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技术可分为传统的生物技术和新兴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新兴生物技术可直接用于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发展生物固氮、生物杀虫剂、培养有利于环境的生物新品种,发展生物能源等,则是生物技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间接应用。为了尽快开发和应用生物技术,文章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1.前言 1.1 生物技术与固定化酶-微生物迅速发展的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培植工程、生物催化剂应用工程及酶工程,各技术间的相互联系如图1所示。生物技术就是直接从自然界中提取有用的微生物细胞,或通过基因工程定向地改造普通生物,然后经大量培养或培植,一部分直接作产品,一部分作为生物催化剂应用于生产与分析中,目前固定化酶·微生物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扮演着重要角色。 1.2微生物的固定化方法自古以来,酶和微生物就被用于酒的  相似文献   

3.
与环境科学有关的生物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工程,是指综合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物体本身或某些组分的特殊功能,为人类造福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的产生和发展,涉及许多学科。现阶段一般认为,它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4方面。近年来,生物工程技术已渗透到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本文仅就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与环境科学的关系作一综述。一、基因工程按照人类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将有遗传信息的DNA中段,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分离、剪切、拼接,然后把经人工重组的基因,转入宿主细胞内进行大量复制,使遗传信息在新的宿主细胞或个体中获得高效表述,最终产生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基因重组技术发现和应用,一个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迅速崛起,成为新产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蕴藏着解决人类能源、粮食、人口、环境、健康等问题的力量。它的发展将会促进工农业的改革和改造,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环境保护,前景绚丽夺目,引人神往。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本文就生物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应用和研究简要地加以概述。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系和工程原理创造新的生物类型,为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提供产品及服务的综合性新兴技术领域。其主要内容是由基因工  相似文献   

5.
现代生物技术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保护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技术,吸收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正得到飞速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门主要包括微生物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以及细胞操作、DNA操作等技术手段的新兴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中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生物技术在陆地环境保护中应用较多,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智 《环境保护》1998,(12):35-36
一、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按人的意志,将某一生物(供体)的遗传因素在体外经人工与载体相接(重组),构成重组(DNA)分子,然后转入另一生物体(受体)细胞中,使被引进的外源DNA片段在后者内部得以表达和遗传。它集中了当今科学中先进生命科学的一部分,是跨学科的一门技术。它包含了生物物理学。生物分子学、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学科的知识。其最大的特点是:能按人们预先的设计,对基因进行拼接,且能打破物种问的界限,使一种生物的遗传信息在另一种生物体内得以表达、遗传。结果必将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合成生物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类新兴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新发展阶段;在微生物细胞工厂、人工合成菌群、人工基因组合成、基因组编辑和基因驱动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也获得了多国政府及产学研机构的大力支持.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深入发展,评估其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一个重要课...  相似文献   

8.
基因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将微生物基因改变,使微生物具有降解和解毒某些有机物能力,然后进行大量繁殖、再释放到污染地,这样就可以使污染物原位降解。然而这些遗传物质经人工改变后的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和释放是受严格控制的,且危险较大,因为某些微生物遗传物质改变后往往具有致病能力。在美国工程微生物的释放需经美国环保局、食物药物署和美国农业部等部门的严格审查,并曾一度放弃了把工程微生物应  相似文献   

9.
EM微生物技术由于具有微生物基质作用、原生动物基质作用、有机物的发酵分解作用等功效,在水环境修复方面表现出色。把EM微生物技术应用于徐州老房亭河水质污染治理,结果表明水体经EM微生物技术修复后,黑臭现象逐步得到改善,水体透明度也逐步得到提高,而且该工程设备简单,工程投资少,运行费用低。EM微生物技术修复城市水域环境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环境生物技术是一门利用微生物介质为人类提供服务的技术科学.其核心思想是依据各类微生物的生态活动规律,从中寻找最有效的能解决目前一些环境问题的途径,如稀释污染物、截留废物中的可循环利用资源等.主要介绍了环境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在治理水污染,土壤污染,白色污染和农药污染等方面的应用.最后讨论了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环境生物技术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或生物体降低或消除污染物。净化环境或生产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从废水、废气、有害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以及生物分解塑料、有益微生物(EM)生物技术等方面论述了环境生物技术研究进展。探讨了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环境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EM生物技术     
EM是英文‘有益微生物群’的缩写,它由五科十属八十多种微生物培养成的菌群。EM生物技术诞生于日本,农业是它的主要应用领域,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也很广泛。例如,在厨房的垃圾袋里撒上少许EM粉,避光封存起头,夏季三至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生物技术发展较为迅速,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领域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有效地将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强化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可以避免环保治理效果慢、高成本的弊端,提高环保工程的有效性,减少成本,降低二次污染。本文以生物技术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旨在说明环保工程中应用生物技术的重要性,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4.
目前组合生物技术治理黑臭水体存在效率低、周期长、易复发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组合生物技术对黑臭水体净化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分析比较了不同促生剂、曝气方式、填料、植物对黑臭水体的净化效率,并通过高通量测序从微生物角度理解不同条件净化效率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条件对黑臭水体净化效率存在差异,其中净化效果较佳的为生物促生剂(BE)、持续曝气、弹性立体填料及水花生,且各实验组优势菌门、优势菌属及其相对丰度不同。说明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差异是不同条件对黑臭水体净化效率产生差异的原因。持续曝气,刺激了好氧菌与兼性菌的大量生长;弹性立体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为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尤其是后两者的生长提供了必需条件,刺激了厌氧菌、兼性菌的大量生长繁殖;水花生也有其独特的有利于污染物净化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结果可为组合生物技术选取高效的条件参数提供参考,为强化组合生物技术高效净化黑臭水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EM生物技术     
《环境》1995,(11)
EM是英文‘有益微生物群’的缩写,它由五科十属八十多种微生物培养成的菌群。EM生物技术诞生于日本、农业是它的主要应用领域,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也很广泛。例如,在厨房的垃圾袋里撒上少许EM粉,避光封存起头,夏季三至四天,冬季十至十五天就可以发酵成无臭堆肥。处理生活污水时,  相似文献   

