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对我国部分煤矿采煤工作面粉尘状况的调查,测试和煤矿粉尘粒度分布分析结果。通过测试分析证明,不同煤种的煤被外部能量破碎时,它的产尘量、产生的粉尘的粒度分布及粉尘中呼吸性粉尘含量不同;各种煤直接破碎产生的粉尘和矿井空气的浮游粉尘的粒度分布均符合罗辛——拉姆勒(Rosin——Rammlar)分布规律;采用一般常规防尘措施(如煤体注水、洒水、喷雾降尘等),对粒度较粗的粉尘有一定降尘效果,可改善粉尘作业环境,而对工人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呼吸性粉尘降尘效果不显著,造成矿井浮游粉尘中呼吸性粉尘含量增加。为此,今后防尘工作重点应加强对呼吸性粉尘控制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对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高的防尘措施,大幅度降低矿井中呼吸性粉尘.使煤矿尘肺病发病率有较大降低。  相似文献   

2.
“全国煤矿有265万接尘人员,据测算,每年有5.7万人患上尘肺病,因尘肺病死亡的则有6000余人,是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两倍。”这是记者去年从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经验交流会暨全国煤矿尘肺病防治现场会上获悉的。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的一项调研显示,多数煤矿井下粉尘浓度严重超标,自1983年至2008年,煤尘最高浓度范围198~3420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49.5N855倍,每年有大量职工患上尘肺病。  相似文献   

3.
国外非煤矿山粉尘危害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煤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如凿岩、爆破、装运、溜井转运、破碎等工序,均可产生大量的粉尘。尤其是小于7μm的呼吸性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作业环境空气中。工人长期吸入呼吸性粉尘,能引起尘肺病,严重危害着职工的身体健康,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1干式凿岩捕尘当不能采用湿式凿岩时,必须采用干式捕尘措施,防止凿岩时粉尘的产生。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干式捕尘方法是中心式抽尘单机捕尘技术。干式泡沫捕尘法已在一些矿山进行工业性实验,待进一步改进后方可大量推广。该种除尘方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泡沫的含水量及其使用寿…  相似文献   

4.
"全国煤矿有265万接尘人员,据测算,每年有5.7万人患上尘肺病,因尘肺病死亡的则有6000余人,是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两倍。"这是记者去年从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经验交流会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晖 《劳动保护》2006,(7):92-93
一.我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状目前,我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严重,尘肺病患病率高发。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5大类,其中以粉尘危害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尘肺发病率高的原因,一是作业环境差,粉尘浓度普遍超标;二是接触粉尘工人多,患病人数总量大。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23个省市1万6792个煤矿企业的调查统计,截至2005年,累计尘肺病例15万3027例,累计尘肺病死亡人数5万8681人,现患病例9万4346人。2005年新增尘肺病例5629例,尘肺病死亡人数2470人。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累计尘肺病例13万2011例,累计…  相似文献   

6.
我国每年5.7万名矿工患上尘肺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煤矿有265万接尘人员,据测算,每年有5.7万人患上尘肺病,因尘肺病死亡的则有6000余人,是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两倍。"这是记者在2010年11月9日从召开的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经验交流会  相似文献   

7.
我国粉尘职业危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以匀  吕琳 《安全》1998,19(1):4-7
我国各类工矿企业接尖人数超过千万。尽管工人的劳动条件比以前有很大改善,尘肺病得到一定控制。但是,由于粉生防治设备和技术、劳动卫生监督和管理、尘肺病识别和预测等方面的问题,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在患病人数、发病率、增长幅度方面居世界首位。特别是随着工业迅速发展,接尘人数增加,一些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经营者忽视劳动卫生管理,对防护资金投入极少,造成作业环境更为恶劣,使粉尘职业危害形势更为严峻。文中通过剖析一些典型行业和企业的粉尘职业危害,说明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粉尘作业环境改善较多,而众多的集体企业、中小型企业问题严重,乡镇企业和部分三资企业更加突出。文中特别指出呼吸性粉尘是导致尘肺发生的主要因素,要防治尘肺,重点应加强对呼吸性粉尘的研究,以便寻求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种能够连续监测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新型仪器──西姆斯林连续测尘仪,最近通过有关部门验收。该仪器的制造技术是由镇江煤矿专用设备厂从英国罗米公司引进的。这种仪器的制成,为我国有效地治理粉尘,减少尘肺病的危害,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监测手段。 这种仪器运用单通道平板淘析器从全尘中分离出呼吸性粉尘,再用光散射法测定粉尘浓度,有连续准确的功能。呼吸性粉尘监测仪制造技术通过验收@徐承富 @陈金凤  相似文献   

