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资源的消耗进一步加大,环境资源面临枯竭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对于解决过高的环境治理成本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排污权的基本法律理论入手,总结和分析我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合我省的政策建议,以期完善我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政策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2.
黄卫 《环境保护》2014,(18):39-41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15年试点地区全面完成现有排污单位排污权核定,到2017年底基本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本文介绍了湖北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探索与落实情况,重点阐述了湖北省在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工作中面临的阻碍、具体应对措施及现阶段取得的成绩,以期为全国排污权试点工作的稳妥推进提供经验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完善环境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以来,这项制度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试点推广,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探讨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理论基础,梳理和分析了我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环境》2014,(1):8-12
正近期,广东省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试点启动,首批排污权交易协议正式签订,这标志着广东"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迈出重要一步,标志着广东环境资源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将有效提高资源配置和污染减排效率,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随着我国不断提升的城镇化水平,促使我国农村的经济也在快速的发展与进步,而且一些中小型企业逐渐在农村进行建造,从而对农民的生活水平进行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对农村的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不仅导致农村存在脏、乱、差的情况,也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农村环境的实际情况,通过使用有效的农村环境治理措施,不断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水平进行提升,从而对农村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与保护。  相似文献   

6.
太湖流域是全国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江苏省着力推进太湖流域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试点.现阶段,试点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确定试点企业名单基础上,进入排污指标申购、核定、公示并陆续开始缴款阶段.按照规定,所收费用按非税收入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主要用于太湖流域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我国现行的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及环境税政策对排污交易市场费用效果的影响,从排污交易原理出发,分析排污交易、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及环境税3种环境管理手段促进企业污染物减排的原理。在此基础上设置10个虚拟企业模拟分析不同政策组合的费用效果。结果显示,当排污交易政策为主导时,3种手段并存对企业排污交易结果没有影响,且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和环境税政策在排污交易市场中所起的作用一样,均是压缩了排污交易市场中企业排污权的交易价格,增加了企业的污染物减排成本。若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或环境税税率(或二者之和)超出了原有排污交易市场均衡时企业污染物边际减排成本,则排污交易市场将会出现“失灵”现象,即企业不再寻求开展排污交易,而是缴纳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费或/和环境税。  相似文献   

8.
张炳  费汉洵  王群 《环境保护》2014,(18):32-35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的地区,经过六年多的发展,江苏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试点实践已经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经验做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开展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提供了借鉴和参考。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权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实践和发展也将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文回顾了江苏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实践的经验,对目前水排污权交易实践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探索分析,并结合《意见》的出台对下一步深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提出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14,(18):14
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进行环境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经济手段。2007年,我国部分省、市开始有序稳步推进排污权交易的初步探索,先后批复了江苏、浙江、湖北等11个省份开展试点实践,并已取得积极成效,但仍表现出定价机制不完善、二级市场发展不足、企业排污权"惜售"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规范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文件的颁布不仅有助于树立环境资源有价的理念,同时也标志着环境市场制度改革的启航。为更好推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文章以温州市为例,从水环境管理视角出发,探讨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的若干问题。着重分析温州市初始排污权核定与分配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利用平均治理成本等方法设计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研究排污权交易的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应探索利用地方立法权制定排污权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初始排污权核定与分配方法、优化排污权竞拍机制和实施市场化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2月以来,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已批复江苏等10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山东临沂等多个地方自主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使用制度,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十二五”期间,作为一项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逐渐成为深化污染减排的重要抓手。通过排污权交易活动,建立活跃的市场,使有限的环境资源得到灵活、高效配置,能够极大地激发企业污染减排的积极性,推动污染减排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8月14日,财政部、环保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在无锡市联合举行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启动仪式,标志着此项工作在江苏省太湖流域全面展开。两年多来,江苏省积极探索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加快建立企业减少排污的内在约束和激励机制,试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的关键环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有11个省(自治区、市)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文章结合国家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最新政策要求和地方试点进展,分析了当前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落实环节中存在的认识不统一、法律支撑条件不足、确权分配存在困难、政策方案普遍未与环境质量目标挂钩、二级市场规模小等突出问题,提出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在下一步落实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关键环节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价格体系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杪  陈青 《环境保护》2014,(18):28-31
本文基于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定义的分析,首次提出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价格体系的组成框架;通过调研各试点地区的实践,梳理分析了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价格体系发展现状,及其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8号)要求的异同;提出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价格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为排污权交易价格体系的完善和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强调了排污许可与排污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在法规上的有效衔接,为推进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这是在全国相应法规内容上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张荣社 《环境保护》2016,(13):70-73
正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在国内试点已有多年,作为国内最早的试点地区之一,绍兴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步建立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全面运行实践,形成了政府、企业和市场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步骤第一步是确定对象、种类和范围。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实施对象是具有生产性污染物排放的工业固定源污染,即可以简单理解为工业企  相似文献   

17.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是浙江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环境资源领域一项重大的、基础性的机制创新和制度改革。本文在总结浙江省试点工作经验、实际成效、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要求,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技术支撑、完善排污权价格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汪咫 《环境导报》1995,(2):17-18
实行排污权交易,将企业经济效益同污染防治工作直接挂钩,可变企业被动防治污染为主动防治,变政府直接管理环境为间接管理,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排污指标有偿使用与转让是排污权交易的核心,着重探讨了排污指标有偿使用费与有偿转让费的计算及排污指标交易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结合带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一个过渡区带,环境问题集城市工业污染与农业生态破坏于一身,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往往以城乡结合带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为代价,使之在遭受农业环境问题影响的同时,又遭受城市和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及大气污染的破坏。根据城乡结合带环境成因特点,环境综合治理应建立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综合环境治理及工业污染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制定合理的城乡结合带环境治理规划,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控制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灌溉,加强城乡结合带建设项目的环境监测和管理,倡导和鼓励生态农业建设等是城乡结合带综合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力争2~3年在全国主要省(市)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对具备条件的省(市)均支持其开展试点,将更多的排污单位纳入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减排中的作用.目前,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起草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已上报国务院办公厅.同时,积极推动跨区域排污权交易,主要是在同一大气污染防控区内推动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在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