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线站点运维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运维数据的准确性,本文通过运维工作实际情况,从仪器设备的标定与检查、标准溶液期间核查、数据质量的检查与审核、数据质量考核等方面,分析了在线运维的质量保证与控制的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2.
基于综合指数的湖北省耕地质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朝  吕昌河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2):2018-2029
在综合界定耕地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耕地质量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以此为基础,对1995—2005年湖北省耕地质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耕地综合质量变化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体现耕地综合质量的耕地本底质量、经济质量与生态质量变化差异显著。耕地本底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变化平缓,整体波动较小;耕地经济质量在1995—1999年间提升迅速,2000年后基本保持平稳,但最近几年有波动下降的趋势;耕地生态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呈缓慢下降趋势,近几年下降趋势有所缓和;耕地综合质量在1999年之前平稳上升,之后又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影响湖北省耕地综合质量变化的主导因子是耕地的经济质量与生态质量的波动,这与不同时期湖北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的侧重有关,而耕地的本底质量变化对耕地综合质量变化的影响较小。研究采用的综合指数法能较全面地体现区域耕地质量变化的综合特点,且能反映区域耕地质量变化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全球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这直接影响了生态平衡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聚焦于水土保持方案的质量与实效提升,探讨了提升水土保持方案质量与实效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当前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重点,旨在推动水土保持方案的质量提升,实现其应有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环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依据标准及其应用情况,环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环评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内容及相互关系,提出了环评质量体系的实施与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5.
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是有效实施环境水质目标的主要基础和管理依据. 明确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基本概念,系统地介绍了国外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研究、使用现状以及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和环境标准建立的特征,阐述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在环境毒理学评估、污染物风险识别、水生态污染效应、沉积物质量控制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研究的实际,提出了建立我国在新型污染物和复合污染水质基准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对我国水质基准支持条件下的水生态安全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做进一步探讨. 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环境监测质量影响因素与建议,对环境监测质量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环境监测质量是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是提高环境保护能力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秦俊芳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29-130,161
随着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认可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作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直接产物的质量档案工作被推向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认证的前沿,结合实验室资质评审工作,阐述了环境监测机构建立与管理质量控制档案的重要性:介绍了环境监测机构质量控制档案收集的内容和范围;论述了质量控制档案在环境监测机构质量体系运行、实验室认可、实验室内质量考核、实验室分析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视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监测,做好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已成为当代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与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本文阐明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探讨了开展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相关措施,以便做好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进而为整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首先探讨了特许权经营后政府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实行质量管制的必要性;然后,针对当前对污水处理服务进行质量管制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分析政府管制机构与污水处理厂基于质量的博弈行为,提出了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实行有效质量管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法规化现状与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环境工程》2015,33(1):132-136
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模型的法规化现状及最新进展,分析对比了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法规化现状与特点,在总结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法规化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模型法规化建设的具体方向,对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法规化制度和框架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8-2012年宜昌市环境监测站PM10逐日质量浓度监测资料和宜昌市观象台同时段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雾霾日数与PM10的相关关系,宜昌市大气中PM10的月、季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宜昌市首要污染物是PM10,其质量浓度冬季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小;PM10质量浓度与降水量负相关;与地面风速负相关;与宜昌不同季节盛行风向有明显关系,盛行东南风时PM10质量浓度高,西北风时PM10质量浓度低;与地面气压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牺牲阳极,满足海洋工程钢结构阴极保护不同时期保护电流需求,节约牺牲阳极用量。方法通过改变常规阳极面积与质量比,分别设计面积相同和质量相同的新型阳极和常规阳极,并进行静态海水阴极保护对比试验。结果面积与常规阳极相同的新型阳极,在节约质量近50%的基础上,实现了与常规阳极相近的发生电流;质量与常规阳极相同的新型阳极,表面积增加近70%,实现了初期发生电流增加18%,试验阶段发生电流增加14%,被保护钢试样的快速极化。结论通过增加常规阳极面积与质量比,降低接水电阻,增加发生电流的设计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环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依据标准及其应用情况,环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环评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内容及相互关系,提出了环评质量体系的实施与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4.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教师永恒的主题。近年来,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与教育质量保障形成了无法避免的矛盾,本文在研究国内外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现有海洋空间规划及其在海洋生态安全格局方面存在的欠缺。提出了以海洋生态质量目标为导向确定海洋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了空间边界与网格的确定和海洋生态质量目标识别,并通过空缺分析明确特定空间网格内的海洋生态质量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基于海洋生态质量目标制定海洋生态保护与管理措施,结合其等级整合海洋空间规划,并基于海洋综合管理优化海洋生态安全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水质分析化验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水质分析化验数据准确性与科学管理实验室质量控制密不可分,因此质量控制在水质分析化验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水质分析中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对水质分析化验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了从使用者角度对城市绿地质量评价的简明指标体系,采用多边形综合指标法及德尔菲法,兼顾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应用该指标体系尝试分析南京市城市绿地质量。结果表明:南京城市绿地总体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其中公园绿地和风景名胜与自然保护区绿地质量较高。在各项评价指标中,南京居民对绿地管理质量满意度较低,视觉效果满意度、空间布局满意度较高。该评价体系从使用者角度展现了城市绿地的整体水平并直观反映出城市绿地所存在的问题,可为城市绿地规划与管理以及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提供重要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胡田珍 《环境》2011,(Z1):35+39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本人根据工作的体会,总结了佛山市禅城区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面的一些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硒与健康"数据库数据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杜敏  白迺彬 《环境科学》1989,10(2):81-84
数据库数据质量评价是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的必要基础工作之一。鉴于数据源往往是兼容并蓄,数据质量如何应向用户交待,以期在应用时做为重要参考。不久前,我们实现了我国“硒与健康”数据库。首先应用常见的统计方法进行了单因素数据质量评价。继而参照不久前Megien的工作,尝试应用膜式识别方法建立了多维数据的评价模式,对“硒与健康”数据库中所储多因素数据进行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牺牲阳极,满足海洋工程钢结构阴极保护不同时期保护电流需求,达到节约牺牲阳极用量的目的。方法通过改变常规阳极面积与质量比,分别设计面积相同和质量相同的新型阳极和常规阳极,并进行实海环境阴极保护对比试验。结果质量与常规阳极相同的新型阳极,初期发生电流增加22%,试验阶段发生电流增加48%;面积与常规阳极相同的新型阳极,在节约阳极质量近50%的基础上,显现了与常规阳极相近的发生电流。结论通过增加常规阳极面积与质量比,降低接水电阻,增加发生电流设计思路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