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前,大多数制药废水处理研究的方向是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缺乏对营养类型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方面的研究,通过对营养型制药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可以得出废水处理相关的参数。在本文中,厌氧-好氧法废水处理工艺作为制药废水处理的最主要工艺,重点对营养型基础制药废水做出分析,对污水处理厂生产条件、运行参数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制药废水的混凝和生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难题,以沈阳同联抗生素制药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物化法和生化法对抗生素废水的联合处理。首先采用硼泥和PAM对废水进行混凝处理,然后对混凝出水采用水解酸化-UASB-接触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进行生化处理。实验确定了此生化处理系统的最大流量为2000mL/d,水力停留时间为3d,CODCr容积负荷为4.41kg/m3.d。废水经过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后CODCr可达600mg/d以下。  相似文献   

3.
黄连素制药废水的电化学预处理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Ti基RuO2涂层形稳电极为阳极,研究了电化学方法对黄连素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 考察了废水初始pH,电极板间距及电流强度对废水中黄连素及CODCr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电化学法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的最佳条件. 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为5.13~9.07,电流强度为50.0 mA/cm2,电极板间距为1.0 cm,处理120 min,电化学法对黄连素制药废水处理效果较好;初始pH为7.05时黄连素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5%和60.5%. 同时,研究了处理过程中废水可生化性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电化学法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的能耗. 结果显示,电化学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黄连素制药废水预处理方法,出水的可生化性明显提高,ρ(BOD5)/ρ(CODCr)(B/C比)高达0.800左右.   相似文献   

4.
制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制药企业规模数量的陡增,相应的制药废水排放问题逐渐引起关注,制药废水具有品种多、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悬浮物多的特点,加强生物制药废水的有效处理刻不容缓。本文对生物法处理制药废水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生物制药的污水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抗生素制药废水的来源及成因。根据抗生素制药废水高浓度、难降解、可生化性差等特点,综述了近年国内外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中应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技术处理的试验情况及进展。其中物理处理技术有:混凝、沉淀、气浮、吸附和膜过滤等,化学处理技术有:氯氧化、高铁酸盐氧化、铁碳微电解、高级氧化工艺等,生物处理技术有好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等。指出需根据当前形势从技术经济角度选用合适的组合工艺处理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制药废水,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天津某制药企业采用AB法两级强化生物处理工艺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取得良好效果,CODcr、氨氮、SS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97.6%、55.3%、89.9%,出水水质满足排放要求,对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制药废水通常具有组成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B/C比值低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采用两段水解酸化-好氧法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小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污染物去除率COD>83%、NH3-N>84%、BOD5>95%,有效地削减了制药废水的排污量,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制药废水的工艺,研究了停留时间、进水负荷、气水比、温度和pH值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观察了微生物的生长和发展规律。试验表明,本法能有效地处理制药废水,COD、BOD_5,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71%、97%和30~40%。COD和BOD5容积负衙分别为1.97kg/m~3·d和0.96kg/m~3·d。  相似文献   

9.
中药制药废水具有色度高、有机物含量高的特点,因此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难度较大。本文对内蒙古赤峰天奇制药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工艺技术进行研究,主要采用UASB厌氧+Fenton法处理工艺。对于高浓度中药制药厂的废水进行处理,能够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能,出水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的标准,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制药废水的物化处理和氧化沟活性污泥生物法处理进行了研究。用不同絮凝剂进行的物化处理的研究表明,所用絮凝剂处理效果不显著,且降低废水COD所需絮凝剂的量很大。生物氧化研究中发现,废水的所有有机负荷及酚的遭遇浓度可得到处理。生产系数及衰减系数分别是0.75(COD为基准)和0.01/天(COD为基准)。  相似文献   

11.
SBR处理有机废水过程中DO与COD去除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利用模拟SBR反应器及制药废水SBR生化处理的实际工程测试,对有机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过程进行研究,得出运行中废水中溶解氧与有机物去除率之间的关系,为SBR法处理实际废水在运行过程中提供简便监控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实验研究臭氧氧化法处理生产抗生素(水样A)、阿莫西林(水样B)、及某未知药品(水样C)的三种制药废水CODCr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对这三种制药废水处理效果均有一定效果,能够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分别取定量水样于量筒中稀释,用未知浓度的臭氧气处理30min,每隔5min取样一次,分别测定水样的色度、浊度、COD和pH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6-APA生产废水处理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药行业是污水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环保规划重点治理的行业之一。青霉素制药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溶解性和胶体性固体浓度较高,含有大量微生物难以降解甚至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可生化性较差。用单一的生化法处理效果差,因此,为达到环境要求和相关标准,对青霉素废水处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内蒙古某制药厂的6-APA生产废水处理为背帚,根据对不同废水采用不同的预处理设施,采用UASB+AF-水解酸化-CASS-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经过三个月的调试运行,其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综合研究结果证明采用该工艺是适合6-APA生产废水处理要求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制药废水的主要特性,总结制药废水处理的生化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以及其组合方法,提出了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预曝调节、混凝气浮、过滤吸附三级处理法对生物制药废水进行试验 ,得到对排放量小、浓度高、间歇性排放制药废水的有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物化法处理制药工业含锌废水,竣工检测结果表明,处理后废水中Zn2+浓度大大降低,出水完全满足<松花江水系黑龙江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实现了含锌废水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7.
《环境工程》2015,33(1)
随着对微生物制药菌渣成分的研究,我国对微生物制药菌渣利用管理途径不断地改进。在借鉴国外微生物制药菌渣利用管理模式、管理经验和我国微生物制药菌渣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微生物制药菌渣处理处置过程的相关管理建议,以期为提高微生物制药菌渣管理水平,实现其"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 在磺胺嘧啶、氢化可的松、维生索A、维生素C及维生素D_2等药品生产中,排放一部分离浓度有机废水,其中含醇类、酯类、醋酸盐蛋白质和多种制药中间体。我厂用厌氧消化法处理这些制药混合废水,既减少了污染,又回收了能源——沼气。  相似文献   

19.
高浓度制药废水预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制药厂排出的制药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比较了混凝法、Fenton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电解法和微电解法对废水的预处理效果。发现混凝法不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的有机物,微电解法和电解法对去除有机物有很好的效果,CODcr的去除率可达65%以上。Fenton氧化和微电解法对色度的去除效果较好,臭氧氧化和电解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可能生成一些新的物质,使得废水色度反而上升。除化学混凝法外,其他各种方法均能明显提高废水的B/C值,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制药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药废水由于制药原料化学纯度较高,废水中常含高浓度氮、磷污染物,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可同时回收两种元素不仅可以有效同时去除两种污染物,而且可以得到附加值较高的磷酸铵镁盐,因此本研究用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小试实验处理制药废水,讨论了磷酸铵镁沉淀法pH、晶种、初始浓度对P0^3- 4和NI-14同时去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镁盐,在pH=9.5的条件下,可去除90%PO^3- 4,同时可去除15%NH4,在Po^-3 4和NH4浓度较低时,投加晶种可使Po;一去除率提高20%,该法渴望为制药废水处理提供创造经济效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