、K2O、La、Li、MgO、Mn、Mo、N、Na2O、Nb、Ni、P、Pb、pH、Rb、S、Sb、Sc、Se、SiO2、Sn、Sr、Th、Ti、Tl、U、V、W、Y、Zn、Zr和总碳(TC)、有机碳(Corg)]的背景值、基准值和它们的变化区间,同时还计算了每个指标的自然背景变化率.结果表明,与全国相比,河北省大多数土壤化学元素的背...  相似文献   

4.
<正> 铅锌是铅锌矿床的最主要的有用元素,但铅锌矿床所包含的有用元素远不止铅和锌。迄今为止,铅锌矿床中已作过研究的元素除Pb、Zn外,计有Cu、Fe、Sn、Bi、St、As、Hg、Mo、Mn、Cd、Se、Te、Ga、In、Ge、Tl、Ag、Au和非金属元素S、F等。总结主要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并非所有这些元素在每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国癌死亡率与土壤环境中化学元素的相关性研究成果 ,研究了贵州省鼻咽癌死亡率与土壤环境中化学元素 Hg、 Mn、 Pb、 Se、 Na、 K、 Mg、 Ca、 Sr、Ba、In、Yb、L u、Th、U、Sn、Ti、Zr、Hf、Bi、Ta、Te、Br、I等 2 4个元素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已知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约有五十多种。但人体重量的99%是由十二种主要元素(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铁)所组成,余下的1%左右为各种微量元素,如铜、锌、锰、钴、钼、铬、镍、锡、钒、铅、砷、碘、硒、硅、氟等。在这些元素中,有许多是金属,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在人体生命活动和代谢过程中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开采、冶炼、加工和其它生产过程中,这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以粉尘、废气、  相似文献   

7.
卢正全 《环境科技》1989,2(1):47-48,46
蚌埠东郊是安徽省蚌埠市的一个新兴工业区。现有医药、化工、电镀、玻璃、建材、制革、机械、铁路、造纸、磷肥等企业及较发达的乡镇工业。主要污染物有COD、SS、BOD_5、氰化物、酚、铜、砷、氨氮、锌、六价铬、镍、铅、硝酸盐氮、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每立方厘米的金属,如金、银、铜、铅、锌、镍、镉、铬、汞、锰等大约45种,其中有一些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对人体起着主要作用,这些属于重金属的微量元素有:Fe、Cu、Zn、Cr、Co、Mn、Sn、Mo、V等。环境中所指的重金属有: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总铅、总镍等,并将他们列入一类污染物。通过本次突发性事故的回顾,感觉以下六字诀对本案的有效处置起到了关键作用:快、准、拦、堵、截、引。  相似文献   

9.
铬渣的污染防护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盐的生产是化学工业的重要行业之一,铝盐的主要产品有:铬酸酥、铬酸盐(钠、钾、钡、铅、铵、银、锶盐)、重铬酸盐(钠、钾、铵、银盐)、铬酸、硫酸铬、碱性硫酸铬、氯化铬、氢氧化铬、以及铬盐颜料(铬红、铬黄、铬绿、铬橙、铬钒)等等,铬盐产品用途非常广泛,涉及冶金、化工、建材、轻工、医药、制革、陶瓷、纺织印染、镀铬、试剂等部门,也应用于无机和有机氧化剂、催化剂、金属缓蚀剂、杀菌防腐剂、固化剂等的制造,不锈钢和其它高强度耐腐蚀合金钢的冶炼,也离不开铬及其铬盐产品。铝盐制备的主要工艺是把铬铁矿与化工辅料一起…  相似文献   

10.
在欧洲,独特的城市风格、辉煌的建筑艺术、高品位的城市文化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古城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还是当今国际大都市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都堪称为一座建筑的博物馆、艺术的宫殿、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进入了欧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临界点,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哥特式、巴罗克式、拜占庭、文艺复兴式等各个时期、各种流派的建筑交相辉映,卢浮宫、凡尔赛宫、蒙马特高地教堂以及成千上万说不出名字的古代建筑完好如初,仅  相似文献   

