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核电站接连发生事故,造成核泄漏,泄漏产生的污染对人体会有哪些危害?遇到核泄漏后产生的核辐射,我们又该怎样应对?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应急状态下为避免或减少工作人员和公众可能接受的核辐射剂量可采取一定的应急防护措施,如隐蔽、撤离、服碘防护、通道控制、食  相似文献   

2.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介绍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原理,并讨论了其防护措施.最后就电脑和移动电话的相关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严格遵循国家有关部门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的相关标准情况下,进行无线电干扰系统的实验和操作中,发现当系统长时间使用时,按照电磁辐射相关安全标准设置安全间距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文章根据实验数据,对电磁辐射相关安全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在对国家安全标准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考虑电磁辐射危害时不能仅仅将人体作为点来考虑,应充分认识到人体作为等效天线的特征以及吸收功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筑装饰对室内环境具有严重的污染性,分析建筑装饰材料的污染组成及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列举建筑装饰材料常见的污染物及对人体的危害性,采用相关案例分析法和定量递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建筑装饰对室内环境污染的影响,从发展绿色环保材料,避免过度装修以及物理防护等方面出发,给出建筑装饰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护措施,并采用类别方法分析各类装饰材料对室内环境污染影响程度。根据污染程度,采用一系列方式减少建筑装饰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中的电磁污染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日常生活中电磁污染的特点和对人体的危害,并提出了几种不同场合下电磁污染的防护对策,为提高人们日常的电磁辐射防护意识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居民生活中出现新的噪声污染,固定设备通过结构传播影响环境。通过对固定设备产生的低频噪声对居民的影响,论述了低频噪声传播方式、特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醒有关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居民生活在良好的声环境中。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我国对于核能的开发力度变得越来越强。核能事业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能源,相应的科学技术也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可以说核能事业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当前我国有利用核能事业中的核辐射技术对污水和废水进行相关的治理,极大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本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是对核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相关应用作出一个大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家庭环境中电磁辐射污染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的影响因素和在家庭环境中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静电防护鞋的防护机理入手,介绍和对比了国内外静电防护鞋的相关检测指标与测试方法,并对其防静电性能和耗散特性的评价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为解决静电防护鞋的低电阻、持久性和稳定性问题,一方面需要开发高效持久的抗静电鞋材,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产品测试标准与方法着手,对相关标准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完善。建议与国际标准接轨,综合考虑鞋/地系统的电阻(人体综合电阻)、行走电压,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促进电子工业、石油工业、纺织工业、橡胶工业以及军事兵器工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爆炸危险性场所作业静电安全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石油化工生产特点,对爆炸危险性场所作业中有关静电危害及安全防护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从流速控制、接地措施、静电消散技术、人体静电防护等方面提出一些较为具体、可行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利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引起核辐射后48 h内,500 hPa气压场、850 hPa气压场、地面风场,从气象条件分析日本核辐射对我国地区的影响可能。分析表明,核泄漏扩散地区的地形不利于核辐射向我国地区传播。我国东部至日本福岛之间的地区高空受暖脊的影响,地面至低空受辐散下沉气流的影响,核电站泄漏后18 h,辐散气流吹向我国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12.
刘京干 《环境与开发》1994,9(3):321-323
本文对常用家用化学制品的种类及其所含的有害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防护措施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从静电对易燃易爆品、武器装备及人员自身的危害等3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军事领域中人体静电的危险性.对着不同军装时的人体静电动态电位及综合电阻进行了测试.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指出制式皮鞋具有一定的防静电作用.着眼于静电危害形成的基本条件,提出了人体静电防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我国核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规模持续扩大,相应的关于辐射环境保护方面的探讨也在不断增多,核技术利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辐射事故发生风险,直接对周边环境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对此,文章首先对我国核辐射安全形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分析了我国核技术利用情况与2019年辐射事故起数,明确了我国核辐射安全形势相对较好,处于可控状态;其后从核技术利用审批、监管机构队伍、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具体分析了核辐射环境保护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加强核辐射环境保护的几点对策,以期促进我国核工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江镕 《环境》2009,(6):6-9
“我们人体每天需要呼吸15立方米的空气,住在城市里的人就相当于吸尘器,每天要过滤15立方米的空气,这样持续下去,细粒子污染对身体的危害要比切尔诺贝利核辐射严重。”  相似文献   

16.
陈丽霓  于泓 《环境保护科学》1990,16(3):53-56,73
本文以铝厂电解生产车间直流电产生的恒定强磁场,进行了磁场分布规律的研究,磁场强度与母线分布的关系,强度的确定,论述了恒定强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危害,采取的建议性防护措施,推荐了人体接受恒定强磁场的安全阈值.  相似文献   

17.
浅谈环境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了解噪声的来源;具体分析了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不同的噪声,级别不同,对人体的健康影响程度也不同,尤其是长期接触噪声的工作人员。如何有效地防治噪声,从噪声源、传播途径及个人防护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报道的主要内容:1自然环境,诱发环境中,由气候环境条件因素(温度、湿度、盐雾、气压、沙尘、风等)、机械环境条件因素(振动、冲击、跌落、离心、爆炸等)、生物因素(昆虫、霉菌等)、辐射因素(太阳辐射、核辐射、电磁波辐射等)和人为因素(使用、维护、包装、运载平台等)对装备和材料造成的腐蚀、老化、失效和损伤等方面的相关专业研究和防护技术研究。包括先进的环境适应性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报道的主要内容:1自然环境、诱发环境中,由气候环境条件因素(温度、湿度、盐雾、气压、沙尘、风等)、机械环境条件因素(振动、冲击、跌落、离心、爆炸等)、生物因素(昆虫、霉菌等)、辐射因素(太阳辐射、核辐射、电磁波辐射等)和人为因素(使用、维护、包装、运载平台等)对装备和材料造成的腐蚀、老化、失效和损伤等方面的相关专业研究和防护技术研究。包括先进的环境适应性设计研究,装备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正报道的主要内容:1自然环境、诱发环境中,由气候环境条件因素(温度、湿度、盐雾、气压、沙尘、风等)、机械环境条件因素(振动、冲击、跌落、离心、爆炸等)、生物因素(昆虫、霉菌等)、辐射因素(太阳辐射、核辐射、电磁波辐射等)和人为因素(使用、维护、包装、运载平台等)对装备和材料造成的腐蚀、老化、失效和损伤等方面的相关专业研究和防护技术研究。包括先进的环境适应性设计研究,装备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