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V_2O_5-WO_3/TiO_2)SCR催化剂,以质量配比为3 1的活性焦和载银沸石为载体制备负载V_2O_5-WO_3/TiO_2得到活性焦-载银沸石配方型吸附剂,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X射线多晶衍射仪对SCR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实验系统上进行该配方型吸附剂的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O_2质量浓度为3 428 mg/m3、温度为120℃、O_2体积分数为6%、H_2O体积分数为8%的条件下,脱硫效率达到66.67%;当温度升高时,脱硫效率降低;SO_2质量浓度升高时,SO_2脱除效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氧气体积分数对SO_2的脱除有较大影响。NO质量浓度为821 mg/m3、温度为180℃、O_2体积分数为6%、NH_3/NO为1的条件下,NO脱除效率达到53.8%;温度升高,脱硝效率增加;NO的质量浓度对NO脱除效率影响不大;NH_3/NO是影响脱硝的一个重要因素,脱硝效率与其比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氨-络合法同步脱硫脱硝废液中络合剂再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0℃、p H值为5.65、Fe(Ⅱ)-EDTA浓度为0.04 mol/L、再生剂/Fe(Ⅱ)EDTA为2∶1的条件下,经铁粉再生后吸收液最高脱硫脱硝效率分别达到99%和75%;焦粉再生最高脱硫脱硝效率达到97%和46%;而乙二醛再生最高脱硫脱硝效率仅为80%和20%。同时铁粉再生中试结果也还表明脱硫效果可以稳定在100%,脱硝效果可维持在60%。  相似文献   

3.
使用常规半导体开关和脉冲磁压缩技术开发了平均功率15 kW、脉冲上升时间500 ns、重复频率300 Hz的脱硫、脱硝用脉冲电源。配备了9台电源的脉冲电晕等离子体脱硫、脱硝装置,在1台130 t/h蒸发量的燃煤锅炉上配套使用,取得了59%的脱硫效率、53%的脱硝效率和77%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于干法同时控制热力发电厂NO_x和SO_2的排放,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较广泛的钙基吸收剂、改性活性炭吸收剂、γ-Al_2O_3吸收-催化剂、天然锰矿石反应剂等几种同时脱硫脱硝固态反应剂的结构特性,以及脱硫脱硝效率。根据这几种固态反应剂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应更进一步对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在同时脱除时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同时脱硫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民用炉灶和小型工业锅炉燃烧污染,开发了一种自适应脱硫脱硝的型煤,主要由煤、造纸黑液和脱硫脱硝剂混合压制而成,研究该型煤的燃烧过程自适应脱硫脱硝作用。结果表明,造纸黑液可提高型煤的燃烧性能,添加质量分数为20%的造纸黑液,型煤燃尽时间可以缩短25%。同时,造纸黑液还可以脱硫脱硝。当造纸黑液质量分数为10%时,其脱硝效率达到40%,脱硫效率为24%。  相似文献   

6.
采用氨/Fe~(Ⅱ)EDTA法同步脱除烧结烟气中SO_2和NO_x,并通过铁屑再生废液中Fe~(Ⅱ)维持脱硝效率。实验结果显示,氨/Fe~(Ⅱ)EDTA法脱硫效率可达100%,脱硝效率可达68.3%。但是,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脱硝效率逐步下降。通过铁屑再生Fe~(Ⅱ)-除铁后,脱硝效率从48.8%增加至57.1%。  相似文献   

7.
在N_2/O_2/NO气氛下,利用煤基炭同时作为载体和还原剂,通过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还原脱硝实验。结果表明,负载KNi多组分催化剂煤基炭表现出良好的脱硝效果,在300℃下脱硝效率超过88%,而负载K、Ni单组分煤基炭分别为40%和28%。负载KNi多组分催化剂煤基炭经20%(wt)KOH改性预处理后,表面含氧类官能团含量明显增多,有利于催化剂均匀负载,在250℃时脱硝效率维持56%长达6 h,达到低温条件下稳定脱除NO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铜基催化剂的CO-SCR脱硝性能,并降低反应温度,以铜为活性组分,铁为助剂,γ-Al_2O_3为催化剂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Fe/γ-Al_2O_3型CO-SCR脱硝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负载量、助剂成分及负载量、催化剂预处理及烟气工况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XPS和AES等表征。结果表明,预处理会使催化剂表面的部分Cu~(2+)转变为Cu~+,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铜负载量为5%时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最高,铁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铜基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的脱硝效率,5Cu-3Fe/γ-Al_2O_3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脱硝性能,在450℃下脱硝效率达到99.8%。  相似文献   

