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里木河河道整治与生态建设科学考察及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河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河流,如何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一直是国家和新疆各族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论文通过对塔里木河新的科学考察的经过和体会介绍,就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可持续性问题、水资源分配问题、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认识问题、对生态闸的认识和管理问题、胡杨林保护问题、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恢复等问题提出一些讨论,对塔里木河河道整治与生态建设提出初步咨询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问题,一旦水资源的污染治理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污染治理问题一直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城乡河道当前的污染及治理现状,阐述了污染河道流域的生态修复现状及其可行性,并且针对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污染河道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整体策略以及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技术体系,以期能为河道的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态城市主要景观生态河道的水质日益恶化,水污染严重。曾经的山清水秀不复存在,河道旁充满异味和垃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本文对生态河道水污染进行研究,分析污染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流匮乏的重污染城市黑臭河流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以郑州市贾鲁河为实例,针对城市黑臭河流天然径流少、河道补给水多为生活及工业废水、河流生态功能基本丧失等污染特征,本文提出了基于废水资源化再生利用与水质目标管理结合的基流匮乏型城市黑臭河流的"三级循环、三级控制、三级标准"治理模式;针对水体黑臭问题成因,研发经济有效的污染控制与治理新技术,实现流域排污总量与环境容量的科学衔接,为解决同类型河流水资源短缺与水质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模式与途径,并对我国今后黑臭河流治理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理论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针对地表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上对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进行探讨,包括:①在分析已有生态及环境需水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生态及环境需水的定义;②对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论述。首先,回顾了与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研究有关的概念;其次,根据河道水量平衡探讨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的机理及其组成;第三,根据人类对地表水的影响强度,将水资源开发利用划分为4个阶段,论述了每个阶段河流生态系统的特点,并分析了河流流量减少所造成的对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的概念。论文为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保护目标的太子河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计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河流生态需水量计算是进行生态水权分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配置的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域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针对太子河下游河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确定生态保护目标的基础上,采用月保证率法和生态水力学法计算下游河道不同等级生态需水量,既可以从各月角度反映河道生态需水是一个与自然径流相适应的过程,又注重水生生物的关键期和生境需求.通过Tennant法验证月保证率法和生态水力学法计算结果可靠,最终确定太子河下游河道最小、适宜和理想等级年生态需水量分别为:5.31×108m3、8.52×108m3和12.17×108m3,而且现状流量可以满足最小生态需水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对城市河流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河道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城市河流不仅是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城市景观文化构建的重要体系,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城市河流水环境治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城市河流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河流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分析了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治理策略,以期能够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微薄力量。  相似文献   

8.
小流域河流综合治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河流以及整个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河流的治理十分紧迫。本文首先通过阐述小流域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并提出河流生态治理的理念:治河之道决不在于改造,而在于“还原”,指出中国对小流域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国内外河流成功治理的实例介绍了流域治理的常用的生态工程方法(包括河道外治理、河道内治理、滨水区治理),同时提出要在治理河流的同时重视河流的管理才能实现河流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13条入滇河流做了生态调查及分析,河流生态调查内容包括对河流底泥、底栖动物及岸边动植物的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提出了针对入滇河流污染的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河流等自然环境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其污染程度已经威胁到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虽然,早在五六十年代,国外的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考虑如何解决河道的污染问题,但是至今河道污染仍是一大难题。由于河道曝气技术是一种投资少、效果较好的治理河流污染技术。因此,得以在国内外广为采用。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河道曝气技术在河流污染中的应用,以期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我国河道治理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在对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护我国土壤资源的作用,以免河道治理过程中由于不注重防护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副作用。尤其在我国一些雨水多发的地区,水土保持在河道治理工作中更是重中之重,稍不注意维持将会对大面积地区造成影响深远的生态危机。本文主要针对河道治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了以下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发展速度比较快,不管是人们的生活又或者是工业生产结构都加快了脚步,对水资源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如果水资源被污染,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还会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了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需要进行水污染治理,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使得生态环境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文章主要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水资源...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水资源也是孕育生命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如果水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存带来一定影响。在我国政府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这一理念后,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水污染治理受到公众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当前,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导致水资源污染严重,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新型的治理措施和手段,已经成为了相关部门思考的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马仲河流域污染状况,通过采取河道底泥治理、排污干管截流、建造人工湿地和河道护岸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来恢复马仲河流域生态功能,并以此达到净化河流的目的。本文为北方地区中小河流及支流河的全面达标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生活生产污水排入河流,造成河流严重污染.污染河流的治理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生态修复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河道冶理方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主要的生态修复方法有:(1)物理方法:底泥疏浚、机械除藻;(2)化学方法:化学除藻、絮凝沉淀;(3)生物-生态技术:河道曝气、土地处理技术、生态疏浚、生态...  相似文献   

16.
宗威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2):151-151,15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生态环境,进而出现了河道整治的方式。本文主要对河流生态系统构成与特点进行分析,从河流本身生态结构特点、物理循环、水文地理条件等方面,探讨河道整治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有效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措施,实现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电站引水发电以及堤坝式电站调峰运行将使坝下河段减(脱)水,调水、引水和供水等河道以外用水水利工程也将造成下游河道减(脱)水,水文将对水生生态、生产和生活用水、河道景观等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为维护河流的基本生态需求,水利水电工程必须下泻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其纳入工程水资源配置统筹考虑,使河流水电动能经济规模和水资源配备向"绿色"方向发展.本文以火溪河阴坪水电站为例,简述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确定的主要方法和下泄生态流量的工程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18.
海河流域河流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河流域涵盖我国"京津冀"经济圈,河流对流域内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研究河流空间分布及演变趋势对于合理利用河流水资源、保护河流生态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遥感资料的GIS分析方法,对海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水系结构、河流曲率和河网密度、闸坝等指标进行分析,发现:1海河流域河流地貌划分为上游山区段、中部平原段和下游滨海段,3个区段水系形状依次为树枝状(受人为干扰小),编织状(中度人为干扰),稀疏编织状(人为干扰强烈);2流域水库和水闸修建阻断河流纵向连续性,五大水系(滦河、北三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连续性指标值低于5;320世纪60年代—80年代—2000年,流域河流平均曲率不断减小,河网密度呈现不定向波动,反映出人为控制对河道形态改变程度大.今后应减少人类活动对河流自然属性的改变,河流治理和修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保护和改造河流地貌、水系结构、河流曲率和河网密度.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逐渐加深,而水资源的污染也是越来越严重。水资源作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资源之一,这不得不要求人们的节水意识的提高,同样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问题。水资源对人类的发展和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人类需要做好水环境的保护,从而来保证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涧河新安县城区段为例,在统计分析1959年-2010年新安水文站水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水文学中的Tennant法和水力学中的R2CROSS法分析计算了河道内基本生态需水量,另外还计算了河道水质净化需水、河道蒸发渗漏需水、河道最小输沙需水.按照不重复计算的原则,在几个方面需水量中取最大值,得出涧河城区段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为3 010.0 m3/s,此水量是该河段恢复河流生态结构与功能健康的最佳需水量,这一结果对河道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平衡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