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人工神经PID(比例-微分-积分校正)控制技术在有机垃圾减量化处理设备中的应用。采用神经网络辩识器(NNI)对被控对象进行在线辩识,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神经网络控制器(NNC)进行实时调整,使系统具有自适应性,从而达以有控控制的目的。使用矩阵实验软件(MATLAB)仿真表明,它具有动态特性好、响应速度快、稳定的时间短,优于原方案使用的PID控制。神经PID控制系统大大改善了系统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微波辐照程序升温与恒温解吸载甲苯活性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微波作为加热手段,采用恒温解吸和程序升温解吸两种方法对吸附了甲苯的活性炭进行了解吸研究。两种方法的操作条件分别为:1.恒温400℃;2.程序升温,初始温度及升温幅度均为100℃,每个温度点保持时间10min,终温500℃保持5min。结果表明,微波恒温解吸和程序升温解吸产生的甲苯气体浓度最高可达到56.7g/m3、28.7g/m3;两种解吸方法都可以在45min左右使活性炭达到90%以上的解吸效率。对两种方法的能量消耗进行分析后发现,相比400℃恒温解吸,程序升温解吸的能量消耗可以降低23.7%。  相似文献   

3.
型煤燃烧固硫中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氧化钙作为固硫剂的型煤中适当加入Fe,Si添加剂组分,燃烧生成新的固硫体系后进行了2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进样实验。1.型煤样品分成6份,进行逐渐升温实验,分别加热到1170℃-1220℃,温度间隔10℃,恒温1/4h,2.型煤样品分成7份,进行先升温后进样实验,将加热炉分别升温至要求温度1000℃-1220℃+后进样,温度间隔50℃,恒温1/2h,实验表明:在Fe,Si体系的型煤燃烧过程中,当进样  相似文献   

4.
付柏淋  吕阳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1):2917-2921
为研究中央空调系统真菌繁殖扩散机理及控制空气微生物污染问题,通过温热控制手段,探究不同温热环境下真菌菌落、菌丝生长繁殖规律.以某体育馆中央空调系统过滤器表面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生理生化实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空调系统过滤器表面的优势菌属种类及数量.对分离鉴定的优势菌属做温热控制实验,分别在25℃恒温及22℃~28℃变温条件下观察菌落和菌丝的生长规律.结果显示,该空调系统过滤器表面真菌优势菌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p.)和枝孢属(Cladosporium spp.),菌落形成单位分别为600, 140cfu/cm2.温热控制研究表明,无论25℃恒温或22~28℃变温条件,青霉属生长速度都要快于枝孢菌,且菌落直径变化和时间成线性关系;温热控制对青霉属和枝孢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温热控制技术在抑制空调系统真菌生长上可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采用SIEMENS S7 414-5H CPU和WINCC等自动化产品实现再加热步进炉的自动控制。网络拓扑结合了Profibus-DP冗余现场总线和以太网(TCP/IP),使用STEP7编程实现了双交叉PID,使用WINCC软件实现了各工艺子系统画面以及参数监控、报表打印等功能。实现了用户控温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烧失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实验条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失量法是测定有机质含量的可靠手段,以其方便、快捷、经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土壤学、地质学、湖泊学等研究中。但由于对煅烧过程的研究较少,煅烧条件的选择不统一,使得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可比性较差。本研究使用带烧失称重系统的马弗炉,对中国北方有机质含量不同的三种类型土壤进行了烧失量测定实验,通过观察土壤重量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连续失重过程,对煅烧温度、煅烧恒温时长、样品量及升温速率等实验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确立了烧失量法适宜的实验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宜选择3℃/min;样品量建议选用3~5 g,有机物含量低的样品可适量增加;不同类型土壤的适宜煅烧温度略有差别,黑土和栗钙土建议选用550℃,而黑垆土选用500℃或550℃;恒温2h可获得较为稳定的烧失量结果。  相似文献   

