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系统地研究了影响石灰中和法处理转炉除尘废水含铜沉降速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搅拌时间10 min和中等搅拌强度的条件下,pH值控制在8.2~9.0范围内能使废水中铜含量在1 h的沉降时间内降至国家排放标准2 mg/L以下.实验还研究了在石灰中和过程中加入适量絮凝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搅拌时间3 min和相同pH值范围的条件下,加入絮凝剂能使废水中铜含量在30 min的沉降时间内降至国家排放标准2 mg/L以下.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自制有机高分子重金属捕集絮凝剂CU3#对铜离子、铅离子的捕集机理,研究了其处理含铜离子、铅离子废水的处理条件,并研究了其他物质和离子对铜离子和铅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H~14范围内,快速搅拌时间2 min,慢速搅拌3 min,CU3#对含铜离子的污水处理后其上清液中所含铜离子为1.2 mg/L,对铜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9.4%,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在pH 7~14范围内,快速搅拌时间3 min.慢速搅拌3 min,CU3#对含铅离子的污水处理后其上清液中残余铅离子0.8 mg/L,去除率99.6%,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混凝处理丁腈橡胶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壳聚糖作混凝剂处理丁腈橡胶废水。对投加量、pH、搅拌速率和沉降时间四因素进行L9(34)正交实验,确定壳聚糖混凝处理丁腈橡胶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投加量为100 mg/L, pH为6,搅拌速率为200 r/min,沉降时间为5 min,COD去除率达96.7%,出水COD降为276 mg/L,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采用泥回流处理彩色显像管含氟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中和、混凝沉降法除氟过程,研究了彩色显像管工业废水除氟的适宜工艺条件,现场试验表明:应用泥回流处理技术,采用高效絮凝剂处理含氟废水,排放废水氟含量可稳定在4-6mg/L之间,低于排放标准(10mg/L),同时废水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沉淀-絮凝结合法处理磷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沉淀-絮凝结合法处理高浓度的磷化废水,以生石灰、氟化钠为沉淀剂,聚炳烯酰胺为絮凝剂对高浓度磷化废水进行了水处理与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磷化废水磷酸盐含量高达158 mg/L时,通过控制反应的pH值、沉淀剂及絮凝剂的投加量、沉淀时间等参数,使出水磷含量<0.5 mg/L,达到国家综合污水排放一级标准, 磷的去除率达99.5%,分别较氯化铁和硫酸铝等传统絮凝剂的磷去除率提高17.4%和15.2%;同时磷化废水中的COD和SS的去除率也能达到78.6%和83.6%, 絮凝剂及其处理成本均明显低于传统絮凝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中和、混凝沉降法除氟过程,研究了彩色显像管工业废水除氟的适宜工艺条件。现场试验表明:应用泥回流处理技术,采用高效絮凝剂处理含氟废水,排放废水氟含量可稳定在4-6mg/L之间,低于排放标准(10mg/L),同时废水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7.
混凝沉淀法处理含砷选矿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钨矿含砷选矿废水砷含量高且砷以As(V)为主要存在形态,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详细考察了生石灰、硫酸亚铁和六水三氯化铁3种混凝剂对废水中砷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PAM投加量40 mg/L,静沉时间60 min条件下,比较分析3种混凝剂对砷的去除效果,三氯化铁为最佳除砷混凝剂。三氯化铁最佳除砷工艺条件为:pH 7.5,三氯化铁投加量986.67 mg/L,混凝反应时间25 min,PAM投加量为40 mg/L,静沉60 min,含砷选矿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砷去除率可达99.14%,出水砷浓度降至0.361 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捕集剂XL9对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莎  周勤  黄志勇 《环境工程学报》2009,3(10):1812-1815
研究了含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重金属捕集剂XL9对2种不同浓度的含铜电镀废水处理的影响因素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处理pH为2.05、含铜584.79 mg/L的废水,可无需调节pH直接投加10 mL捕集剂,搅拌反应3 min,静置后其上清液中所含铜离子为0.24 mg/L,去除率达到99.96%,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8978-1996)。在pH 3~10范围内,投加0.20 mL捕集剂,对含铜4.16 mg/L的废水的去除率可达到94.95%以上,其出水浓度小于0.5 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向含氟废水中加入适量石灰和聚合氯化铝PAC ,然后投加适量钙盐、磷酸和聚丙烯酰胺PAM的二级处理工艺除氟。通过控制合适的 pH、钙盐和磷酸的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强度和絮凝剂的投加量 ,确定了最佳的除氟工艺 ,可以使氟的浓度降至 5mg/L ,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 1996。  相似文献   

