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指示生物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环境监测是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的重要工具。传统的理化监测和单一的理化指标难以测定和反映污染物的综合生物学效应。利用指示生物开展生物监测,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环境污染的综合生物学效应,是环境监测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水体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危害以及监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生物监测技术的优越性。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工作,提出利用东亚三角涡虫(Dugesiaojapoice)作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监测指示生物的可行性,并对更为灵敏的生物标志物的策略和实验方案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鸟类是食物链中的高级消费者。环境中的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并在鸟体内富集,受重金属污染的鸟的体色、体形和行为发生变化,鸟体组织中的重金属浓度反映了鸟类所处环境背景中的重金属浓度的高低,因此可以用鸟类作为监测环境的指示生物来监测重金属污染。文章对重金属在鸟体内富集的一些特点、用鸟类作环境监测的指示生物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期望今后用鸟类监测环境污染的方法能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湘江源头某河段水体重金属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对沿岸居民健康的影响,在丰水期、枯水期以及平水期对该河段13个地表水样品中的5种重金属(As、Cu、Pb、Zn、和Cd)进行监测,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该河段水体中5种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分布特征和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体中重金属浓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底栖生物监测与评价海洋环境质量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海洋环境监测及对其质量的评价中,生物学指标是必不可少的。底栖生物活动性小、地区性强,回避污染的能力远不及浮游生物和游泳动物,可以较好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在海洋污染生物监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监测的内容,包括指示生物、群落结构,生物测试、毒物分析等问题及海洋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并对今后生物学指标研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柳江流域河流溶解态重金属时空分布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婉军  辛存林  于奭  刘齐  曾鹏 《环境科学》2021,42(9):4234-4245
在不同季节对露塘及洛维断面水体中可溶态重金属Zn、Al、Co、As、Ni、Cr、Cu、Mn、Pb、Hg和Cd进行高密度监测,进而研究可溶态重金属的时空分布及其污染来源,并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柳江水体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露塘和洛维断面可溶态Al、Co、As、Ni、Cr、Mn、Pb和Cd均符合国家地表水质量Ⅲ类标准,Zn和Cu重金属质量浓度远低于标准限值,Hg含量略有超标.柳江流域水体各重金属质量浓度大体呈现出平水期最高,丰水期最低的时间变化规律.在空间分布上洛维断面重金属质量浓度较高;②柳江流域重金属元素Hg、Cd和As单因子污染指数较高,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估显示水体中重金属综合污染风险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3月>11月>6月),指示不同季节变化对研究区饮水安全可能会存在一定隐患.露塘和洛维两个断面水体重金属总体属于中度污染水平,其中洛维断面污染程度相对较严重,应当优先列为柳江流域水环境管理部门的控制断面;③在探讨年际尺度与月降雨期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区别中得出,当利用河流中的Cu元素质量浓度进行河流重金属评价时,降雨季与常规季节的选取对年际尺度河流重金属污染评价影响不显著,然而当河流中存在As、Mn、Pb、Al、Cr和Ni元素时将会造成年际尺度的河流重金属污染评价差异性显著;④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Cd、Cr、Ni、Co和Pb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活动;As和Zn主要来源于雨水淋溶生活污染废弃物;Mn、Al和Cu主要来源于农药和化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7.
黑河重金属空间分布及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河流水体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响应关系,于2019年8月在黑河上、中游不同区域采集底栖动物、水体及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8种重金属(Cr、Cu、Ni、Pb、Zn、Cd、Hg、As)的含量,利用多元统计法分析了底栖动物、水体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河流水体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风险进行评价,最后运用相关性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与河流水体及表层沉积物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体重金属含量整体较低,空间变化不显著.表层沉积物中w(Mn),w(Zn),w(Cr),w(Ni),w(Cu),w(Pb),w(As),w(Cd)均高于水体和土壤背景值,其均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36,2.26,2.66,2.10,1.98,1.85,1.89和3.33倍,且空间差异显著.表层沉积物中Cu、Cr、Ni可能来源于农药化肥的施用和工业废水排放;Cd、Pb、Mn可能来源于矿渣及其渗滤液和自然背景的叠加影响;As和Zn可能与生活及工业污水排放有关.水体重金属污染水平极低;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主要由Cd、Cr、Zn、Ni引起;空间变化趋势为上游支流>上游干流﹥中游.表层沉积物中Mn、Cd的RI值分别为17.20和12.30,属高风险水平,其他元素均为低度风险水平.大型底栖动物现存量及多样性呈空间差异性分布,基眼目密度与水体中As呈正相关;鞘翅目、半翅目和基眼目密度及3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均与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性相关,其可作为黑河上、中游水体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潜在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8.
乐安河中下游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解乐安河中下游受矿区影响河段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污染程度,于2016年选择不同水文时期,对相应河段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Zn、Pb、Cr、Cd和As)的含量水平、赋存形态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地累积指数评价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乐安河中下游水体中Cu、Zn和Cd等重金属浓度在枯水期高于平水期和丰水期.丰、平水期流速与Cd、Pb、Cu和Cr等重金属浓度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层沉积物中Cu、Zn、Pb和Cd的污染水平较高,重金属含量沿程分布特征存在季节差异,枯水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在河流靠近矿区处最高,而在丰、平水期则分别在下游和河口处达到最高值.沉积物中重金属除Cd以可交换态为主外,其余重金属形态组成中残渣态比重较高.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乐安河受到Cu偏重度污染和Cd中度污染.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显示,Cd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较高,部分河段存在严重风险.  相似文献   

9.
锦州湾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物毒性风险评价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0  
选择污染严重的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套由生物效应数据库法导出的沉积物质量基准(ERL/ERM和TEL/PEL)评价了锦州湾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风险.同时与地累积指数对重金属污染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潜在生物毒性风险评价和重金属污染评价所反映的结果相一致,可以相互补充和借鉴.基于生态效应数据库法的沉积物质量基准可以有效的评价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  相似文献   

10.
概述环境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为了保护水源,维护生态平衡,迄今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评价.评价的前提是对水体中金属的含量进行监测和分析,大多以江、河湖、海中的水、水生物和底质为对象.自然水体中的复杂情况和金属含量的低微,导致分析方法类别多,难度大,有待研究的课题很多.为了提高环境水体中痕量(或微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