7.
按照温度时间取样路线图,采用HYLZ-2型铝甑低温干馏炉热解东胜长焰煤,分析了热解方式、温度和时间对脱硫的影响,研究了恒速升温阶段和恒温阶段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以5℃/min恒速从20℃升至245℃,有20%的硫从固态煤中析出;热解终温在460~510℃恒温320 min后,仍有60%~64%的硫留在固态煤焦中;恒速升温阶段的平均脱硫率活化能和平均脱硫率指前因子分别为30.23 k J/mol和35.51;恒温阶段的脱硫率活化能E和脱硫率指前因子自然对数ln A值分别为196.72 k J/mol和25.689。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许厂煤矿以工控机作为上位机,C200H系列PLC作为下位机,组态王6.5作为上位机监控软件以及模拟屏等组成的矿井水处理自动化监控系统,系统实现了整个工艺过程的全面监控以及处理工艺的关键环节,即自动加药和自动排泥.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华能太仓电厂300MW机组脱硝控制系统传统PID控制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技术、预测学习控制、以及自动适应技术等高级算法,彻底解决了脱硝系统不能很好适应负荷、煤种变化等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一种制革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中,工控机作为集中管理层,PLC作为现场控制层,电气设备作为远程设备层。详细阐述了该控制系统的上位机监控系统和下位机控制程序的开发过程。目前该系统已经成功投运,从经济成本、控制系统功能和现场的实际运行情况看,该控制系统具有经济性、先进性、可靠性等优点,对工业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油泥辐射热解过程复杂,热解炉内温度场和传热特性不明等,通过Fluent软件,选用双欧拉模型、DO辐射模型及多组分模型研究了热解炉内的温度分布及不同因素下物料的升温特性。结果表明,炉内油泥的温度分布以L/D=10为分界点将其分为了升温和恒温2个阶段,且600℃为最佳热解终温。同时,较高的含水率会延长油泥热解时间,而降低螺旋转速可减少最终油泥的剩余量。另外,在辐射管上方加装遮热板可改善炉膛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最后,对整个热解系统进行能量平衡分析发现,热解产物总回收能量为6592.25 kJ,能量回收率最高可达82%,其中热解气能量占该系统总输入能量的65.78%~90.11%,可极大减少系统所需的外部能量补给。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中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广泛采用开关控制方式,控制精度往往不够高。PID控制器作为应用范围最广的控制器,能够明显地提高控制精度,但其输出连续变化,不能直接驱动只有开关两个状态的执行机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脉宽调制PID控制算法,它通过将控制量转化为一定周期内开关时间的占空比,使开关控制方式下PID控制器的输出能够驱动交流接触器和电机等执行机构。在制革污水处理过程的两个控制实例中采用了该算法,良好的控制效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防止双氧水法制环氧氯丙烷工艺过程中气相燃爆事故的发生,利用Aspen软件对反应器气相空间、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吸附及尾气排放单元开展了组分模拟和燃爆风险分析,针对高风险单元开展了工况条件下的燃爆参数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定了工艺气冷凝处理方案.结果表明:一级冷凝器冷凝温度低于33℃时,工艺气中氯丙烯含量低于该温度下的爆炸上限,进入爆炸区间,设定一级冷凝温度为35℃;二级冷凝器中氯丙烯的极限氧含量为10.9%,控制二级冷凝器中氧浓度低于8.9%,可以达到燃爆防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当前电力通信机房室内空气监控系统抗干扰能力弱,室内空气净化检测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ARM的电力通信机房室内空气监控系统,以提高室内空气净化检测精度.选用DHT11温度传感器,引入专用数字单元采集技术和温度传感技术,实现空气温度监控.安设 HS1101传感器,监控空气湿度.采用OLED液晶显示作为系统的可视化窗口,完成电力通信机房监控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耗低,抗干扰能力强,为准确检测室内空气净化程度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货物捆绑技术是物流安全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研究设计了一套智能货物绑带系统。对该系统整体运行结构做了论述,阐述了构成该系统的关键设备原理智能绑带设备有电机、力传感器、射频电路及控制电路组成;驾驶室控制设备有射频电路、GPRS模块、GPS模块、处理器及监控软件组成,监控软件运行在带Windows CE的7寸触摸屏上,该设备可以实时通过无线方式监控本车所有智能绑带设备,本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大大提高了货物物流的安全性厦智能化程度,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采用HH—S型数显恒温油浴锅和简易油浴锅对国家标准土壤样品进行样品消解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测定结果,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HH—S型数显恒温油浴锅消解进行样品前处理时,应把预先加热温度提高为195~200℃,消解温度提高为185~190℃,消解时间要严格控制在5min。  相似文献   

17.
运用Plackett-Burman法确定了影响滤膜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提取效果的显著因素,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得出回归模型,通过Minitab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消解条件:HNO_3-HF体积比3.6∶1、恒温温度184.8℃、恒温时间13.8 min。标准滤膜GBW(E)080212中元素Pb最大的预测浓度为63.3μg/L,验证试验测定值与回归方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2%,与标准滤膜真实值的相对误差为-0.3%。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基本一致,模型能较好的反应消解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改变季铵盐类离子液体([CPL][TBAB])用量,恒温水浴时间,恒温水浴温度,干燥温度等因素探索了利用季铵盐类离子液体制备TiO2光催化剂的实验条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得出了利用季铵盐类离子液体制备TiO2光催化剂的最佳条件为:[CPL][TBAB]与TiO2用量比为1 g∶10 ml;恒温水浴的温度为50℃,时间为30 h;干燥温度为80℃,时间为12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TiO2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含能材料产品在热烤环境下的热安全性,研制一套热烤环境试验用多温区热控装置.方法 从热烤试验需求出发,制定试验系统功能、指标.进行系统功能分解,重点分析加热方式和加热元件的选型,温区之间的温度耦合及控制.基于试件含能,危险性较大的情况,制定安全策略.基于组态软件实现热控系统的软件设计,考虑了参数及曲线设置、试验过程状态观测、数据存储、报警和安全保护等.结果 利用该多温区热控系统开展了验证性试验,设置的温度为室温~229℃,温变速率为6℃/h,三温区控制,温度误差为±1.5℃.结论 含能材料热烤试验用多温区热控装置可以完成大试件小温升速率热烤试验的要求,为大尺寸含能材料热烤试验提供了试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周期性变温对紫色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状态下,土壤外界的环境温度日变化明显,并呈周期性波动,然而目前有关这种周期性变温如何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矿化尚无统一观点.为此,以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紫色土为供试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开展周期性变温对其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培养试验涉及温度和水分两个因子,其中,温度设有4个模式,分别为3个恒温(15、20和25℃)、1个周期性变温(15/25℃变温);水分设有2个梯度,分别为70%WHC和淹水.在66 d培养期内,好气和淹水条件下,变温(15/25℃变温)培养的紫色土SOC累积矿化量和矿化强度与恒温20℃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可用20℃恒温来评估变温(15/25℃) SOC矿化的影响效应.此外,除恒温15℃,各温度处理均表现为淹水培养的紫色土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显著高于好气(70%WHC)培养(P 0. 05).在变温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紫色土有机碳矿化速率之间无显著相关.结合矿化动力学分析可知,淹水条件能有效增加紫色土的易分解碳库大小,但变温不能有效影响紫色土的易分解碳库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