11.
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技术,介绍了国内外污泥的处理现状,提出了传统的污泥处置技术,主要是海洋倾倒,污泥消化技术法,污泥堆肥技术法,污泥的土地利用和污泥的有效利用法,给出林地利用与绿化利用随着污泥量的增长,污泥的处置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介绍了国内外污泥处理现状和传统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分析了污泥稳定和资源化处置技术及应用进展,提出了污泥堆肥和堆肥后污泥的土地利用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污泥运输可为污泥处理处置其他环节稳定、高效的运行提供保障。在污泥运输的众多方式中,管道输送污泥相对于传统的汽车输送污泥具有密闭、安全和高效等特点,成为污泥运输行业研究的焦点。在设计污泥管道输送系统时,计算运送污泥所需的管道压力尤为重要,但是管道压力的计算容易受到污泥流变特性的影响。首先介绍了温度、含水率、pH值及剪切速率等参数对污泥流变特性的影响;总结了含水率>90%的污泥与含水率在60%~90%的污泥管道输送研究现状,并分析了污泥管道输送的能耗与成本,管道输送适用于城市中心地区地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输送;并指出通过改进污泥在管道内的输送方式、改善污泥的流动特性等措施来提高污泥管道输送效率及降低管道输送运行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13.
高温好氧消化工艺是稳定化处理污泥的新工艺。文章分别研究了不同污泥类型(初沉泥、二沉泥)分别在高温(45℃、58℃)条件下的稳定化效果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45℃条件下,二沉泥在10d内达到稳定,而初沉泥需要15d;反应温度从45℃提高到58℃有利于二沉泥降解,而不利于初沉泥降解;VSS的动力学拟合曲线相关性好于TSS的拟合曲线。对于不同的污泥类型,二沉泥的拟合曲线相关性高于初沉泥;在相同停留时间条件下,初沉泥的衰减常数kd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温度条件下,二沉泥kd值不随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58℃时二沉泥的kd值还有所下降。说明二沉泥能立即被用作碳源,而初沉泥则不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控制A2O-BAF反硝化除磷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时产生的丝状菌污泥膨胀,研究了有机负荷和冬季突然降温对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负荷低于0.30kgCOD/(kgMLSS·d)时,系统中存在轻度的丝状菌污泥膨胀现象;当有机负荷高于0.55kgCOD/(kgMLSS·d)时,容易引发严重的丝状菌污泥膨胀,调节有机负荷可使丝状菌污泥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冬季突然降温也会导致污泥膨胀的发生,恢复温度后,污泥沉降性能恢复正常,丝状菌污泥膨胀亦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污泥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景峰  王暄  季民  卢姗  刘卫华  杨造燕 《环境科学》2007,28(5):1033-1038
采用厌氧-好氧运行方式的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GMBR),连续运行近120 d表现出良好的有机物去除及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对GMBR中污泥粒径分布变化研究表明,GMBR中污泥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粒径0.18~0.45 mm的小颗粒污泥及小于0.18 mm的絮状污泥的增加造成的,粒径大于0.45 mm的颗粒污泥能够基本稳定维持其颗粒形态,反应器运行末期,GMBR中颗粒污泥(粒径大于0.18 mm的污泥)含量稳定在污泥总量的60%~65%以上.污泥表面电荷量随着污泥组成形态的变化电负性逐渐增加,80 d后稳定在-0.42~-0.80 meq·g-1之间.污泥表面电荷的负电性增加主要是由小于0.45 mm的污泥造成的,其中小于0.18 mm的絮状污泥对其影响最大.并且,污泥粒径越大污泥表面负电荷量越少,两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另外,GMBR中SVI稳定在60~90 mL/g之间,并且随着污泥表面电荷负电性的增加污泥SVI值增加,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污泥转移的SBR工艺污泥沉降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具有污泥转移功能的SBR工艺是利用SBR工艺的间歇运行特性,通过污泥回流的方式在并联运行的SBR间实现活性污泥的转移,使各SBR反应器中反应阶段污泥量增加,沉淀撇水阶段减少,从而提高系统除污效能和处理能力。以某低浓度城市污水为水源,进行了中试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污泥转移量下系统中污泥的沉降界面、污泥指数等关系,考察了污泥转移对SBR处理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污泥转移可改善污泥沉降性能,30%的污泥回流比下反应器中污泥的SVI值由无污泥转移时的140降低为93左右;采用30%的污泥回流比进行污泥转移可将传统SBR工艺处理能力提高近1/2。  相似文献   

