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城市绿化日益发展,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园林和环境保护专家,提出了一种美好的设想,主张未来城市里的房屋建筑应逐步向植物生态化发展,推行“植物生态建筑”。植物生态建筑,是按照生态平衡原理建造的,植物与居栖环境空间互相依存,并形成多层次的新型建筑。它是年轻的生态学与古老建筑学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国内外对这门新型建筑已有所重视,国外已有生态建筑住宅区出现。在德国汉诺威市,已建造了一处取名为“莱尔草场”的住宅区,共有69套院落式两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态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启 《环境导报》1995,(3):34-34
随着人们防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日趋深入,城市绿化日益发展。近年来,一些园林建筑学者和环境保护专家提出新构想:“植物生态建筑”——未来城市里的市容建设和房屋建筑应该逐步向植物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植物生态建筑”指的是按照生态平衡原理,建造植物与居栖环境融为一体的新型建筑,它是古老的建筑学和年轻的生态学有机结合的产物。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正朝这个方向努力。请看—— 为了使城市市容实现植物生态化,新加坡进行了20多年不懈的努力。1971年以来,新加坡每年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活动。最初新加坡种的是桉树一类的速生树木,随着绿化面积不断扩大,人们开始选用芒果、番石榴、红毛丹和木菠萝等有经济价值的果树以及观赏性灌木,后来又有计划地引入木槿属植物和肉桂等开花的树木,把整个国家装扮得红绿相间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态建筑在人类保护环境,回归大自然的意识指导下应运而生。它是按照生态平衡原理建造的植物与居栖环境空间互相依存的多层次的新型建筑,是年轻的生态学与古老建筑学相结合的一种产物。这种植物生态建筑对绿化美化城市、保护环境、增进人体健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国外已有了植物生态建筑住宅区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态建筑在人类保护环境、回归大自然的意识指导下应运而生。它是按照生态平衡原理建造的植物与居栖环境空间互相依存的多层次的新型建筑,是年轻的生态学与古老建筑学相结合的一种产物。这种植物生态建筑对绿化美化城市、保护环境、促进人体健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而受到人们重视。在国外已有  相似文献   

5.
《环境》1994,(12)
专 稿硬道理(说明:题后的号码如1、1即第一期第一页)环境标志及其作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23例.千里之行果是“乌龙”克星家庭“村民意识”主旋律形象环境保护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业缉毒大纪实中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环境问题勇于进取的开拓者宣传工作必须先走一步谁污染谁倒霉天国在上,地狱在下,人类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 环境与你未来的植物生态建筑集邮之乐水银不是水加银电镀行业慎防“铬鼻病” .城市化——人类生存的潜在危机环境与生命诞生噪声困扰纽约城战争环境引起的精神障碍螨类动物与人类疾病饮食与长寿 .城市规划、建筑与居民营养不良环…  相似文献   

6.
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建设生态建筑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并介绍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及国内外目前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提起绿色建筑,许多人往往会着眼于某幢楼用了多少项节能新技术,实现了多少节能百分比,建筑设计是否“高、新、奇、特”.在这种风气的推动下、国内各地一时间也涌现了不少汇集世界上最新建筑节能技术的“节能建筑”、“智能建筑”、“零能耗建筑”、“环保建筑”、“生态建筑”以及“低碳建筑”等示范项目.但真正的绿色建筑是什么样,怎么做才能真正解决好新老建筑的节能问题呢?  相似文献   

8.
生态建筑与绿色化学建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建立生态意识是实现生态建筑的基础,介绍了建筑生态设计和中国生态建筑的发展问题,并讨论了化学建材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吴家图  黄玉章 《环境》2002,(9):36-37
建筑被称为“石头的史书”,近年来,“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等在建筑界不仅仅成为一种时尚,而且确实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最前沿。而这些名词到底是何意义,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何谓绿色建筑回顾人类的建筑史,从最初的遮风避雨、抵御恶劣自然环境的掩蔽所到今天的四季如春的智能化建筑,人们在营造“百年大计”,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建筑带来的人与自然的隔离及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建  相似文献   

