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燃煤电厂平板式抗砷中毒SCR脱硝催化剂在高砷燃煤烟气中的运行效果,测试了抗砷中毒SCR脱硝催化剂和新鲜催化剂的脱硝活性,通过X射线原子荧光(XRF)、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式表征催化剂样品.结果表明:运行一年的催化剂在150~450℃烟气条件下的脱硝活性与新鲜催化剂非...  相似文献   

2.
砷中毒是SCR脱硝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阐述了SCR脱硝催化剂的砷中毒机理,介绍了最近SCR脱硝催化剂砷中毒理论及再生方法的研究进展。并且,列举了砷中毒脱硝催化剂的主要再生技术,对比了不同再生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并对脱硝催化剂的再生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法(SCR)是当前世界上主流的烟气脱硝技术工艺,具有脱硝效率高、成熟可靠、应用广泛、经济合理和适应性强等特点。本文就影响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设计的几个主要因素如入口NOx浓度、还原剂和催化剂形式及其布置方式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指出各燃煤电厂在进行SCR烟气脱硝设计时应结合自身烟气条件、煤质资料及其当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合理选择烟气参数,以保证SCR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自2010年大规模改造,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电厂已经进入第一次脱硝催化剂更换周期。SCR脱硝系统经过长期运行后,运行管理人员积累了丰富经验,但由于设计缺陷、运行方式不当、催化剂活性下降、设备老化磨损等因素,SCR脱硝系统长期运行后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总结分析了SCR脱硝系统部分常见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加装 SCR 脱硝装置对燃煤锅炉系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家环保政策及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大规模加装SCR脱硝装置势在必行。根据SCR脱硝系统本身的运行及建设要求,分析了燃煤电厂加装SCR脱硝装置对锅炉本体、锅炉钢结构、空预器、除尘器、引风机以及对锅炉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及对策,为燃煤电厂脱硝改造工程的实施及加装SCR脱硝装置后锅炉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较为典型的电厂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简述其脱硝工艺和反应原理,对催化剂选择和脱硝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浅要分析,总结了SCR脱硝技术的优缺点,对燃煤电厂的脱硝工艺选择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SCR催化剂是SCR烟气脱硝工艺的关键,SCR催化剂活性降低将会对空预器造成腐蚀影响,通过某燃煤电厂300MW机组实例,分析了SCR催化剂活性降低造成空预器腐蚀的原因,并给出了在实际运行中减轻SCR催化剂活性降低对空预器腐蚀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役燃煤电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部分出现NOx排放不达标的现象,为解决燃煤电厂该工程实际难题,对燃煤电厂SCR脱硝系统数值模拟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开展了横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为进一步提高SCR脱硝系统数值模拟精确度,应采用非均匀的烟气入口边界条件和采用考虑基于灰层抑制的焦炭燃烧模型;导流板改造应加入对导流板厚度与烟道内烟气流动特性关系之间的考虑;喷氨系统及混合器改造是导致改造成本及引风机能耗较高的重要原因,对工程改造与改造后能耗增加的成本和节省催化剂成本间的对比研究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燃煤电厂SCR脱硝系统工程改造的技术路线,以期为工程实际提供理论指导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宽温催化荆在燃煤电厂全负荷脱硝中的应用。该新型宽温催化荆可在SCR入口烟温275-420℃范围内连续运行,脱硝效率不小于85%。研究结果表明,在100%负荷工况下,SCR入口烟温375℃,脱硝效率为85.31%。在35%负荷工况下,SCR入口烟温275℃,脱硝效率为85.05%。使用该新型宽温催化剂可保证燃煤电厂机组在全负荷工况下的脱硝需求,但需增加一定的投资。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因其脱硝效率高、运行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等企业的烟气脱硝。催化剂是SCR技术的核心,SCR催化剂的中毒失活导致废SCR催化剂的产生量越发增多,而碱(土)金属是引起SCR催化剂中毒失活的主要因素。详细总结了碱金属(K、Na)和碱土金属(Ca、Mg)导致SCR催化剂中毒的机理及其各相应化合物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提高新鲜催化剂抗碱(土)金属中毒的措施和碱金属中毒催化剂的改性再生,为延长SCR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进而减少废SCR催化剂的产生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脱硝催化剂性能检测与评估是SCR脱硝系统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研究对某600MW燃煤电厂在役蜂窝式脱硝催化剂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掌握了催化剂样品整体性能现状。检查了催化剂外观情况,对催化剂理化特性(微观比表面积、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磨损率、抗压强度))、工艺特性(脱硝效率、活性、氨逃逸、SO2/SO3转化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催化剂存在孔道及微孔堵塞、活性下降现象,活性下降约19%,超过设计值。通过对催化剂性能的检测分析,提出了SCR脱硝系统后续优化运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选择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目前燃煤电厂应用最多且最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本文介绍了SCR烟气脱硝技术的特征,对影响SCR法脱硝效率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燃煤烟气中汞的来源、存在形态、危害和脱除效率,综述了除尘装置、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脱硫装置对脱汞效率的作用,固体氧化物催化剂、卤素添加剂对单质汞的催化氧化的影响,探讨了单质汞催化氧化剂类型和脱硫中汞被还原的技术研究难点。燃煤电厂的监测数据表明脱汞中的重点问题有:如何提高SCR催化剂催化氧化单质汞的氧化效率,如何改进催化剂的抗硫性及稳定性,设备防腐蚀问题,如何改善湿法脱硫系统吸收效率以及吸收溶液中的汞沉淀分离技术:这些都是燃煤烟气汞污染控制技术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燃煤电厂SCR脱硝催化剂在运行过程中会伴随有副反应的发生,硫酸铵盐是其中的产物之一。生成的硫酸铵盐的粘性较大,会引起催化剂失活;易造成飞灰在空预器中低温段空预器受热面沉积,引起下游的设备和管道的堵塞和腐蚀。本文分析了SCR系统中硫酸铵盐产生的主要原因、危害,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典型燃煤电厂废SCR催化剂解析及环境管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出废烟气脱硝催化剂成分解析、产生量预测及处理处置的对策。方法用ICP方法对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SCR催化剂化学成分等进行分析。采用数学模型对废SCR产生量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将废SCR催化剂列入危废名单的原因。结果在燃煤电厂装机容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推算,我国将从2017年开始大量产生SCR催化剂固体废弃物,并会逐年增加,在2020年以后逐步稳定在25×104~30×104 m3/a。废SCR催化剂中Ti的含量最高,约占23.3%~46.2%。W,V,Mo,Ba是SCR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并且不同SCR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并不相同。钒的含量对废SCR催化剂的潜在判定影响较大。SCR催化剂可能会吸附砷、汞、镉等重金属以及各种飞灰成分等物质,从而增加了废SCR催化剂的化学成分。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第二条的相关规定,鉴于废烟气脱硝催化剂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且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团队将烟气脱硝过程中产生的废钒钛系催化剂建议纳入危险废物统一管理。结论废SCR催化剂是我国近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一种脱硝危废,尚缺乏符合国情的处理处置经验。为了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需要继续探索可行的废SCR催化剂的监督和管理措施,完善各项标准和法规,最终实现对废SCR催化剂进行有效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某燃煤电厂1000MW商业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催化表征和活性评价综合分析该电厂1000MW商业SCR脱硝催化剂的失活原因.研究表明,催化剂的失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 Fe,S,K和As元素中毒,其元素含量较新鲜催化剂分别增加了318.0%,233.3%,199.3%和99.8%;(2)催化剂表面孔道的飞灰堵塞,硫酸盐类沉积以及长时间高温反应造成催化剂的烧结和颗粒物的团聚,导致失活SCR脱硝催化剂比表面积较新鲜催化剂下降了20.3%;(3)活性组分V的价态变化造成V4+/V5+的比值由6.46下降至1.35,以及Lewis酸位点减少了34.2%,从而导致催化剂的失活.  相似文献   

