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电解技术预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丽  胡将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109-110,113
印染废水因污染物浓度高、色度大、可生化性差成为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本文采用微电解-生化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工程实验,微电解预处理使废水中的COD大幅去除,并显著提高其可生化性;色度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工程实验结果表明,微电解-生化工艺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运行费用低,处理后废水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微电解+改良Fenton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乳化液废水,研究该工艺的处理效果和合适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3.
铁碳微电解预处理高浓度酒精废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废铁屑-焦碳组成微电解工艺预处理高浓度酒精废液。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试验考察了反应时间、铁碳比、曝气强度对铁碳微电解工艺降解有机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和pH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铁碳比和曝气强度对铁碳微电解处理酒精废液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且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小时,铁水比125:500,曝气强度4m^3/m^2h,CODcr的去除率达到50%,废水的BOD5/CODcr值可由O.3提升到0.48,pH由3.5提高到5.2左右。作为高浓度酒精废液预处理工艺,铁碳微电解能够经济、有效降低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和碱度。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多元微电解预处理梭织布印染废水的降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多元微电解预处理工艺,在p H=3.0,微电解填料填充比为1:1.5,微电解时间1.5 h的情况下,出水COD平均去除率达到76.0%,是预处理该类废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铁炭微电解法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英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2):109-112,89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对印染废水进行顸处理,对影响铁炭微电解效率及LCOD、色度去除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初始pH值为3,最佳混凝pH值为7.5,最佳铁炭比为1:1.1,铁屑的最佳投加浓度为10.8g/L,适宜的反应时间为30min,COD去除率最高可达38.2%,色度的去除率大于95%;通过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后的印染废水其可生化性明显提高,BOD/COD比由0.16提高到0.45,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染料废水的内电解脱色处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铁屑内电解法对5大类11种模拟染料废水和印染废水进行了内电解混凝处理,得出了内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脱色机理,并在实际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得到有效应用。研究表明,对中等色度和浓度的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率均在77%以上,在实际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采用混凝和内电解联合处理工艺,脱色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7.
铁炭微电解工艺具有处理范围广、以废治废、成本低的优点,但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有限。文章以沥青废水对象,采用不同方法对铁炭微电解进行强化处理,以期提高废水COD去除率。结果表明:单纯使用微电解技术,沥青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0%,使用超声、外加电场、Fe-Al-C微电解及催化剂MnO2进行强化后,废水的COD去除率分别为78.3%、83.3%、82%和76.5%,相比于单独微电解COD去除率均有较大提高,其中,Fe-Al-C是最为简单有效的微电解强化方法,经过处理后废水COD降为835 mg/L。  相似文献   

8.
采用附电解氧化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获得适宜工艺参数:电流强度为400mA,废水停留时间为25rain,pH为6.0-7.0。试验表明:吸附电解氧化法能够使印染废水的CODcr 的去除率提高,使活性炭颗粒的再生周期延长。同时,从技术和经济上论证采用电解絮凝一吸附电解氧化法串联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可行性,因此吸附电解氧化法在废水处理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絮凝-氧化-微电解-吸附处理活性染料废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显球 《环境工程》2003,21(1):29-30
采用絮凝 氧化 微电解 混凝 吸附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活性染料废水并应用于实际工程 ,效果很好 ,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试剂组合工艺对炼油碱渣废水混凝沉淀处理后出水,进行降解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3,废水与铁碳填料的体积比为2∶1,微电解反应时间2 h,曝气的条件下,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COD的去除率超过42.5%。Fenton试剂处理微电解反应出水的最佳操作条件是:pH值在2~3之间、反应时间2.5 h、Fe2+浓度为800 mg/L左右、H2O2浓度为0.25 mol/L,在此条件下,Fenton试剂处理微电解处理后的炼油碱渣废水COD平均去除率为63.8%以上,微电解/Fenton工艺对COD的总去除率在79.2%左右,可生化性由0.16提高到0.56。  相似文献   

11.
铁炭微电解预处理聚酯树脂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聚酯树脂废水研究,先进行正交试验,考察铁屑投加量、铁炭比和废水初始pH值对微电解效果的影响,接着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铁炭微电解法的最优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对微电解处理聚酯树脂废水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铁屑投加量和铁炭比,最适工艺条件为:室温,废水初始pH值为2.0,铁屑投加量为100 g/L,铁炭质量比为1:1,曝气搅拌反应时间2.0 h。在此工艺条件下,BOD5/CODcr从0.17增加到0.33;此外,废水的CODcr去除率也可达到50.91%,这大大降低了后续生化处理的有机负荷。  相似文献   

