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土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以矿产、水能、海洋等自然资源为主,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支持,做好国土资源监督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对国土资源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介绍,对如何做好国土资源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应对策,包括加强综合执法、强化信息化建设以及做好管理思路创新与制度完善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国土资源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国土资源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合理的实现国土资源的科学管理以及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目前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国土资源进行研究与分析时,应当建立一个安全规范、全面服务、集中管理、充分共享的核心数据库,运用"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的模式,对国土资源进行管理,充分的实施国土资源全流动、全覆盖的监督与管理,达到"一张图"全面管理的目的,从而提高国土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该文对我国加入WTO后土地、矿产、海洋等国土资源形势以及改进和加强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将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加快国土资源市场建设,严格实施资源规划,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深化改革,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境监测行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孤岛"不断涌现,对于该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形成了瓶颈,本文分析了该行业产生"信息孤岛"的原因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霞  邵景安  谢德体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2):2025-2038
使用重庆国土整治的规划规模、增加耕地和投资及其运行实践,并考虑到未来经济运行对土地利用形态变化的需求,构建"减压增效"理念下重庆国土整治运行框架。结果表明:未来国土整治的"减压增效"框架,不可能再走以往依靠国土资源开发的老路。新农村建设、集体土地流转、城乡统筹试验区等国家对重庆的政策倾斜凸现在框架构建中的作用;促进增长合作型框架运行模式,把政府权利置换工作与国土整治结合起来。模式中的政府主要提供宽松环境,最大限度地动用社会资源参与区域国土资源的整治;都市圈旧城改造和迁村并点区以"减压增效"为主,渝西整治提高耕地系数区和长江北岸库区平行岭谷整治增加耕地产出区以"增效"为主,而渝东南(东北)和长江南岸库区整治增加林地分布区以"减压"为主,形成"新框架"下重庆国土资源整治的空间互补格局;都市圈、渝东南(东北)和长江南岸库区以整治恢复重建为主,而渝西和长江北岸库区平行岭谷区采取整治恢复措施,各区建立生物篱保护区内植被的自然恢复,并通过廊道将平行岭谷或"孤岛"的生态流流动起来,实现天然-人工生态经济实验区的设想。研究有助于服务于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经济梯度的转移,丰富国家层面对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为重庆国土整治的进一步推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信息化的介绍,结合我国环境监察执法的现状,集中阐述了环境监察执法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与迫切性.并重点介绍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目前在我国的建设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关注国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有限的空间资源中,寻求一条具有较强可持续性、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是我国在经济与国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而且,林业资源在国土资源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也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无论是对经济的发展还是对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既能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基本的保证,又能推动经济发展。为此,本文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天山北坡经济带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承接东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十二五"以来,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的"三化"建设。随着工业化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二者在国土资源空间利用上的矛盾加剧,带来了天山北坡空间布局型的大气污染风险与人群健康风险。本文分析了天山北坡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在国土空间利用上的矛盾与冲突,以矛盾冲突典型地区为例,阐述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发展存在的潜在环境风险,并对环境风险的防范提出相应的减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信息化教育的迅速发展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日益受到教学者的重视,它较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本文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结合新课程教学模式,着重研究了授课过程中"任务"设计的几种途径,并对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发展对物流业具有很大影响,文章对中国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发展和物流业进行探讨。要达到低碳,保护生态环境,就要在物流业激增时,对物流业的市场催生不同业态的发展,对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与物流业应用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对物流业活动的影响,包括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大数据和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云计算,对中国的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对物流业应用奠定基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但在中小学生当中,却出现了"痴迷电脑游戏,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的现象。因此,要改变这一局面,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的作用,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成了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本人就如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作了一点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人组成的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组织管理分析和显示的系统。是用来绘制和分析客观存在的空间地物以及发生在地球上的与空间有关的事件的计算机工具。"十二五"时期,随着牡丹江市环境保护工作信息化手段不断加强,建立健全统一的环境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是提高环境保护整体信息化水平,满足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新闻成为新闻档案,这个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价值判断,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这是"把关人"进行"把关"的具体体现。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新闻档案工作在面临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厘清问题、找出对策,对提升"把关"水平、促进新闻档案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监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作。如何开展国土资源监察工作,使我国的国土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也值得人们进行深思。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探讨并总结了开展国土资源监察工作的基本对策,以飨诸位同仁。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提高人们居住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环保工程进入新型发展时期以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利用环境信息化技术对推动环保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相关人员应对环境信息化推动环保发展作用进行分析,落实政府关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针、政策。本文主要分析了环境信息化概念以及阐述了环境信息化对环保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HSE信息化发展现状,对石油化工企业HSE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加快构建先进完备的‘数字环保’体系",是"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其目的是建设覆盖全国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环境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化和信息服务规范化的"数字环保"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对外发布网站,是"数字环保"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平台,是促进环境信息化发展,构建环境保护统一网络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智能化手机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自身的传播特性与优势,在知识传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对新媒体传播方法与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班组安全"微信公众号为例,探讨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安全知识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环评信息化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广东省的环评信息化水平发展较快,但仍存在许多不足。本文对广东省环评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信息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环保信息化发展从传统的环境业务独立建设阶段到以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数据整合的"数字环保"阶段,再到以"云到端"技术落地的"智慧环保"阶段,逐渐成熟。环境信息化建设是环保部门实现环境管理转型的重要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