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污泥预处理对污泥水解有较大促进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污泥的脱水、厌氧消化性能及其减量化。本文通过比较4种预处理方法加热、加碱、微波、超声波对剩余活性污泥水解性能的影响,探索效率高、成本低的污泥预处理技术。研究结果显示,加热、加碱对污泥水解的促进作用要明显高于微波、超声波预处理,其中加碱预处理的水解效率最高,处理后污泥的SCOD浓度最大提高了16.8倍,而SS、VSS最多分别减少了34%和41%。  相似文献   

2.
生物强化技术在活性污泥处理焦化废水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云  聂麦茜  陈剑宁 《环境技术》2004,22(1):23-24,32
焦化废水是一种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高的难生化降解有机废水。在实验室条件下,将生物强化技术运用于活性污泥处理焦化废水中。结果表明,投加高效菌种,可以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加快系统启动、增强系统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活性污泥的色、嗅、数量、质量和微生物生长等情况,判断活性污泥性状的优劣以控制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并查明出现异常的原因,达到污水处理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活性污泥工艺中污水毒性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满红  李咏梅  顾国维 《四川环境》2004,23(2):11-13,16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但目前国内外活性污泥工艺中污水毒性研究还很少。本文从目前活性污泥的工艺选择和污水回用的现状出发,对活性污泥工艺中污水毒性测试方法以及毒性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现存问题给出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天  刘克健  邓冬莉 《四川环境》2012,31(6):111-114
参数估计是活性污泥模型应用的前提,可识别性研究是参数估计的第一步。本文以异养菌生长模型为例,论述了目前适用于活性污泥模型参数结构可识别性研究的几种方法,可以看出这些方法都存在着某些缺陷,因此寻求两种或多种方法的耦合方法成为以后理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某厂的工程实例介绍了低成本、高效率的一种AB法活性污泥培养方法及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7.
高浓度活性污泥系统脱氮动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影响间歇曝气系统生物脱氮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高浓度活性污泥系统中NO3^--N的转化也遵循零级反应模式;活性污泥浓度,反应温度和有机物浓度对反应速度都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9.
活性污泥吸附重金属Cr6+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活性污泥为材料,采用不同时间、温度、pH进行吸附重金属Cr^6 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时间为15min,吸附温度为28℃,吸附pH=7时具有较好吸附效果。在此条件下,当重金属Cr^6 浓度为50mg/L,其吸附率可达97.2%。  相似文献   

10.
剩余活性污泥制复合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处理是环保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通过对污泥成分、肥效的分析及对活性污泥制肥的工艺简介 ,阐明了剩余活性污泥制复合肥技术的可行性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用阶梯式驯化法,控制温度在18℃~24℃,pH在6—8,溶解氧在4—8mg/L,在容积为6L的驯化器中对活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经过25d的培养之后,得到了稳定降解丙烯酰胺的活性污泥。驯化后的活性污泥SVI为85—132,COD去除率达70%。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经处理的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系统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一些现状,对各种污泥处理处置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污泥资源化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大量污泥,二次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的状况,阐述了污泥的性质特点及主要处理处置方法,介绍并分析了污泥减量热解机热解焚烧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技术特点,以及污泥热解处理系统的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14.
城市垃圾和污水脱水污泥、排水管污泥混合堆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垃圾和污水脱水污染、排水管污泥已成为现代城市污染的主要总是。由于这些废弃物中有机物质的含量较高,因此可以利用堆肥的方法来进行处理,使其转化为农田的有机肥料,本文用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水管污泥混合进行堆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污泥接种量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污泥接种体积分别为25%、50%和75%的反应器有效容积情况下的污泥颗粒化特征。结果发现,25%体积的污泥接种量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和成长,其颗粒化程度高、平均粒径大且粒径分布范围广,而50%和75%体积的污泥接种量只能形成少量细小的颗粒污泥。分析认为,悬浮分散污泥是颗粒化的一个较大障碍,较少的接种量能够提供较大的自由沉淀空间,使污泥能够实现重力分层,进而排除与颗粒污泥竞争底物的悬浮不沉降污泥,从而利于颗粒化。污泥颗粒化的直接影响因素不是沉淀时间而是自由沉淀空间。沉淀时间的缩短使自由沉淀空间增加,从而影响了污泥颗粒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水厂污泥浓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厂污泥进行沉降性能及各种因素对其沉降性能的影响的研究,以期得到关于水厂污泥处理的数据资料。试验结果表明:在污泥进入浓缩池前投加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能改善污泥浓缩性能;在池中减小斜板间距能一定程度的改善浓缩池的浓缩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污泥量的增长,污泥的处置变得日益重要,处置得不好就会对环境造成再一次污染.污泥土地利用、焚烧、制作建筑材料等是把污泥作为资源进行再利用,既能妥善的处置污泥,又能获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这些处置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介绍了污泥土地利用、焚烧、制作建筑材料等资源化处置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掌握污泥处置的最新动向,促进我国污泥资源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痕量金属缺乏引起污泥膨胀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物动力学的角度,分析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中由于痕量金属缺乏引起污泥膨胀的机理,并用其权理解释和控制污泥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国情,推导出污泥处置技术的选取和判定原则:一致性匹配原则、能级稳定原则及资源循环最短原则;并用这些原则对现有污泥处置技术进行了评判。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去除农用污泥中重金属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重金属浓度高是污泥农用的主要障碍。为了降低农用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以Cu、Zn、Ni、Pb为对象,研究了超声波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对污泥中重金属有一定的溶出作用。当超声时间为30min时,溶解状态Cu、Zn、Ni、Pb的析出率分别为42.1%、37.5%、12.7%、14.7%;总的析出率分别为52.7%、44.7%、23.6%、71%。其中析出的Pb大部分以胶体状态存在,而溶解状态只占很少一部分。其他几种金属则以溶解状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