10.
生态建筑除具备一般建筑工程所具有的综合性外,还将建筑的概念在空间和时间上予以扩散和延伸,从而成为由多种动态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变线性思维为整体性思维,才能设计出以节约资源为主要目标的真正的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11.
谢浩 《广州环境科学》2010,25(1):29-31,48
文章介绍了建筑围护结构(太阳墙系统、被动式太阳房等)的生态建筑特征,以及其太阳能利用原理,通过实例分析生态建筑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在利用太阳能进行建筑设计的先进理念,并探讨它们对我国太阳能建筑设计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煤矸石堆积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在煤矸石砖与传统的黏土砖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几个方面分析了煤矸石砖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前景,说明了煤矸石砖在生态建筑中应用的市场潜力是无穷的。  相似文献   

13.
臭氧对植物的影响及防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即使在很稀浓度下,对植物也都有毒害作用。五十年代,北美农林业中出现一些莫明其妙的病害。例如烟草的“气候斑病”、葡萄叶的“点彩病”、洋葱的“枯顶病”、松叶的“烧尖病”和“X病”等,追查其原因,是由光化学烟雾特别是臭氧引起的。这就引起了人们研究臭氧对植物影响的兴趣,研究的范围几乎涉及到植物学科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4.
<正>绿色植物乃“地球之肺”,草木是人类诗意栖居的本源。人与天地相应,人与草木同归,人类对植物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步。对植物的利用和保护,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自古崇尚自然、热爱植物,中华文明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植物文化。人对于草木,需要一颗平静的“自然心”。  相似文献   

15.
“生态建筑”就是综合地运用当代建筑学、环境生态学及其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浓厚、方便舒适、节约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在人口急剧增长和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水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及能源短缺等问题对人类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  相似文献   

16.
张泽 《环境》2005,(11):20-22
绿色建筑也有人称之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关于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绿色建筑的概念时说:“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相似文献   

17.
程俊松 《环境》2003,(10):34-34
在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中,有些植物常常利用特有的“化学武器”,来对付自己的植物邻居,互相之间经常发生一场场无声的“化学战”。  相似文献   

18.
<正>威尔逊(E. H. Wilson,1876-1930年)是英国园艺学家和植物学家,被誉为“植物猎人”。他曾获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维多利亚”荣誉勋章,并担任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主任。清朝末年,他前后用11年时间4次深入中国西部采集植物。在他眼里,中国植物资源的丰富性让他大开眼界,他认为“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这样的观点,至今还影响世界植物与园林学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和工业革命后由新技术发展引起的人们对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反思,保护生态环境愈来愈成为时代的主题之一.相应地,在建筑设计领域也引起了一股研究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热潮. 什么是生态建筑 广义的生态建筑也被称作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即把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取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把可持续理念融入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从场地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拆除和建筑废料处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方法因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被广泛认可. 单一种类生物修复易受复杂环境影响,而利用多种生物进行联合修复则可借助种间关系提高修复效果. 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土壤中微生物、植物、动物单独修复和物种间联合修复污染的研究成果,梳理了生物联合修复过程中微生物、植物、动物三类生物的功能,明确了微生物在发挥自身污染修复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减轻其他物种受到的环境胁迫;植物通过根系构建修复功能区域并与附近其他物种及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动物通过自身移动和摄食行为优化土壤和微生物结构的作用机制. 其中,“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可强化微生物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增强微生物去除污染物的能力;“植物-动物”联合修复可通过动物或其排泄物的作用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同时通过植物根系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微生物-动物”联合修复可在动物搬运摄食、消化排泄等过程中强化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能力. 目前,“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是最主要的土壤生物联合修复方法,其修复机制较为明确,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微生物-植物-动物”联合修复机制研究,为三者联合修复土壤污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