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综述了当今世界能源状况以及国内外柴油机燃料的研发和利用进展。结合国内外配煤水煤浆的研究及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现状,根据我国目前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以及配煤水煤浆具有低灰、低污染的优点,指出柴油机燃用配煤水煤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方荣利  刘敏 《四川环境》1999,18(1):58-61
本文在笔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煤灰渣的途径,推荐了利用煤灰渣生产墙体材料、生产水泥及灌浆材料的有关参数。煤灰渣的开发利用不仅可减少堆放煤灰渣占用的土地和消除煤灰渣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使企业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安徽两淮地区(淮南和淮北)为华东地区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共有8个大型燃煤电厂,小型电厂数量众多,坑口电厂煤电的转换,污染物多残留原地,PM_(2.5)细颗粒物及有害元素大气排放尤需关注。两淮煤田煤中As、Hg、F、Be和U不富集,但燃煤电厂煤消费量大,而两淮地区燃煤电厂有害元素的大气排放量相关报道较少;基于该地区煤炭消费量、煤中元素含量和元素大气排放因子,建立了有害元素As、Hg、F、Be和U的大气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2年两淮地区燃煤电厂As、Hg、F、Be和U的大气排放量分别为0.31 t、1.93 t、727 t、0.08 t和0.18 t。  相似文献   

4.
我国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规律和综合利用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国内煤中微量元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煤中微量元素的来源可分为原生、次生和后生,赋存状态主要与有机质的吸附和络合作用有关;开发利用的现状较为落后,表现为研究区域少、研究手段和技术水平差。指出,必须深入对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规律和综合利用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利用资源,使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平顶山地区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是河南省和全国的重要煤炭基地之一。平顶山矿务局现有现代化生产矿井14对,1989年原煤产量达1800多万 t,产量居全国统配煤矿第2位。平顶山地方煤矿1989年原煤产量为1260万 t,居全国地方煤矿之首。平顶山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铝、盐、石膏、耐火粘土、石灰石等,其中煤是该区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含煤地层有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盒子组,分属于平顶山煤田和韩梁煤田。这2个煤田含煤面积650km~2,-1500m 标高以上储量达78亿 t。平顶山市区基岩残岗大面积分布着寒武系各统灰岩,可利用储量1.84亿 t。  相似文献   

6.
利用监测数据,研究了2013—2016年河北省空气质量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河北省冬季取暖期大气污染最为严重。河北省采取了燃煤减量化、替代化、清洁化等措施来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减轻大气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河北省能源结构调整进程中面临替代能源成本高、煤改气气源供应不足、新能源管理机制不顺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加大对替代能源扶持力度、建立长效经济机制、推动科技创新、理顺并网机制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秦皇岛市能源消耗中清洁能源比重较小,不利于城市环境改善的状况,提出了推行"以电代煤"来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城市环境.并对秦皇岛市"以电代煤"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居民生活、农村、商饮业、党政机关和公用事业单位推行"以电代煤"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地区重点耗煤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通过京津冀地区各行业的年度煤炭消费量确定火电行业、钢铁行业和焦化行业为重点耗煤行业,以在线监测数据、污染源调查(现场调研、环评、验收)数据、排放因子数据为基础,自下而上建立了2013年京津冀地区重点耗煤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研究了SO_2、NO_x和PM_(10)的排放量与污染贡献分布情况,掌握了京津冀地区重点耗煤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为大气污染物减排提供数据基础。研究表明,2013年京津冀火电、钢铁焦化行业共排放SO_2 72.35万t、NO_x 131.99万t、PM_(10) 30.36万t。  相似文献   