17.
Since the living microorganisms in activated sludge continuously change, it is difficult to conduct controlled experiments and achieve reproducible results for evaluating sludge characteristics. Synthetic sludge, as a chemical surrogate to activated sludge, could b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ludg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it is desirable to prepare synthetic sludge with similar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to real activated sludge to explore the flocculation and settlement processes in activated sludge systems. In this work, a high-strength synthetic sludge was prepared with functional polystyrene latex particles as the framework a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to modify its surface. The flocculation and sett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crospheres and the prepared synthetic sludge were tested. Compared with other three functional polystyrene latex microspheres, the synthetic sludge prepared with EPS-modified polystyrene latex microspheres showed good sett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strength. They could be used for studying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ctivated sludge.  相似文献   

18.
翟小敏  高旭  张曼曼  贾丽  郭劲松 《环境科学》2012,33(7):2444-2450
为深入研究OSA工艺减量途径,揭示其污泥减量机制,对缺氧-好氧-沉淀-厌氧(A+OSA)污泥减量系统和AO参照系统进行碳元素平衡分析,以考察贮泥池插入对减量系统的影响;辨识两系统各单元碳元素在固液气三相间的迁移转化途径,推测减量驱动机制.碳平衡结果表明,在贮泥池停留时间7.14 h时,碳元素在减量系统剩余污泥中的比例比参照系统高约50%,与减量系统达到49.98%的污泥减量效果相对应.贮泥池的插入能有效减少污泥产量.各单元碳元素变化量表明,减量系统缺氧池与好氧池(主体反应区)用于生物合成的碳元素量高于参照系统;贮泥池中污泥出现负增长,且释放CH4量较主体反应区有大幅增加.DGGE图谱证实了贮泥池中存在与污泥衰减有关的水解发酵型细菌.A+OSA工艺污泥减量是贮泥池污泥衰减和主体反应区补偿性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探讨污泥中丝状真菌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对生物法强化污泥脱水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剩余污泥中分离筛选可以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丝状真菌,并分析其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具体机制.结果表明,在剩余污泥中存在着可以促进污泥脱水性能改善的丝状真菌,从中分离筛选出1株毛霉属的真菌Mucor circinelloides ZG-3,该菌对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具有良好的效果.该丝状真菌处理剩余污泥过程中污泥的脱水性能改善效果主要受到接种方式、接种浓度和污泥含固率的影响,其最适接种方式为菌丝体接种,最适接种浓度为10%,最适污泥含固率约为4%.在最适条件下处理污泥可使污泥比阻降低75.1%,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并且处理后污泥溶液的COD值约为310 mg·L-1,处理后的污泥仍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M.circinelloides ZG-3处理剩余污泥过程中,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主要与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降解和污泥p H的降低有关.因此,采用M.circinelloides ZG-3处理剩余污泥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型污泥调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脱水污泥颗粒等温干燥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不同类型的脱水污泥(消化污泥、曝气生物滤池污泥和剩余污泥),制成3种粒度的污泥颗粒,并分别在65、85、105和125 ℃条件下进行恒温干燥实验.结果表明,减小污泥颗粒和增大干燥温度均可缩短污泥完全干燥时间,提高污泥的最大干燥速率;消化污泥干燥速率最高,曝气生物滤池污泥次之,剩余污泥的干燥速率最低.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干燥后的污泥可知,消化污泥表面非常粗糙,结构比较松散;剩余污泥表面相对比较光滑,结构密实;而曝气生物滤池污泥表面比较粗糙,结构比较致密.污泥表面的粗糙程度与等温干燥速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