16.
李君嘉 《环境科技》1992,5(2):38-42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基因重组技术发现和应用,一个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迅速崛起,成为新产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蕴藏着解决人类能源、粮食、人口、环境、健康等问题的力量。它有力地推动着医药卫生、轻工食品、农牧渔业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近岸地区抗生素抗性基因与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环境中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不断增加,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为研究长江口近岸地区水体和底泥沉积物中的ARGs和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通过野外调查采集了8个站点的水样和沉积物样本,对2种磺胺类抗性基因(sul1、sul2)、6种四环素类抗性基因(tetM、tetC、tetX、tetA、tetO、tetQ)、1种整合子基因intI1、16S rRNA基因和微生物群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近岸地区10种抗性基因的检出率为100%.其中,整合子基因intI1和水样中多种ARG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是长江口近岸地区水环境中的优势菌门;Chloroplast为水体中的主要菌属,Chloroplast和Nitrospira为沉积物中的主要菌属.在水体中,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ota)是4种四环素类抗性基因(tetX、tetA、tetO和tetQ)共同的潜在宿主;在沉积物中,Sva0485是sul1和intI1的共同潜在宿主.微生物群落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能源与资源研究所(TERI)正式成立于1974年,旨在解决和处理未来人类可能面对的各种紧急的环境问题。TERI的总部坐落于因复杂而闻名的印度环境中心德里,它拥有一个7层建筑,总建筑面积达5500平方米,并拥有一流的实验室设施,为生物技术、微生物、室内空气污染、水质和  相似文献   

19.
培养条件下双酚A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畅  黄雅丹  张莹  靳振江  梁月明  宋昂  王腾  郭佳怡  李强 《环境科学》2016,37(11):4380-4388
双酚A(bisphenol A,BPA)作为人工合成的典型环境激素分布极为广泛,然而不同浓度和土壤通气条件下BPA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细菌、真菌)特征的影响鲜见报道.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BPA浓度(0、0.25、0.50、1.00、2.00 mg·kg-1)和土壤通气条件(有氧和厌氧)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通气条件一致情况下(有氧条件或者厌氧条件下),不同BPA浓度添加下微生物丰度指数差异显著,而微生物均匀度指数、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及丰富度指数差异不显著;BPA浓度为0.50 mg·kg-1时,微生物基因丰度在厌氧条件下达到最大值,而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基因丰度却达到最小值;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BPA浓度、土壤通气条件及其交互作用对细菌基因丰度影响差异显著,而只有土壤通气条件对真菌基因丰度影响差异显著.结果表明相对于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能更加灵敏地指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BPA浓度为0.50 mg·kg-1时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基因丰度变化的一个临界值,相对于真菌基因丰度指数而言,细菌基因丰度指数对BPA添加浓度及土壤通气条件响应更加灵敏.  相似文献   

20.
宁岳伟  刘勇  张红  李君剑 《环境科学》2022,43(9):4647-4654
煤炭的长期开采严重破坏了当地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通过植被复垦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目前对土壤理化特征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较多,但对土壤矿区土壤功能微生物的研究较少.以山西省大同市晋华宫矿区5个不同植被类型复垦地(侧柏、云杉、油松、樟子松和桧柏)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理化性质、碳氮磷硫功能基因丰度和土壤酶活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恢复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和75种功能基因丰度均有显著影响,桧柏林具有最高的总碳、总氮和总硫含量;云杉林具有最高的脱氢酶和脲酶活性,但碱性蛋白酶活性最低,樟子松林的碱性蛋白酶活性最高;云杉林功能基因丰度最高,但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样地,这可能是由于云杉林中的ureCacsAmct丰度占到了52%以上所导致的;土壤脲酶与六大类功能基因丰度有显著相关性;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功能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差异显著,可见功能基因能较好地解释植被类型对微生物功能的影响;综合肥力指标指数最高和最低分别是樟子松和侧柏样地.总之,土壤功能基因是指示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敏感指标,樟子松和云杉是在该矿区更为适宜的复垦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