9.
大气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炭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本文采用WRF-CAMx 空气质量模型定量分析了煤炭消费- 污染物排放- 空气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基于情景分析方法,研究了2020 年、2030年空气质量改善需求对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煤炭消费总量的约束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地区行业发展与能源供需等因素,提出各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与控煤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2020 年、2030 年空气质量改善阶段性目标,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应分别控制在40.8 亿吨和37.7 亿吨左右,京津冀鲁豫等11 个重点省份2020 年煤炭消费量应控制在15.8 亿吨、2030 年控制在13.1 亿吨,全国煤炭清洁化利用水平需要在当前基础上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居民普遍采用的散煤分户取暖是当地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为加大散煤治理、推进清洁取暖,北京率先推行了清洁取暖政策。本研究基于北京市约4000户农村家庭的入户调查数据,对清洁取暖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对"煤改电""煤改气"和"清洁燃煤替代"三种主要清洁取暖措施的成本和收益进行量化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煤改电""煤改气"和"清洁燃煤替代"均增加了居民的取暖成本,但也普遍改善了居民取暖的主观感受;政策实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所带来的环境和人体健康方面的收益均大于实施成本,增进了社会福利。其中,"煤改气"户均收益最高,而"清洁燃煤替代"户均成本最低。最后,本文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取暖政策的推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伊犁河谷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伊犁河谷地理位置独特,特殊的气候及水文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伊犁河谷生态旅游资源形成的条件,在对伊犁河谷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伊犁河谷适宜开展生态旅游的景区(点)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为制定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开发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谢云  陈大华 《四川环境》2013,32(2):113-117
为了对经多年暂存且受“5.12”地震影响的放射性废物包装体运输到国家规定处置场进行处置,需对待运输的放射性废物包装体进行整备以达到运输和暂存的要求,待整备的放射性废物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放射性废物整备工艺流程处理后,尤其是对放射性泥土和已损坏或变形严重的包装体采用自主研发的工艺进行整备后,放射性废物包装体达到了相关标准要求,满足了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和放射性废物体和废物包的特性鉴定要求,放射性废物整备运输后减轻了项目实施单位的废物暂存压力。  相似文献   

13.
伴生矿开发利用引起的天然放射性水平升高正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通过介绍和分析我国伴生矿辐射环境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问题的制度成因主要是监管职责不明确、资金保证制度和废物处置导则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监管机构为主导,开发废物处置示范工程和建立资金保证制度等政策建议,以推进我国伴生矿辐射环境管理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形象定位及产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但拥有旅游资源并不等于就拥有旅游产品,旅游资源要成为旅游产品,还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形象设计、加工和再创造。伊犁河谷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世所罕见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是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以伊犁河谷生态旅游源为基础,塑造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形象,设计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放射性的使用情况及23年里发生的放射性污染事故分析,论述了加强四川省放射性污染源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关注室内放射性环境污染 保护公众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嘉媛 《四川环境》2002,21(3):79-80
室内的各种放射性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本文通过对各种室内放射性环境污染的简要评述,让人们对室内放射性环境污染有科学认识,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杨敏  谷洪 《四川环境》2008,27(6):112-114
本文通过研究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方案设计,讨论射频识别技术在放射源安全管理的应用可行性,可为放射源管理部门提供放射源信息的快速获取、综合存储、信息分析、分级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极低放核废物处置安全评价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云 《四川环境》2011,(5):54-58
放射性废物处置受到很高程度的关注和重视;极低放核废物处置系统的定量预测需要对其进行安全评价;本文就极低放处置场的安全评价现状进行了概述,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景象后果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同一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出现离散的数据进行数据舍弃检验。在放射性测量过程中除考虑统计误差外,同时也应考虑仪器的、人为的及偶然因素导致的系统误差,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区域、自然资源本身和资源的外部条件出发,通过分析区域优势自然资源的概念,选择建立了衡量区域优势自然资源的6项标准体系,并以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为例,借助与高层次区域的比较研究,确定了该区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是:铝土矿为第一优势资源,天然气为第二优势资源,以下资源次序为石油、煤、金矿、水泥灰岩、耐火粘土和水资源等。这为合理开发区域优势自然资源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