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根据2010—2013年对浙江舟山2个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邻近海域14个站位的表层海水铜、铅、锌、镉、砷、总铬、总汞、p H值、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化学耗氧量、悬浮物和粪大肠菌群等14项污染因子的调查,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营养指数法对监测海域海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舟山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邻近海域表层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基本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悬浮物,其他水质指标则较低;2个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均呈高富营养化状态,并受到一定程度的铅污染。  相似文献   

2.
厦门同安湾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根据1995~1999年同安湾海域的水质监测资料,对海域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和营养分级,结果表明,海域水质处于高N低P状态。pH、DO、CODMn、和BOS5*符合GB3097-1997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但DIN、石油类和DRP超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DIN和石油类的超标率和超标倍数有逐年增强之势。该海域目前处于P中等限制潜在富营养水平阶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庄河临时海洋倾倒区的海洋生态环境现状以及疏浚物倾倒对该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本文结合2011~2013年间的监测资料,通过单因子标准指数法以及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倾倒区海水水质进行了评价;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结合2012年和2013年的监测资料对沉积物进行了分析;通过香农-韦佛指数方程,综合2012年和2013年的监测资料,对监测海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评价。同时选取倾倒活动影响范围外一点与倾倒区监测同步进行。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的评价方法均表明,监测海域海水水质基本符合《海水水质标准》中的二类标准;沉积物符合《沉积物质量标准》中的一类标准;海洋生物未受到倾倒物的明显污染。这说明,目前庄河倾倒区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疏浚物倾倒未对监控海域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2~2006年福建省闽江口以南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2~2006年在福建省闽江口以南近岸海域实施的海水质量监测资料,应用单因子指数法、营养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监测海域海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闽江口以南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基本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为石油类、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局部海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并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滨海核(火)电厂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发引起重视。本研究于2016年至2017年,以连续观测和大面观测的方式分别对海南核电工程取排水口和邻近海域48个站位的海水水质情况进行调查,并以此评价电厂取排水对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海南核电工程运行1年内,取排水口水质较好,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未见富营养化;邻近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状况较好,绝大多数指标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个别站位秋季和冬季发生轻度富营养化,主要与季风造成的工业污染物输运和陆源营养盐的输入有关。本研究发现海南核电工程邻近海域海水水质整体较好,该工程运行期内对水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2020年辽东湾斑海豹繁殖地海冰和海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水质状况,探讨了其污染物来源,并将两种介质的污染物浓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冰融化水中石油类浓度明显高于同站位表层海水,重金属浓度则略高于同站位海水,Pb和Zn是影响海冰重金属污染指数的主要负面因子;石油类和重金属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重金属各因子之间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来源及迁移规律,污染物可能主要来源于北部河口区和近岸港口区;海冰融化水中污染物浓度在北部河口和中部海域出现多个不规则的高值区,且与同站位海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于2010年6月对雷州半岛海域进行了采样调查,研究分析了雷州半岛海域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石油烃浓度的平面分布特征,并对石油烃与其它水质参数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雷州半岛海域表层海水石油烃质量浓度为0.013~0.093 mg/L,平均值为0.038 mg/L,基本属于一、二类水质,部分站位达到三类水质,所占比率为19.3%;水质等级属于影响,未达到污染。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东侧南侧西侧的分布趋势,且在东、南两侧海域,石油烃浓度明显呈现出由海洋向沿岸逐渐增大的分布趋势,而在西侧,此分布趋势并不明显。雷州半岛海域沉积物石油烃质量浓度为0.06~11.05μg/g,平均值为2.92μg/g,质量等级属于一类;底质等级属于良好,未受石油污染。在地域分布上,沉积物石油烃浓度呈现出东侧南侧西侧的分布趋势,且在东、南、西侧,石油烃浓度均呈现出明显的从海洋到沿岸逐渐增大的分布趋势。雷州半岛海域表层海水石油烃与p H、TOC呈现出一定正相关性,与水温、沉积物石油烃呈现出不显著负相关,与盐度、Eh和多环芳烃则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大亚湾石化排污海域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解大亚湾石化排污区海域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对该湾的海水、表层沉积物和生物(鱼)体中7种重金属(Zn、Pb、Cu、Cd、Cr、As、Hg)含量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分别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海水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2年海水重金属含量较低,除部分站位Zn和Pb超过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外,未出现明显的重金属污染.海水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丰水期(0.72)>枯水期(0.38),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值枯水期(7.77)>丰水期(5.70),枯水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因子为Hg,其次为As和Zn;丰水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因子为Hg,其次为Zn和Cu.调查海域丰水期和枯水期间采集到的生物(鱼)体内各种重金属均未超标.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时期大亚湾石化排污区重金属间的相关程度差异明显.枯水期调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129.20)>丰水期(102.86),枯水期有25%的站位出现高警级风险.调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在丰水期是远岸海域高于沿岸海域,湾口高于湾顶;而在枯水期则相反.Hg对大亚湾石化排污区海域存在强潜在生态风险,其他6种重金属均为轻微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
埕岛油田海域重金属含量分布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埕岛油田海域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海域内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并对其生态环境进行了质量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总体水平较低,均优于海水质量Ⅱ类标准和海洋沉积物质量Ⅰ类标准。除海水中Zn、Hg和表层沉积物中Cu外,海域内重金属的分布差异性较小,近岸重金属总量略高于远岸。质量评价表明,调查海域海水整体上为清洁水平,表层沉积物为较清洁水平,后者污染程度较前者偏重。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各站位表层沉积物均存在中低度的生态风险,部分站位As、Cu、Pb、Cr将偶尔发生不利生物毒性效应,7种重金属的生物毒性大小依次为:As>Cr>Zn>Pb>Cu>Hg>Cd。  相似文献   