9.
在脱硝喷淋系统上研究了各实验条件对Fe(Ⅱ)EDTA络合脱除NO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液的酸碱度影响Fe~(2+)/EDTA络合形式,当溶液处于弱酸、弱碱条件下有效脱硝络合形式Fe(Ⅱ)EDTA浓度最高;当配制Fe(Ⅱ)EDTA络合剂时,Fe~(2+)/EDTA摩尔比为3 2时脱硝效率最大,过多的Fe~(2+)或EDTA不利于脱硝;当温度由30℃上升至80℃时脱硝效率下降了36%;在0.05mol/L的Fe(Ⅱ)EDTA的吸收液中加入0.1mol/L的氨水,可实现40%的脱硝率和90%的脱硫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渍法改性活性炭,分析了单组份Cu和双组份Cu-Ni金属氧化物对活性炭改性后同时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实验中用于改性的产物分为两组:x%CuO-AC,5%NiO-x%CuO/AC(x%表示负载的物质占总物质的百分比),在不同温度下测试了活性。结果表明,CuO单独改性活性炭可以提高120℃下活性炭同时脱硫脱硝性能,且6%CuO/AC效果最好;在CuO/AC上负载5%的NiO,可以进一步提高120℃下活性炭同时脱硫脱硝性能,且5%NiO-2%CuO/AC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烟气电离放电脱硫脱硝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化学反应过程,采用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方法产生高电子浓度(>10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4年京津冀地区电力统计数据,引入多情景分析方法设定了不同的燃煤发电、燃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情景,测算了相应情景下的SO_2、NO_x和CO_2排放量,分析了该地区电力行业装机比例与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发电总装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对燃煤发电和燃气发电来说,随其装机比例增加,SO_2、NO_x和CO_2排放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相对于燃煤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SO_2、NO_x和CO_2的排放量,减排效果显著。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来说,随其装机比例增加,SO_2、NO_x和CO_2的排放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根据收集到的首都国际机场飞行区活动水平数据,采用适合估算各类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和排放因子,建立了2013年首都国际机场移动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首都国际机场2013年移动源NO_x、CO、HC、SO2和PM_(2.5)排放总量为6 287.1 t、3 596.1 t、364.2t、373.4 t和185.0 t,分别占北京市各污染物总体排放的3.4%、0.3%、0.1%、0.4%和0.2%。其中非道路移动源是各污染物排放的最大贡献源,NO_x、CO、HC、SO2和PM_(2.5)排放量的90.7%、86.7%、79.4%、97.4%和81.3%来源于飞机,中型窄体客机及大型宽体客机贡献突出。相较而言,道路移动源排放比例较低,对HC、CO、PM_(2.5)和NO_x各污染物的贡献率为9.1%、8.6%、6.7%和4.4%。通过标准LTO循环方法估算飞机逐月排放,对LTO循环次数与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拟合,发现飞机排放的HC、CO、NO_x、SO2和LTO循环次数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而提出一种本地化的基于LTO循环次数估算飞机污染气体排放量的简单方法。此外,减少滑行时间可有效降低飞机在LTO循环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4.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工艺技术的特点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力发电厂是我国最主要的烟气排放源,产生大量的SO2及NOx,给大气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简单阐述了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技术的一些特点,介绍了目前几种常见的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技术.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混凝土生命周期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评价了掺不同等级不同含量粉煤灰混凝土的环境影响.研究表明,粉煤灰的掺入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煤耗、CO2、NOX、SO2以及废弃物的排放,但并不能有效减少CO、CXHY排放量.因此可认为粉煤灰混凝土是一种很好的生态材料.  相似文献   

16.
新国家排放标准的实施对燃煤锅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目前单一的减排技术只能满足部分燃煤锅炉的排放要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的脱硫和脱氮技术,提出了燃煤锅炉深度脱硫脱氮需考虑多种技术相结合,并针对不同容量和燃烧方式的锅炉推荐了合适的深度脱硫脱氮技术,可为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达到新国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企业现状,提出了合成氨、尿素、碳铵、甲醇、三废处理设施等工序的现场环境监察技术要点,为环境监察工作提供技术指南。重点监察COD、氨氮、SO2与烟尘的达标排放、危险固废安全处置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与应急措施到位情况。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企业焦炉烟气,新建一套脱硫脱硝除尘装置,焦炉烟气经过处理后,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排放浓度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即:SO2排放浓度小于50mg/Nm^3,NOx排放浓度小于500mg/Nm^3,同时要求处理后烟气中颗粒物排放浓度小于30mg/Nm^3,氨含量排放浓度小于8ppm。  相似文献   

19.
贫燃条件下汽车尾气中NOx催化净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尾气排放的NOx(主要是NO)是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本综述了近l0年来贫燃条件下NOx催化转化为N2的催化剂研究进展。这些方法包括HC-SCR、NO直接催化分解、NOx吸附-还原等。讨论了不同催化剂的性能影响因素。新的负载材料MFI、MCM-41、SAPO-34的应用增强了催化剂的性能。双功能催化剂由于两种活性位的协同作用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新的纳米结构概念催化剂NOx吸附还原中发现有广泛应用。介绍了上述催化脱除NOx的各种机理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