9.
随着矿山机械化程度和采掘强度的不断提高,采矿工业的粉尘尤其是呼吸性粉尘的防治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因为这种粉尘是导致矽肺和尘肺病的重要因素。据国外统计,煤矿工人中由于煤肺病长期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人数是其它矿山事故引起的残废和死亡总人数的3.5倍。早在60年代,国外就开始研究矿山呼吸性粉尘的状况及其治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尘肺病是目前煤矿最严重的职业病,发病人数约占我国尘肺病人总数的40%以上。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人在井下生产过程中吸入较多的粉尘所致。近几年采,煤矿综合防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后,通过开展煤矿安全监察及乡镇煤矿停产整顿,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防尘资金的投入,建立和健全了各项防尘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更新了防尘设施,普遍开展了以湿式作业为主的综合防尘措施。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大幅下降,尘肺病发病率得到一定控制。但由于煤炭开采环境条件差、产尘环节多、粉尘治理难度大、对粉尘危害严重性认识不足等原因,目前粉尘危害仍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和保障煤矿工人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In China, more than 2.65 million coal mine workers are exposed to coal dust. Every year, new pneumoconiosis cases amount to 25,000, among which 6000 cases die of this disease. The figure is twice the death toll in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Occupational diseases seriously endanger life and health of coal mine workers, and restrict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coal industry.The paper presented a study of foam–sol-based coal dust control. This wa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haracteristics of foam–sol-based coal dust control, which features dust capture, suppression, and isolation. Comparative wettability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contact angles of water, aqueous foam, and foam–sol solution. A new foam–sol generating system with a conical diffuser outlet was proposed.The experiment results clearly showed that the foam–sol features dust capture, suppression, and isolation. The wettability of the aqueous foam solution was better than the foam–sol solution, but the foam–sol technology had the better ability to capture the airborne dust, suppress the static dust and enclose the dust source, due to the excellent surface viscosity, strong cohesiveness and less volatile property. The paper concluded that the foam–sol could greatly improve the dust control efficiency and did not have main deficiencies that the aqueous foam technology had.  相似文献   

