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刊讯 2011年12月22日,江西省烟花爆竹安全文化标准研讨会在抚州召开。会议对江西省下一步开展烟花爆竹企业安全文化标准建设进行了研讨。会议一致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要注重从两个层面来操作运行,一是企业层面,二是政府层面。  相似文献   

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文化原理向实践层面的延伸。为了使安全文化理论与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良性互动,企业应该将安全文化建设升级为一个系统工程,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ABCD"工程——一套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体系(assessment system),一本企业安全文化手册(book-let),一系列安全文化建设载体(carriers),一个企业安全文化发展规划(development plan)。通过手册的编制-学习-宣传-贯彻和构筑于载体之上的一系列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措施、活动的开展,以及对安全文化状况进行评估,不断实现企业安全文化发展规划的建设目标,根除企业的消极的文化,培育出一种以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为共同目标的先进的安全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影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各种因素,获得对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进行现状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企业安全文化评价层次模型,确定相关因子的影响力排序。结果显示:监督控制是影响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因素,其次是风险评估,而安全亲情氛围营造列为最后,基本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最后,确定了采用AHP与安全文化检查表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企业的安全文化。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企业制定安全文化建设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依据;AHP与安全文化检查表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简便、准确度高、操作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笔者提出了安全形象的概念、内容构成;分析了企业安全形象与企业安全文化异同点及其相互关系。企业安全形象是社会公众和企业职工对组织安全方面所作所为的总体认识、印象和评价。它包括:安全物质形象、安全行为形象、安全精神形象、安全成果形象等。企业安全形象与企业安全文化在理念、制度、外观、作用等有许多交叉和联系的地方,在着眼点、认知顺序、评价层面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范畴;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决定企业安全形象,企业安全形象对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生命力,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管理和社会交往的各个层面。日前,省政府安办组织专家核查组,分别对全省申报的28家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进行核查。核查组严格对照我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现场核查标准,通过查阅企业基础台账、安全文化建设活动的相关记录,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业员工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全方位了解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有关情况。一路走来,专家们发现,  相似文献   

6.
浅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国内各企业正在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很多企业对安全标准化建设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惑。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和各层次间的关系以及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内容,然后分析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这一结论。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企业可以通过安全标准化的建设来完善其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不足。本文能为企业进行安全标准化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安全文化建设与海外企业HSE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2005年集团公司把安全作为前提写进集团公司核心经营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近年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由于海外企业的特殊性,企业文化的差异带来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差异,员工队伍的多元文化背景也会导致个人层面的安全文化差异。海外企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搞好安全文化建设,一定能够使HSE管理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安全文化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国内外出现了多种安全文化的定义,对企业优秀安全文化特征的论述也多种多样。总体看来,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应具有鼓励报告性、公平公正性、持续改进性和灵活可塑性四种基本属性。此外,在拥有优秀的安全文化的企业中,组织的全体成员应具有积极的安全态度、较高的风险认知能力和安全行为能力。优秀的安全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正确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基于对如何建设优秀安全文化的分析,建立了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优秀安全文化的特征内容和安全管理体系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通过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来建设安全文化的思路,避免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复和交叉。  相似文献   

9.
安全哲学为人类安全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基于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企业安全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辩证关系,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依赖于企业文化基础,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融入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划、决策,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诸项内容中去。探讨企业安全文化的哲学诉求,认为企业安全文化的哲学是以"以人为本"为依据。对中国石化管道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进行阐述,对企业安全核心理念逐一进行哲学诠释。  相似文献   

10.
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同时都是人类生存与经济建设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目标.在倡导安全文化建设,推进安全科学技术进步的时代,现实不仅需要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和发展工业安全科学技术,更需要重视家庭与社会安全文化的建设和提高生活安全保障水平.本文在安全文化总结构论述中,指出了生活安全的地位和作用;在介绍国外家庭事故状况和国外生活安全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对现代生活安全问题进行了基本的分析,并提出了当前我国在生活安全方面应考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基于人类协同国际环形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以赛轮金宇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索二者的互动效应,从企业文化角度发掘安全文化建设重点。结果表明,自我实现文化、亲和文化、传统文化、成就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高度正相关,逃避文化则呈现高度负相关,其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在0.9以上;同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以上5个文化规则均进入回归方程,其标准化回归系数β分别为:0.395、0.182、0.169、0.129、-0.145。因此,这5种文化规则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具有很高的预测力,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2.
纵观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基本历程,大体可以分为“自然本能、制度约束、自主管理、团队文化”四个阶段。各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阶段参差不齐,大部分企业处于由“制度约束”向“自主管理”阶段过渡的时期。推进安全自主型员工队伍建设,加强安全自主管理,符合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推进安全自主型员工队伍建设,员工自我管理、自主创新、自动协同、自我进取、自觉工作的能力会得到加强,变上级要求为自觉行动、变他律为自律、变事故管控为隐患管控、变制度约束为自主管理,从而实现由“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到我做安全”的根本转变,进一步夯实企业的基础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通过分析影响其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各种因素,获得了对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进行现状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建立了评价用层次模型.由此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了合理的评价,实例表明该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煤矿企业制定安全文化发展目标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川煤达竹公司本质安全型煤矿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是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川煤集团达竹公司致力于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介绍了川煤集团在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过程和实践中,立足企业实际,推行本质安全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安全管理平台;通过"班组"管理,夯实基层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文化,确保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从理念、技术、管理和文化四个方面,加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本质安全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油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油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持续改进,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油田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现状。针对油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并与现场实际相结合、验证。本文分析了油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结构层次关系,以SMART准则为依据,结合行业标准,采用对初选指标逐阶分层的方法逐步重构出针对油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进行了效度、信度、相关性检验,验证其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最后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华北油田第一采油厂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实践,有效区分出不同班组的安全文化水平,证明了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企改制的不断深化,安全管理显现出许多薄弱环节,尤其是在能源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生的重特大事故,不断给安全生产发出了黄牌警告.近年来,多种因素导致员工"三违",造成恶性事故不断,其原因是由于企业缺乏安全文化氛围和员工缺乏必要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盲目蛮干导致事故高发.因此,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可以进一步促进和提高员工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本文阐述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石化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一个科学的建筑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企业安全文化水平的客观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及信息沉淀的方式获取影响建筑企业安全文化水平的各种因素,并基于人因失误理论对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构建的建筑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概念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建筑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描述指标的重要程度,而且可以明确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