10.
粤东柘林湾海域人工鱼礁投放前海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9月丰水期间对广东省饶平县柘林湾附近海域七星礁和虎屿2个拟建人工鱼礁区海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分别采用水质单项标准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WQI法、富营养化评价法和有机污染评价法对该海域海水环境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调查海域海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重金属Pb,平均浓度分别为0.075 mg/...  相似文献   

11.
曹妃甸港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2005年7至8月对曹妃甸港海域海水和沉积物的调查,对该海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初步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海水主要受到了石油类和重金属(Zn、Cu、Pb)污染.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2年-2011年同安湾海域水质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和富营养化水平法对同安湾海域近十年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各年均值大部分超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重金属(汞、铜、铅、镉)及砷、油类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该海域目前处于N高P低的富营养状态,氮磷比趋势不够稳定,但磷限制性富营养化趋势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根据九龙江河口区近30年的历史监测资料和2010年2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表层海水中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化学耗氧量(COD)和石油类浓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平面分布变化特征,并应用富营养状态指数(EI)对海水水质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DIN、DIP年均浓度持续上升,COD年均浓度呈“W”状小幅波动趋势,石油类年均浓度先缓慢增加再降低;DIN浓度平面分布呈由西至东递减的特征,不同年份的DIP浓度平面分布有所差别,而COD和石油类浓度平面分布呈由湾内、西海域向湾外递减的趋势;海水EI呈不断加速升高的趋势,海水水质富营养化程度急剧恶化;受九龙江径流影响,高富营养化海域主要分布在九龙江北、中、南港和南溪入海口附近.所得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特征和平面分布变化特征等将为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福建牙城湾海水、沉积物的环境特征及其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05年10月首次调查了福建牙城湾海域水体及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海水中主要超标污染物为PO4-P和DIN,其含量范围分别为0.029~0.037 mg/L和0.270~0.510 mg/L,其它指标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中各项指标基本达到<海洋沉积物质量>的一类标准,其中Hg、Pb、Cu和Cd等四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91×10-6、39.7×10-6、29.3×10-6和0.118 ×10-6,有机物和硫化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41×10-2和207 ×10-6.湾水水体已达到富营养状态,且N为限制因子.此外,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及其他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2月首次调查了福建浮头湾海域海水及其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海水中主要超标污染物为DIN,其含量范围为0294~0369mg/L;PO_4-P含量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其它指标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研究海域水体已达到富营养化状态,且N为限制性因子。沉积物中各项指标均达到《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的一类标准。  相似文献   

16.
依据2011年2月~2016年1月在连云港近岸海域进行的19个季节航次海洋环境综合调查结果,分析探讨了该海域主要海水要素的季节变化趋势和相关性,结合历史资料阐述和评价了海域的营养状态水平、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无机氮(DIN)是海域内最主要的环境污染因子,且DIN含量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年均值已经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此外其他环境污染因子是活性磷酸盐(DIP)、化学需氧量(COD)和油类.调查期间研究海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潜在富营养化分析显示氮磷比值(N/P)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绝大多数季节的有机污染状况为轻度污染状态.研究结论对科学、系统的认识和评估连云港近海生态环境现状及预测未来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连云港近海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考洲洋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受潮汐影响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算术均值多因子指数法和营养状态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考洲洋海域海水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并依据考洲洋在潮汐涨、落情况下海水质量的变化,定量分析了考洲洋潮汐对其海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盐、无机氮、石油类是影响考洲洋海域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考洲洋内部海域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总体水质状况为良好以下,潮水的涌入能改善考洲洋的水质状况,涨潮时期各航次的算术均值多因子指数之和比退潮时期平均降低了13.92%。且潮汐的变化对主要污染因子的影响顺序为:无机氮>磷酸盐>石油类,最后提出了考洲洋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3年9月辽东湾北部海区的水质监测资料,以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DO)、总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为海水富营养程度评价指标,以污染因子贡献率与层次分析法求得综合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价该海域的海水富营养化情况,分析了影响海水富营养化的指标以及具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辽东湾北部海区近海地区属于重度富营养程度,而越往远岸海区则海水富营养有所减轻。影响辽东湾北部海区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无机氮;辽东湾北部海区富营养化程度主要受沿岸河流注入与海水养殖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短期内大量陆源物质入海对黄河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于2013年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进行了调水调沙前、中、后3个航次的海水环境调查,分析了主要水质因子含量、分布特征及营养结构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受到调水调沙过程的影响,黄河口邻近海域水环境状况变化显著,调水调沙中盐度、Chl a含量较调水调沙前明显降低(P < 0.05),调水调沙后又有所回升;营养盐和COD等含量在调水调沙中含量最高,调水调沙后次之,调水调沙前含量相对较低。平面分布上盐度、营养盐、COD、石油类等在黄河口门处等值线密集,随着调水调沙的进行呈舌状向外海延伸。调水调沙过程加剧了调查海域富营养化状态和有机污染程度,但是也使黄河口海域营养盐结构比例失衡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和。通过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显示出调水调沙过程是调查海域主要水质因子分布与变化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王志勇 《交通环保》1998,19(3):15-17
分析了1996年12月秦皇岛港海域浮游植物,调查9个站位的网采样品,得出该海域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密度分布及种群结构,并对重要相关水质因子进行初步研究,同时根据海水生物学参考标准,判断调查海域浮游藻类的营养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