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贵州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贵州省近年来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实践,从土壤环境监测方案制定、评价标准、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分析了贵州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土壤常规监测和土壤应急监测能力的相关举措,提出科学制定土壤环境监测方案、提高监测报告可用性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环境监测是保障水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践中存在监测管理体系不健全、监测数据未精细化、监测指标未充分结合实际及监测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本文对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健全监测管理体系、推进监测手段和技术更新、扩大监测覆盖面、结合实际需求和环境特点及加强监测人员的素养培训等,以期为水环境监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租赁现有空置制衣厂楼房为例,从监测依据、评价标准、污染源与防治措施、监测内容、监测结果评价等方面,对制衣厂楼房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作实例分析。针对监测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如装修过程机械设备噪声、装修使用溶剂型油漆等产生的有机废气、装修建筑垃圾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因其高效、便捷、特异性强等优势在水生态监测中应用良好。生物监测能全面反映水生态系统的物种特征、结构功能、生态毒理等问题,推进了从传统的水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转变。文章围绕生物监测原理、特征及分类,对水生态监测中常用的生物监测方法加以阐述,并分析了生物技术在水生态监测领域的最新进展,最后提出几点确保水生态监测长足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绵城市监测与评估涉及科学、技术、工程、设备及管理等多个方面,现阶段监测评估工作面临一定的困惑和挑战。根据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监测评估实践,分析海绵城市监测评估中在监测目的、监测方案、评估分析方法、模型率定和验证等方面存在的误区及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针对建设,片区、项目、设施等不同尺度,从效果评估、科学研究、模型率定、运行维护等方面对监测目的和内容进行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的核心指标应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内涝积水点消除比例、内涝防治标准达标情况、天然水域面积变化率等,鼓励采用"监测+模型"的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的现状和流域水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缺失,从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监督、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质量事故行政追究和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内部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构架了流域水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监督、考核、评价、追究等一系列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专业人员、内设机构、仪器设备、资金投入的瓶颈,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的质量,国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应急监测演练的实际效果等是环境应急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对突发污染事故的监测,应该从监测部门的内设机构建设,专业人员的配备,政府资金的投入,设备的更新添置,提高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加强应急监测人员的培训和应急监测演练的常态化,国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对现场监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按照监测方案阶段,监测准备阶段,现场监测阶段,监测结束阶段,等现场监测的基本过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现场监测质量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精神,落实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关于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等部署要求,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为导向,以实现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目标,对照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目标管理、污染控制等生态环境管理需求,以宏观决策监测支撑方略、目标指标与网络优化、精细化管控监测支撑为重点领域,提出了生态环境监测高质量发展策略与关键技术的研究方向及重点内容,旨在推动传统监测向智慧监测创新转型,加快实现感知高效化、数据集成化、分析关联化、应用智能化、测管一体化,更加有力支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相似文献   

10.
水环境监测方法的选择是开展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一方面。笔者介绍了水环境监测前期准备、地表水监测、地下水监测、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等,以供广大环保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扩权强县”背景下环境监测管理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立“扩权强县”背詈下,满足各种监测需要的环境监测管理模式转变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要加强制度建设、县级监测能力建设、深化和拓展监测领域、推进县级监测信息化建设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了水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贮存、测定、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审核等等全过程,因此,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保证,以保证了监测结果的正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期流域监测工作的新要求,指出目前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监测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流域监测网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地表水监测机动性、精准性不够等问题。从流域生态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立足“十四五”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需补齐流域监测工作短板,具体而言,需完善流域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组建跨部门的监测网络,全面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增强监督性监测力度,加强监测新技术推广应用,构建流域监测大数据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期流域监测工作的新要求,指出目前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监测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流域监测网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地表水监测机动性、精准性不够等问题。从流域生态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立足“十四五”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需补齐流域监测工作短板,具体而言,需完善流域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组建跨部门的监测网络,全面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增强监督性监测力度,加强监测新技术推广应用,构建流域监测大数据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2021年12月2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简称《规划》)。本文就“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提升”“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等“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深度解读,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就“十四五”时期碳监测评估、PM2.5和O3协同控制追因溯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生态质量监测评价、智慧监测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6.
准确、一致、可比、透明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吸收数据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履约和国内“双碳”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温室气体监测是获取相关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系统梳理了国际履约对温室气体监测的要求和国在温室气体监测方面的实践,分析总结出我国温室气体监测需求,并提出制修订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以及监测技术规范,强化煤炭、油气等重点排放源试点监测,探索开展甲烷以及含氟气体等排放监管监测,整合国内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监测网络,开展浓度反演技术和模型的研究和应用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2021年12月2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简称《规划》)。本文就“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提升”“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等“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深度解读,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就“十四五”时期碳监测评估、PM2.5和O3协同控制追因溯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生态质量监测评价、智慧监测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8.
结合多年陕西省环境应急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经验,从应急监测预案、人员培训、仪器设备及试剂、应急监测报告、方案等方面,对突发性环境应急监测管理提出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流域水质监测、流域污染源监测和流域事故应急监测三种地表水监测方式的研究,结合各级环境监测站的基本配置,对中国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指出流域水环境监测存在流域水质监测断面布置数量不足、流域水质监测断面布置不均,污染源在线监测普及困难、运行状况较差和应急监测资源不足、监测分析方法不够健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机械制造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流程,分别从收集技术资料、现场勘察、编制验收监测方案、现场监测和编制验收监测报告等方面分析了机械制造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指出,机械制造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重点关注问题包括:第一,收集技术资料阶段,建设项目的基本信息应以项目建成后的实际情况为准;第二,现场勘察阶段,应按照项目环评以及环评批复要求,分别从废气、废水、固废、噪声等方面进行现场检查。对于机械制造项目,重点关注焊接烟尘、打磨粉尘、油漆废气等废气处理设施,以及危险废物处置情况;第三,编制验收监测方案阶段,应注意合理确定验收监测内容和评价标准;第四,现场监测阶段,应特别注意企业生产负荷情况,对于机械制造项目可以考虑通过产品产量来考察;第五,编制验收监测报告阶段,应确保验收监测结果及分析充分反映验收监测期间环境管理检查和现场监测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