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对餐饮污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餐饮污水的工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当ABR稳定运行时, 该法对餐饮污水中CODCr、 SS、 NH3-N及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8%-92.15%、 75.42%-85.11%、 17.3%-37.2%、 8.9%-16.6%,出水中CODCr、SS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处理效果稳定,且具有优良的抗冲击负荷特性.此外,还对实验过程中ABR各隔室内颗粒污泥进行了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与改良SBR联用工艺处理模拟畜禽养殖废水,旨在揭示厌氧过程中氨化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试验中所处理的废水是人工模拟畜禽养殖废水,该类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特别是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COD从1 000~10 000 mg/L逐渐增大,相应地氨氮质量浓度范围为78.6~773.2 mg/L.研究了ABR的启动过程中水力停留时间(HRT)、pH值、温度以及进水氨氮浓度等因素对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HRT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他因素的研究,16 h为峰值点;氨化菌在pH值为6.5~8.0的范围可以保持一定活性,其中以pH=7.0为最佳点;随着温度升高,氨化菌活性提高,氨化率也随之提高,33 ℃为最佳温度,但ABR对温度的敏感性不是很高,考虑经济原因,可以在25 ℃运行;氨化率随进水氨氮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最佳氨化率条件是HRT=16 h,pH=7.0,T=25 ℃,此时进水COD为10 000 mg/L.  相似文献   

3.
废水厌氧处理工艺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厌氧工艺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介绍了厌氧反应器的第1代、第2代和第3代反应器的发展内容和过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MBR-RO)组合工艺对二级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MBR单元及RO单元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详细探讨了原水电导率、跨膜压差对RO单元产水率和脱盐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运行稳定且处理效果好,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能满足《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2007)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解酸化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黄麻生物脱胶废水.实验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对COD、氨氮有一定去除率,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MBR系统在HRT=6 h、 8 h、 10 h、 12 h运行时, 在HRT=8 h时对COD、氨氮的去除率较高, 分别为84.8%和80.78%.出水几乎检测不到SS.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协同脱氮除碳过程,采用ABR反应器控制进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分别为75 mg/L、110 mg/L,研究在不同进水COD浓度下脱氮除碳效果。结果表明,在ABR反应器的不同隔室脱氮除碳途径存在差异,低浓度COD(质量浓度120 mg/L)为Anammox菌和反硝化菌之间良好的协同作用提供了保障从而实现稳定高效脱氮除碳,TN和COD去除率分别在98%和79%以上,但在高进水COD(质量浓度120 mg/L)条件下,异养反硝化作用增强使得COD去除率可达到92%,Anammox受到限制致使总氮去除率降至70%。  相似文献   

7.
垃圾渗滤混合液启动ANAMMOX反应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采用垃圾渗滤混合液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负荷培养法可在161天内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器.随着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器的启动进程的推进,硝态氮和氨氮去除量的比值逐渐缩小,且趋于稳定.在厌氧氨氧化活性稳定阶段,硝态氮和氨氮去除量的平均比值为1.19,进出水碱度和pH值趋向一致.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器启动过程中,硝态氮和氨氮去除量的比值和反应器内碱度、pH值的变化可指示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器的启动状况.  相似文献   

8.
分段进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SABR)是一种高效的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器,流场十分复杂。运用通用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对SABR反应器进行流场模拟,用Solidwork建立反应器流场实体模型,采用分块结构化网格技术实现了适用于复杂形体的分块结构化网格的计算程序,采用修正的k-epsilon双方程湍流模型以及滑移网格法(SG)处理反应区。分别考察了进水流量为0.276,0.420,0.840,1.680 L/h时厌氧反应器的速度场、压力场以及湍动性能。结果表明,计算所选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反应器流场情况,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符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今后SABR反应器的进一步研究与改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接种具有厌氧氨氧化性能的污泥,采用序批式厌氧反应器(ASBR)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水力停留时间(HRT)、pH、温度等对厌氧氨氧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并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控制范围。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HRT、pH和温度的适宜范围分别为24 h、7.5~8.5和35℃。在此条件下,进水NH~+_4-N浓度为150 mg/L,NO~-_2-N浓度为160 mg/L,COD浓度为300 mg/L时,出水NH~+_4-N、NO~-_2-N、TN、COD平均浓度分别为15.5 mg/L、0.01mg/L、43.2 mg/L和152.1 mg/L,相对应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7%、99.9%、86.1%和47.6%。  相似文献   

