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城市综合减灾科技发展的思路  于 1 997年 1 2月颁布的建设部《建筑技术政策纲要》从多方面给出提高城市建筑防灾能力的目标及要求。笔者认为本政策产生背景在世纪之交 ,涵盖内容是关键及要害 ;本政策作用应大力推进并发扬。如城市建筑综合防灾技术政策强调 :城市建设必须主要针对我国城市易发致灾的地震、火、风、洪水、地质破坏五大灾种 ,因地制宜 ,制定合理的设防标准 ,采用先进技术 ,在满足各类建(构 )筑物使用功能的同时 ,提高其综合防灾能力。其任务和目标是 :第一 ,城市建筑综合防灾应遵循“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2.
针对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制度、技术三个方面浅谈实行节能评估和审查的重要性、迫切性,并提出了强化制度的若干方面,就技术层面强调标准规范的作用,并建议推进绿色建筑来提高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3.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长江流域内的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具有比较特殊的气候特点。这一气候特点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本文在对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重点探讨两者的结合,并指导绿色建筑应用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希望能够在后续实践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炼油厂设计应做到全面规划,减少污源,清污分流,分级控制,综合利用,有效处理,以达到防治污染的目的。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新建炼油厂设计,以及扩建、改建和技术措施项目中的新设计部分。  相似文献   

5.
崔小爱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8):185-187,191
从总则及编写要求、评价等级、声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声环境影响预测几个方面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95版和09版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内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为例,浅析了导则09版实施后在环评工作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供学习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1总则 1.1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 1.1.1为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对"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应校验一次"的要求,特编制本规定.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总则  1.1为控制城市水污染,促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务院关于环境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本技术政策。  1.2本技术政策所称“城市污水”,系指纳入和尚未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之混合污水。  1.3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指导污水处理工艺及相关技术的选择和发展,并作为水环境管理的技术依据。  1.4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水环境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以及城市排水专…  相似文献   

8.
根据BREEAM,很多节水技术可以运用到绿色建筑中:对居住建筑,在住宅内全面考虑使用节水型器具,在住宅外充分利用英国丰富的雨水资源进行灌溉和中水回用;对办公建筑,使用节水型器具,鼓励使用雨水或者回用水系统,合理安装和使用水表,进行泄漏检测,定期维护和用水量检测和记录;对于工业建筑,重要的是安装节水型器具、合理安装和使用水表,以及进行漏水检测;对于商业建筑,除了满足以上之外,更强调进行水的循环利用,特别是回用水用于洗车,以及用水设备的维护和控制,以及水消耗监测,并反馈到记录表明用水有降低趋势。这些指标对于我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节水型建筑、节水型企业,积极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约型社会,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朱智 《环境工程》2015,33(8):5-7
通对太原市中水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城市污水厂中水及建筑中水回用方向,并探讨了适合太原市的中水回用模式。分析表明,太原市中水回用率低,应加快中水工程建设,优先发展污水厂中水回供工业、景观用水的同时进行建筑中水回供。结合地形特点及城市建设时序,针对老城区、新城区、城市边缘地区及工业区采取了不同的回供模式进行相互结合和补充。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开发项目经常选址在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待开发地区)、高速公路两侧交通便捷地区、原来的工业用地。这3种类型地区的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生态景观环境影响.噪声环境影响、污染土地利用环境影响等问题。主要是项目总体布局,包括平面和空间布局,充分认识项目环境设计的合理性,与周围景观环境的适宜性、协调性。环境景观设计,要尊重现有的地形特征,应充分利用基地内已有的地貌、周围环境等条件,突出住宅项目的内部空间及环境的整体设计及安排。对疑受污染地块(原来的工业用地)作为居住用地时,在建筑前、建筑中和建筑后都必须具备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才可能使污染土壤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对于高速公路两侧地区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首先要与规划相结合,在确保高速公路两侧有效距离,完善道路绿化的基础上,考虑房地产开发项目本身布局的合理性,进一步减缓道路噪声对项目主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为加快推进全市重点区域绿色建筑发展,《西宁市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奖励办法》将于4月6日起正式实施,有效期至2024年4月6日。据了解,该《办法》适用于全市重点区域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即:满足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要求,申报评选纳入全市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并由绿色建筑第三方评估,取得设计标识和运行标识的居住二星级及以上、公共建筑三星级绿色建筑。申报奖励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应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与产  相似文献   

12.
<正>(一)问:什么是"节能建筑"和"建筑节能"?答:目前我国要求居住建筑设计应达到第二阶段50%的标准,其中建筑部分占30%;采暖供热系统占20%,在保证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室内热环境符合小康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夏季室内温度低于30°C,采暖地区冬季室内达到18°C的基本要求。"节能建筑"要求从外墙到内墙,从屋面到地面,  相似文献   

13.
<正>气密、水密、隔音、保温、隔热推广和应用建筑节能门窗,要选择符合所在地区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及其实施细则的节能型门窗。节能门窗重点开发和推广下列技术:建筑门窗和建筑幕墙全周边高性能密封技术。降低空气渗透热损失,提高气密、水密、隔音、保温、隔热等主要物理性能。在密封材料和密封结构及室内换气构造上有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对现有人员集中场所石化建筑物进行抗爆能力评估,采用合理的抗爆加固措施,提高建筑物抗爆能力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人员集中场所石化建筑抗爆加固改造技术,并比对抗爆能力提升等级,总结人员集中场所石化建筑抗爆加固技术发展趋势,提出在抗爆加固方面应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多元文化构成了复杂的背景。本文旨在探讨在这一地区进行环境设计的挑战和机遇。介绍了青藏高原的环境特点,包括高海拔、极端气候和多民族社区。强调了环境设计在应对气候极端性、资源稀缺性和多元文化方面的关键性。提出了地方性人性化设计概念,强调了尊重当地文化、满足居民需求以及遵循生态原则的重要性。这一概念有望在青藏高原地区的环境设计中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并传承多样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制定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目标和技术政策,建立适合本国特点的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及相应技术体系,超低能耗建筑正在成为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为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标准体系,并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相结合,更好地指导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推广,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联盟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生态环境建设在中国的战略地位,指出西部地区应建立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生态经济体系。并从技术结构层面和政策层面对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提出一些新的想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荣富 《环境导报》2003,(13):36-37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高等院校校园发展与环境建设,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既要满足今天的需要,又要能适应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高校发展规划中面临的任务。高校校园建设规划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在其《自然的住宅》一书中,强调了人、自然和建筑整体概念的重要性,认为建筑必须同所处的场所、建材以及使用者的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生态建筑是现代建筑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革命,它不仅基于人们对环境生态问题的深刻认识,也与人类意识深处的道德理想密切相关。因此,设计师…  相似文献   

19.
总则固体废物本身并不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它几乎占有各个技术学科中的一少部分.固体废物管理包括以下几项技术:贮存;收集;运输方法;热、机械、化学、物理以及生物的加工;适宜的消除污染技术以及最终的残渣的贮存(地面或地下贮存).  相似文献   

20.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I0007-I0007
<正>本刊讯:目前,我国多地区雾霾已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的健康生活因此受到影响。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可消除产生雾霾的根源,节能需求迫在眉睫。在建筑节能领域,建造"冬免供暖,夏免空调"的超低能耗节能建筑——被动式房屋,为减少雾霾寻求新的突破口。现在,我国已经自主研发成功并获得德国专利的太阳能地暖地板一体化技术、航材三玻高保温节能窗技术以及被动式节能建筑模块房的一系列节能技术,已应用于被动式生态建造上,使长期零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