10.
黄磷废水中氟化物的物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向含氟废水中加入适量石灰和聚合氯化铝PAC,然后投加适量钙盐、磷酸和聚丙烯酰胺PAM的二级处理工艺除氟。通过控制合适的pH、钙盐和磷酸的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强度和絮凝剂的投加量,确定了最佳的除氟工艺,可以使氟的浓度降至5mg/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11.
染料废水的催化氧化处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内电解的基础上,对染料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处理二,排放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催化体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搅拌时间约40min,H2O2的加入量为每mL废水0.005mL,催化剂的用量为每mL废水0.005g,PH值2.5左右。  相似文献   

12.
肝素提取废水的GC-MS分析和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素钠废水含有高浓度无机盐和大量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具有潜在的毒性且难以处理,已经受到环境工作者的关注。为了了解废水的主要成分和处理此类废水,本实验用GC-MS对废水进行了分析,并且利用芬顿试剂对其进行了处理,结果发现废水中有机物有26种,其中脂肪酸和芳香衍生物占有较大比例,处理后,有机成分只有3种;讨论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和最佳的工艺条件,发现当pH 值为6.66,硫酸亚铁和过氧化氢的量分别为2.5 g/L和2.8‰ (v/v),搅拌速度为2 000 r/min, 搅拌时间为15 min时,COD的去除率可达到94.50%。  相似文献   

13.
石灰沉淀法除砷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Ca(OH)2溶液为沉淀剂,处理模拟含砷废水砷酸钠溶液,考察了pH值、Ca/As摩尔比、自由沉降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石灰沉淀法除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12,Ca/As摩尔比为6,沉降时间为48 h,反应温度为25℃时,石灰沉淀法除砷的效率可达到99.05%;此外,对高浓度的含砷废水,在石灰沉淀法除砷工艺中添加简单无机盐絮凝工艺,可显著降低出水总砷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含氟离子和氯离子酸性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石灰乳和铝酸钠处理废水中的氟离子和氯离子的效果。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影响除氟离子效果因素的主次顺序为:pH值>氟离子浓度>反应时间;影响除氯离子效果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氯离子浓度>铝酸钠与氯离子的质量浓度比>反应时间。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在pH=9、反应时间为5 min的条件下,废水中氟离子含量可由370.37mg/L降低到2 mg/L以下,去除率可达99.45%;在铝酸钠与氯离子的质量浓度比为1∶10,反应时间为5 min的条件下,废水中氯离子含量可由503.4 mg/L降低到201 mg/L以下,去除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15.
氢氧化镁处理含镍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氢氧化镁用量、搅拌时间、温度及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氢氧化镁对镍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 ,去除率可达 99%以上。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式 ,饱和吸附量 17.5 7mg/g。含Cd2 +、Ni2 +和Pb2 +的电镀废水经氢氧化镁吸附后 ,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沉淀--吸附处理双氯灭痛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用沉淀-吸附法处理双氯灭痛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先用废盐酸将废水的pH调节到4,沉淀、过滤,然后将滤液依次经过炉渣、生炭串级吸附,处理后的废水CODCr、pH、SS均达到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制药行业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直接混凝、直接水解 -接触氧化的生化处理以及混凝 -水解 -接触氧化 3种不同工艺对某酶制剂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 ,针对浓度为 6 2 0 0mg/L的原水 ,用本单位的混凝剂 4号进行直接的混凝处理 ,在加入量为 10 0mg/L时可以得到 6 6 %的CODCr处理率 ;同样浓度的原水直接进行水解 -接触氧化生化处理 ,在 34h的停留时间后可以达到国家二类二级排放标准 ;经过混凝处理后的出水进行的生化实验则表明 ,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生化停留时间可缩短至 2 2h。  相似文献   

18.
以制铝矿渣及铝土矿制备的无机复合絮凝剂进行污水深度除磷研究。在模拟废水条件下,确定了自制絮凝剂除磷的最佳pH为8、最佳投加量0.08 g/L及最佳水力条件(快速搅拌30 s、转速200 r/min;慢速搅拌15 min、转速20 r/min);然后将其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站二级出水,TP、TN、COD、NH3-N和浊度去除率分别为94.69%、62.78%、78.93%、47.94%和89.30%,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自制絮凝剂除磷效果优于常用市售絮凝剂PAC(TP去除率91.73%);自制絮凝剂的除磷机理主要以沉淀和电性中和作用为主,以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作用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