17.
以沧东电厂4号机组进行的脱硝改造工程为例,阐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SCR反应器、催化剂等脱硝设备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同时对4号机组加装脱硝装置后对空预器、引风机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针对其影响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8.
燃煤电厂采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过程消耗大量的氨,同时存在氨逃逸和氨排放问题.为了掌握超低排放燃煤机组的氨排放程度、脱硝氨逃逸情况以及各环保设施对氨的协同脱除能力,为燃煤电厂氨减排政策制定和氨减排技术研发提供支持.在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中选取11个城市中的14台机组,采用例如DL/T 260—2012《燃煤电厂烟含脱硝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的标准方法用稀硫酸吸收烟气中的氨再结合分光光度测试方法,对环保设施多个位置的烟气中氨进行浓度测试.结果表明:①氨排放浓度介于0.05~3.27 mg/m3之间,平均约0.95 mg/m3,通过烟气排入大气中氨的浓度不高;②测试的14台机组中有7台机组(约50%)脱硝氨逃逸值高于设计值(2.28 mg/m3),说明脱硝氨逃逸超过设计值呈普遍现象,个别电厂脱硝氨逃逸严重,氨逃逸亟待解决;③环保设施对逃逸氨具有较好的协同脱除能力,平均脱除率约为64.86%.建议对于SCR脱硝氨逃逸严重的机组,对SCR出口烟道截面氮氧化物(NOx)实施网格式测试,在此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精准喷氨、优化流场、提高SCR脱硝运行水平(或采用专业化运维),从源头上减少氨耗量,降低系统能耗和氨排放.   相似文献   

19.
SCR脱硝系统是年前燃煤电厂脱除NO_x的主要方式。CFD模拟为SCR系统流场优化设计的必要手段。一般设计时会对整流格栅结构和支撑进行简化处理,造成实际安装的整流格栅支撑梁及某些结构引起催化剂前流场不均,进而造成催化剂的严重磨损。以某600 MW机组为例,针对实际运行磨损非常严重的情况,通过CFD模拟对整流格栅系统的支撑及密封结构进行详细模拟诊断,并进一步对其整流格栅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改造后运行大大减少系统高速区分布,催化剂磨损程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催化氧化燃煤烟气中汞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钒基、铜基、铁基、锰基、铈基以及贵金属SCR催化剂对汞的催化氧化性能;分别分析了烟气温度、烟气组分(Cl2、HCl、SO2、NH3等)、空速等因素对各催化剂汞氧化性能的影响;最后运用文献对比方法综合概括了燃煤烟气条件对汞氧化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燃煤电厂现状,对SCR催化脱汞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利用SCR催化剂实现燃煤烟气中汞的氧化,结合现有污染物控制设备实现汞的脱除,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燃煤烟气脱汞技术;当前应深入研究SCR催化剂对汞的催化氧化机理,开发能够实现NOx与汞协同控制的,稳定、高效、普适性强的低温SCR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