12.
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法律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管理标准的变动,会给煤矿的防尘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煤矿防尘工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综合防尘措施的落实、防尘科技的发展状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法规标准。脱离实际的防尘标准,只能导致实际工作中的虚夸与浮躁,不利于防尘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3.
粉尘是燃煤发电厂重点防治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某燃煤发电厂2×330MW机组为例,调查和分析了燃煤发电厂中粉尘的种类、分布及防护设施,并对该燃煤电厂主要工种和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和讨论,提出皮带巡检工、灰库巡检工是燃煤电厂粉尘危害重点防护对象,而输煤皮带转载点、破碎机以及灰库卸灰操作位现场粉尘浓度超标严重,是燃煤发电厂粉尘危害防治的重点工作场所。在对该燃煤电厂粉尘浓度超标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工程防护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燃煤发电厂粉尘危害相应的防治措施,为燃煤电厂粉尘危害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本质安全原理预防煤粉爆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旨在将本质安全原理与粉尘爆炸(以煤粉爆炸为例)的风险控制联系起来。利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的标准测试方法测试煤粉及煤粉-CaCO3混合物的爆炸下限、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度等爆炸特性。基于本质安全基本原理和试验结果,讨论预防煤粉爆炸的各种基本方法,并重点阐述本质安全原理与粉尘爆炸影响因素、不同的预防方法、过程设备的选择等之间的关系,对已制定的爆炸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经过2005年至2011年7年的煤矿资源整合,山西省煤炭行业呈现如下新的特点:矿井数目显著减少,矿井数量由原来3000多座已采煤矿减少为1000余座整合煤矿;机械化程度提高,75%以上实现机械化采煤;井型变大,升级改造基建矿井规模均达到90万吨/年以上,单独保留矿井则为30万吨/年以上;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死亡人数由400多人降为100多人;年产能由2005年6亿吨到2010年7.4亿吨;同时,由于资源整合煤矿地质技术人才短缺、安全管理低下、地质信息不清,煤矿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其中地质信息的有效性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采用管理学的理念加大对地质信息的动态控制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首先认真分析了有效地质信息的含义,提出了地质信息的控制原理,并从组织、动态角度指出了信息发布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分析指出了已采矿井瓦斯、水文等地质信息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煤炭企业粉尘控制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择具有粉尘危害的5个煤炭企业作为研究现场;调查对象包括企业负责人、接尘人员、职业病防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粉尘监测人员。调查内容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粉尘防治的制度和措施,接尘工人对粉尘防治知识的知信行等。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定性访谈和查阅档案等方式。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以SAS 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随着诊断年代的推移,新发尘肺病例Ⅰ期所占比例呈逐渐增大趋势。各类人员对粉尘危害及其可预防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对基本防尘措施认识程度高;对国家相关法规认识程度低。在所调查的478名接尘人员中,只有59.4%的人知道发过宣传材料。接尘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为72.6%,而且每次都使用者不到总人数的1/2,防护用品的舒适性差是其不使用的主要原因。企业中仍有18.8%的职工没做过岗前体检。所调查的五个煤矿防尘设施较为完备,运转情况基本良好,但防尘效果一般。粉尘浓度监测工作开展不规范,企业粉尘管理工作不完善,存在粉尘危害及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职业健康体检体系不健全、防尘措施不到位、粉尘浓度监测可能存在漏洞等问题,在粉尘管理方面仍需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综采工作面粉尘运移和粉尘浓度三维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分析了综采工作面流场及粉尘分布的特点 ,视工作面含尘风流为气 粒两相流 ,建立了描述综采工作面风流中粉尘运动和浓度分布的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有限容积法求解 ,编制了模拟计算综采工作面三维空间内风速和粉尘浓度分布的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半煤岩巷道中岩粉质量分数和煤的挥发分与煤岩混合型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关系,选取挥发分差异较大的5种煤样以相同比例配制煤岩混合型粉尘,利用粉尘云最小点火温度测定仪进行煤岩混合型粉尘试验。结果表明,当煤岩混合型粉尘中岩粉质量分数低于40%时,岩粉的混合会导致混合型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发生小幅度波动;当岩粉质量分数高于40%时,煤岩混合型粉尘最低着火温度会随岩粉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大幅度升高;挥发分质量分数越小的煤粉,其混合型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越容易受岩粉质量分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大流量工序定点短时测尘结果与工人实际接尘情况存在差距的问题,本文对综放工作面粉尘浓度现场测量,应用全工班呼吸性粉尘监测方法进行测尘。在实测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累计百分比等统计学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综放工作面粉尘浓度的分布规律。以一定初速度从滚筒割煤处抛出的粉尘,在风流作用力、重力、底板和煤壁的吸附以及对落尘的反弹作用下沿程扩散。靠近底板和煤壁处的总粉尘浓度沿程分布曲线是双峰型曲线,距底板和煤壁较远处的总粉尘浓度沿程分布曲线是单峰型曲线。按粉尘粒径大小,双峰型总粉尘浓度沿程分布曲线可以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可沉降的大颗粒粉尘为主的区域,另一个是难以沉降的微细颗粒粉尘为主的区域。从而有利于矿山管理者有的放矢地采取防尘措施,减少投资,提高效率,确保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