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无处不在的电磁环境作为装备运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和重视。电磁环境通常定义为各种电磁现象的总和,既包括自然电磁环境又包括人为电磁环境。其中雷电、静电、地磁场、太阳磁暴等属于自然电磁环境,而广播电视、高压输电线、电气电子设备(如电视机、计算机、电机…)以及电子对抗、通信、雷达、核爆、超宽谱和高功率微波武器等产生的电磁辐射属于人为电磁环境。电磁环境对电子设备、电子器件或组件、材料、电爆装置、燃油和人员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电气、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由它们所造成的电磁辐射及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要求减少电磁污染的呼声愈来愈高。如何减少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漏泄和防治电磁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作业人员和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防止干扰,已经急迫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并急须加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3.
电磁污染的防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电子设备与电气装置的电磁辐射及其对生产、生活环境的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如何减少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泄漏和防止电磁污染,保护生产与生活环境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环境电磁工程学的研究表明,在现代化大城市中,电视和无线电广播发射系统是最严重的人为电磁波辐射污染源。各种开放式的高功率射频与微波应用设备,是次一等的人为电磁波辐射污染源,这类设备主要包括雷达站、微波通信机、微波治疗机和射频溅射仪等。其电磁波辐射主要危害近旁的操作人员,但其泄漏辐  相似文献   

5.
庄大亮 《福建环境》1995,12(2):45-45
自然环境中的电磁波主要指射频和微波,在自然环境中强度很弱,大约为10μnw/cm~2。它来源于太阳、星系和地球本身。近30年来,随着广播通讯系统及电子工业和其应用的发展,人为形成的电磁波覆盖着整个地球,其功率则呈指数地增长。 环境电磁波的主要辐射源包括各波段的广播天线、电视天线、微波中继、雷达天线等。可从几个不同波段分析。从我国1982年的情况来看,中波广播的辐射总功率为25000千瓦,短波为8000千瓦。超短波主要  相似文献   

6.
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现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是人工辐射,人类制造的几乎所有的电器和电子设备等应用时产生的辐射导致环境的污染,也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对此,提出了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电子设备与电气装置的电磁辐射及其对生产、生活环境的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如何减少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漏泄和防止电磁污染,保护生产与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本文所介绍的防护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所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只要认真实施,就可以切实保障作业人员及高场强作业范围内其它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浅谈电磁辐射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电磁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的污染源主要是电讯系统。无线电和电视发射台及某些电子设备。就产生的射频和微波的能量而言。雷达系统和人造卫星的电讯系统当属最强,而无线电和电视发射台的辐射功率虽较弱,但多位于人口稠密之地,因此也是重要的辐射源。2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电磁辐射主要有射频和微波辐射两类。生物体接受电磁辐射后大多能产生电和磁场,然后变成热能,一种是作用于细胞,使其产生变化(即热效应);另一种是作用于细胞膜的生物聚合体(即热外效应)。微波穿透力大,不仅可使皮肤表面加热,而且可以使深部组织散热困难,所以…  相似文献   

9.
当前环境纠纷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策阳方平(湖南省芷江县环保局芷江419100)一般而言,环境纠纷系指因环境问题而引起的人为矛盾和冲突;随着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加剧,由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多,已成为束缚企业发展,诱发工农矛盾等诸多社会问题的“焦点”.在市...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电磁辐射监测技术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电磁辐射监测技术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孙秀莲随着科学技术与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能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它一方面造福于人类,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污染,大量的研究表明,电磁辐射不仅对各种电气装置和电子设备产生...  相似文献   

11.
掌握核磁共振的电磁环境现状,可为核磁共振电磁辐射环境防治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文章建立了医用核磁共振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对深圳市医用核磁共振电磁辐射环境的静态磁感应强度和射频电场强度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超过静态磁感应强度环境背景值(100μT)水平的监测点位占比65.77%,静态磁感应强度>500μT的点位占比15.5%,射频电场强度监测结果均<5.4 V/m,周边辐射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静态磁感应强度,存在静态磁感应强度环境泄露的主要点位为观察窗、防护门、防护墙。从监测评价结果划定监督控制区和悬挂警示牌,强化重点区域的屏蔽设计,建立核磁共振电磁环境的国家标准体系等方面重点加强,以便降低核磁共振电磁环境曝露。  相似文献   

12.
空中战场复杂电磁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信息化条件下,空中战场呈现出电子设备密集、电磁环境复杂的特征。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各武器装备受到来自不同平台、不同形式的电磁威胁。这些电磁威胁造成了空中战场武器装备性能下降,指挥控制难度增大,整体作战能力降低。在分析空中战场电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对空中战场的电磁威胁环境进行了研究,还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对空中作战的影响。并从强化电磁环境意识和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现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是人工辐射,人类制造的几乎所有的电器和电子设备等应用时产生的辐射导致环境的污染,也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对此,提出了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环境本身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而我在这里所讲的是物质环境,即人与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环境又可以分为没有经过人或受过人影响的天然的环境和人为的环境。人为的环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加以改造、影响的环境;一类是无目的无意识但受到人的作用而影响的环境。从环境的组成部分来看,我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也是资源问题,例如,地球这个大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空气、水、土壤、动植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射频和微波的发射源逐年增加,污染了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带来了危害.污染环境的射频和微波主要来自电讯系统(包括人造卫星中的电讯系统),无线电和电视发射台及某些电子设备(如微波炉、微波加速器、微波理疗机的使用)等.由于各国对射频和微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认识不  相似文献   

16.
地球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有天然辐射来源和人为放射性来源,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粘膜或伤口进入人体内,对人体形成直接损伤、间接损伤和远期辐射效应,应从内照射和外照射防护两个方面来防止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  相似文献   

17.
军用电子设备环境适应性设计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军用电子设备的使用范围非常广,工作场所多种多样,设备的环境适应性问题比较突出。介绍了军用电子设备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分析了环境适应性设计步骤,结合设计经验,讨论了具体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措施,包括温度控制措施;防振动抗冲击措施;电磁防护措施以及三防措施等。  相似文献   

18.
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战场电磁环境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战场电磁环境中人为电磁辐射、自然电磁辐射和辐射传播因素的基本构成,特别是对信息化战场电磁环境的复杂性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从而得出复杂电磁环境已成为夺取现代战争主动权的关键因素的结论,通过探索战场电磁环境的基本规律,推动战场电磁环境的建设,为更好地完成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息化作战与训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军用电子设备电磁信息防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分析了TEMPEST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电磁泄漏的主要途径和方式、TEM—PEST检测技术及TEMPEST技术与EMC技术的关系,综述了国内外TEMPEST技术的发展状况,概括了在军用电子设备设计、应用中常用电磁信息防护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福州市区域环境电磁辐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电子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功率也越来越大,使人类生存空间的电磁场强度急剧增加,研究这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人产生的影响是环境部门面临的新问题。本文简要地介绍福州市区域环境电磁辐射的调查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福州这种较典型的中等城市的电磁辐射的时空分布、频率特性等进行分析,对环境电磁辐射的宏观分布规律的研究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