10.
对新的厌氧反应器ABSBR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初步研究,ABSBR工艺即在ASBR中加入生物填料形成序批式反应的生物膜反应器.ABSBR系统的提出是综合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过滤等众多优点的一种尝试.作为一种创新工艺,在特定的适用条件下已表现出其优越性.小试实验结果表明:ABSBR工艺具有启动速度快,处理效果好,操作控制简单易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对内循环厌氧(IC)反应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反应器是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3代厌氧反应器,它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投资少、占地省等优掌。详细分析了IC反应器的一些特性,并介绍了一种由我国研究者自行研制开发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多级内循环厌氧(MIC)反应器。  相似文献   

12.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控制在酸化水解阶段处理高浓度乙酰螺旋酶素制药废水,经过长时间的运行表明:该反应器结构简单,启动时间短,有效地提高了废水中挥发酸的浓度,缩小了pH值的变化范围,稳定了水质,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确保了甲烷发酵阶段的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两相厌氧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了解两相厌氧工艺的研究状况,对两相厌氧反应器及相分离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今后两相厌氧工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ABR+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有毒有机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ABR+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含苯酚的高COD有毒有机废水,实验研究了ABR反应器的抗毒性及对COD、苯酚和NH3-N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废水COD和苯酚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厌氧阶段;在苯酚质量浓度1 000 mg/L左右时,ABR反应器和常规厌氧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ABR反应器对苯酚的耐受浓度明显高于常规厌氧反应器;相比于常规厌氧反应器,ABR反应器推流式的特性实现了产酸和产甲烷优势菌群的分离,具有较高的COD、苯酚的去除率和较强的抗毒性;对NH3-N的去除,ABR反应器的强化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基于GPS与GSM的交通事故自动呼救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GPS的定位功能和GSM的远程无线通讯功能,提出一种以提高交通安全、减少人员伤亡为目的的车辆交通事故自动呼救系统的构建方案,该系统会伴随安全气囊的启动而启动,也可手动启动。车载模块将安全气囊点火信号送入微处理器,通过串行接口驱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经GSM网络将GPS的定位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并可建立车载模块与监控中心之间的语音通讯,给出车载模块硬件电路实现、软件设计以及控制中心的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对IC反应器的应用与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 并对IC反应器在工程应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指出了IC反应器的研究发展趋势,表明IC反应器具有产业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从网络媒体文本中快速、准确提取灾害三元组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研究灾害三元组信息抽取应用及其算法优化。通过双向编码器表示(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应用于地质灾害三元组信息提取的实例中,针对模型由于底层多头注意力(MHA)机制会导致“低秩瓶颈”问题,对此,通过增大模型key-size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显著提升从新闻报道等文本中提取地质灾害种类、发生地点、发生时间等关键信息的容错率及精准率;可得到对地质等灾害空间分布情况和趋势的分析,进而为预案编制、应急资源优化配置、区域监测预警等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分析和决策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的发展使生活污水的厌氧处理成为可能.介绍了ABSBR(恒水位操作厌氧生物膜序批式反应器,Anaerobic Biofilm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的工艺特点,并对其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BSBR工艺是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结合,具有强的生物固体截留能力...  相似文献   

19.
化工企业典型保护层中独立保护层的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独立保护层(IPL)独立性、功能性、完整性、可靠性、可审查性、安全许可保护性和变更管理的要求,对化工企业典型保护层进行了IPL识别.结果表明:本质安全设计、工厂和社区应急响应一般不作为IPL;作为IPL,基本过程控制系统(BPCS)应在物理上与安全仪表功能(SIF)分离,并满足要求时失效概率(PFD)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要求的动作;关键报警和人员响应应满足操作人员能得到采取行动的指示或报警,有足够的响应时间,任务应具有单一性和可操作性;SIF应在功能上独立于BPCS,SIF各元件应能及时提供响应,并满足相应SIL要求;物理保护和释放后保护设施应独立于其他IPL,并根据实际运行环境对其PFD进行修正.通过IPL的识别研究,可指导企业在进行保护层分析(LOPA)时正确的进行IPL识别,确保LOPA结果的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20.
制革废水由于含硫、铬等有毒物质,难以处理.某羊皮制革企业废水采用含铬、含硫废水分别单独用化学沉淀法处理,综合废水采用预沉淀/厌氧滤池(AF)/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处理工艺,出水COD 30.43-96.89 mg/L、NH3-N1.03-1.21 mg/L,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