12.
丁苯橡胶废水是一种具有强冲击、多组分、高浓度特点的废水,且含有难降解和抑性物质,因此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对其没有理想的去除效果。研究提出选用铁碳微电解-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来对该废水进行处理,以COD为主要指标考察该组合工艺对丁苯橡胶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处理丁苯橡胶废水,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去除一定的色度和COD,铁碳微电解的最佳p H为3,最适温度为30℃,需要曝气,反应时间为60 min,后续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一步处理废水,其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出水COD浓度为95 mg/L,色度为2倍,实现丁苯橡胶废水的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13.
印染行业在我国属于重污染行业,其废水处理状况一直深受人们关注,随着新型染料、助剂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使得印染废水的处理难度不断增大,本文针对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提出了铁碳微电解→混凝沉淀→多介质催化氧化→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反渗透→中水回用(或达标排放)的改造工艺,为实现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铁碳微电解法去除石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石油开采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探讨和分析了pH值、Fe/C比、铁碳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试剂的最佳条件为:pH值为3;铁屑投加量为50 g/L,铁碳质量比为1∶1,微电解反应时间为120 min,化学需氧量去除率最高可达39%.本实验优化了铁碳微电解法对石油开采废水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大大降低了石油废水预处理的成本和负荷,为石油废水消减化学需氧量的初步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实验采用曝气循环微电解工艺预处理印染废水.结果表明:在曝气量为1.0 m3/h、循环时间6 h、进水pH值为3,V(Fe)∶V(C)为1∶1、反应温度为55℃、循环流速1 L/min的最佳条件下,印染废水的色度及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5.0%和68.0%.该工艺对印染废水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是一种廉价、简便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内置铁炭微电解协同UASB-SBR联合工艺处理某厂实际印染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分别采用市售和自制铁炭协同UASB-SBR联合工艺,SBR出水ρ(COD)稳定在100 mg/L左右,色度<40倍;使用自制铁炭微电解材料对SBR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最终出水COD及色度分别达50 mg/L及10倍以下。  相似文献   

17.
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处理甲苯硝化废水,探讨了溶液pH值、铁炭投加量、铁炭比例、H2O2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硝化废水的影响规律,获得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硝化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废水pH在3左右,铁炭投加量为0.6 g/L,Fe/C质量比为4∶1,反应时间为1.5h,微电解后H2O2投加量为20 ml/L,反应时间为1 h。硝化废水经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后,COD由29 146mg/L降至6 477 mg/L,COD去除率达77.8%,BOD5/COD由0提高到0.37左右,废水可生化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电化学法对双甘膦废水除磷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芬顿、芬顿-微电解、三维电催化、微电解工艺对预处理双甘膦废水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高浓度有机磷双甘膦废水,采用上述四种工艺处理后的总磷去除率分别为66.2%、88.1%、87.8%、92.2%。铁碳微电解除磷效果最优,进一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pH为3,反应时间为2h,铁碳比为1:1时微电解法对双甘膦废水的总磷去除率可达92.2%,微电解联用对废水总磷去除率为96.8%。  相似文献   

19.
在确定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各自最佳反应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单独混凝、H2O2强化微电解工艺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混凝工艺在最佳条件下COD、NH3-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6.9%、20.1%、59.4%;强化微电解工艺在最佳反应条件下,COD、NH3-N、TP去除率分别为32%、-4.5%、69%。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联合工艺效果最好,COD平均去除率能达到55%。对该化工厂的废水预处理工艺提出改造方案,初步预算了工程改造投资及药剂费用。  相似文献   

20.
汤成莉  常青  延卫 《环境工程》2012,(Z2):59-63
采用铁炭微电解技术为核心工艺的混凝-铁炭微电解-强化电解组合工艺对大蒜切片废水进行处理,主要研究了铁炭微电解的运行参数,包括曝气与否、废水pH值、反应时间、铁炭质量比、铁水质量比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组合工艺处理后,废水刺鼻的气味完全消除,浊度去除率达100%,ρ(COD)值由13050mg/L降至878mg/L,去除率达93.3%,BOD5/COD(B/C)值由0.10提高到0.46,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