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主要通过连云港环境监测中心获取2016—2020年连云港地表水质量监测数据,比较分析了“十三五”期间连云港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连云港市地表水水质呈现逐年向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所处环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应加强对其保护.地表水水质监测是重要的水环境保护措施,本文结合我国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从而促进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以2010年建湖县环境监测站对全县地表水水质例行监测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建湖地表水水质现状.结果显示,建湖县县域范围内主要河流地表水、水功能区划未覆盖的乡镇及以上河流水质状况均为轻度污染,农村行政村级河流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饮用水源、农村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状况均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4.
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对水质内含有危害物质进行监测。本文对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进行概述,并对氨氮监测技术原理进行分析,其通过可见分光光度检测方法可有效对地表水的氨氮含量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5.
连云港市主要饮用水水源为蔷薇河和沭新干渠,构建水源水质全过程管理监控对连云港市的饮用水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水质监控网络,分析两水源主要超标污染物、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特征、常规理化监测和仪器监测等,结合污染因子识别分析研究,连云港水源地水质预警因子主要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氟化物等。进行水质预警警戒划分及完善应急响应措施。为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晋中市2012~2014年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为例,就地表水水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为全市地表水水质保护积极建言献策,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地表水水质的常规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于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项目以及现状评价体系的进展情况的了解,提出了水质监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质监测是水环境现状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对地表水、地下水的监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中的注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以浑河流域为研究区,在现场调查、动态监测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浑河流域的具体实际条件,包括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分别建立了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水流耦合模拟模型及水质耦合模拟模型.模拟对象包括地表水、包气带水和饱水带水.运用HydroGeoSphere(HGS)技术系统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联立并行同步求解.根据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同步动态监测资料,分别对地表水地下水水流和水质耦合模拟模型进行了校正和检验.之后,根据设定的情景方案,应用所建立的模拟模型对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未来的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基于HGS技术系统的地表水地下水水流和水质耦合模拟模型能够刻画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各自的运动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水力联系与相互转换关系.若地表水受到污染(如农田施肥),不仅会影响到地表水,也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0.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已是我国水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且经逐步成为水质监测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主要探讨吉林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为提高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质量管理工作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当前地表水用水的安全性,要求相关管理部门认识到水质常规监测的重要性,合理运用先进监测技术,找出监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有效解决对策,进一步完善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工作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水污染问题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事情,不管是企业还是各单位都不例外。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但是淡水资源特别缺少的国家,更要把水资源的保护放在第一位,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一直都是对水资源保护十分重要的措施。但就目前来看,因为在水质监测当中有很多的问题影响,导致水质监测还存在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希望在以后的水质监测当中,可以提供有力的借鉴,让水质监测工作更加科学和合理化。  相似文献   

13.
闽江流域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优化布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0年监测数据和GIS技术,对闽江流域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的布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监测断面分级控制原则,运用水质分段法对闽江流域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的优化设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闽江流域共设置168个监测断面,其中省控断面77个、市控断面39个、县控断面52个,并根据断面级别确定了相应的监测项目和频率。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简称国控网)实际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其中,河流断面593个,湖库点位152个),Ⅰ~Ⅲ类,Ⅳ、Ⅴ类,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0%、32%和28%.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石油类等.与上年相比,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5.
摘要:本文将模糊综合评判理论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相结合,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利用抚顺市浑河水质污染的实测数据,对城区三个主要监测断面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地表水水质评价方法能较完善地反映地表水污染程度,是一种实用且精确的评价方法,且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自动化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在环境管理中日益体现出快速便捷、信息量大、代表性强的优势。近十年,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在各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强化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创新运维模式、加强数据质控管理,确保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准确可靠等,为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政府环保责任目标考核、流域生态补偿、总量减排、监控预警等环境管理工作发挥着El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流域水质监测、流域污染源监测和流域事故应急监测三种地表水监测方式的研究,结合各级环境监测站的基本配置,对中国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指出流域水环境监测存在流域水质监测断面布置数量不足、流域水质监测断面布置不均,污染源在线监测普及困难、运行状况较差和应急监测资源不足、监测分析方法不够健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监测体系现状研究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历经30余年,已初步形成一套基本成熟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但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和监测技术的进步,监测体系的诸多问题也凸显.结合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中国地表水水质的监测方法、技术、指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即规范项目参数的描述、筛选优化控制项目、建立多层次、实用的控制指标监测方法体系、完善控制项目QC指标体系、制订专门地表水监测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9.
依据2018—2019年地表水监测结果,从时间、空间、流域等角度对青岛市地表水水质及特点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对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1986~2003年呼和浩特市河流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选取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等指标,运用水质综合指数法,探究呼和浩特市地表水环境水污染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地表水环境水质状况整体虽然有所改善,但污染依然严重;生活污染源、环保治理等已成为影响呼和浩特市地表水环境演化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