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对阜新市高德东山矿山废弃地的总体规划,使矿区废弃的矸石山得以综合利用。在保证矿山地质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根据矸石废弃地的立地条件及历史文化特征,本着变废为宝、以人为本和科学布局相结合的规划原则,通过道路、景观、建筑、绿地等各方面的布置把项目区规划为一处集矿山生态修复、矿山废弃地改造、教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矿山公园。这种"变废为宝"和可持续利用的设计理念缓解了人地矛盾,修复了生态环境,争取了社会经济发展空间,满足了场地功能多样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资源调查与环境》2022,(1):102-112
通过对南安市废弃矿山的遥感影像资料解译和实地调查,发现南安市废弃矿山损毁的土地多达945处,多数具有破坏强度大、面积广的特点,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合理安排地方资源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的配置,根据南安市废弃矿山的特点及其造成的主要危害,遵循“生态优先、安全优先、自然恢复优先”原则,从自然恢复能力、地质安全、对流域的环境影响、视觉污染多个维度对废弃矿山进行了修复时序评价,为南安市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地区废弃矿山的地质条件和环境类型的分析,介绍了废弃矿山回复的原则和治理工作,希望为以后的矿山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老矿区煤炭资源趋于枯竭和国家去产能政策,大量煤矿被废弃、整合、关停。但由于缺乏关闭矿井的环境管理制度、相关标准和技术措施,对闭矿、尤其是废弃矿山的环境管理缺位,从而导致了废弃矿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本文综合评述了美国、加拿大、德国、南非等国家关闭矿山的环境管理策略,矿山关闭的一般流程和闭矿环境管理重点,以期为我国关闭矿山的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矿山资源开采活动一度呈现混乱的局面,成为当前矿产领域一系列问题的根源。为整顿矿产资源开采秩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全国各地在矿山整合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关闭后的废弃矿山对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的破坏尚未得到有效整治,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崭新问题。本文结合我国露天废弃矿山治理活动实践,从废弃矿山治理的必要性出发,论述了各地在露天废弃矿山治理活动中遭遇的难点和问题,并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角度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废弃采石场严重影响城市周边的生态景观,极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以文登某一采石场破损山体的绿化工程为例,运用团粒喷播生态修复技术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性治理,并探讨其生态恢复方法,以期为今后废弃矿山的残损山体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取削坡反压、削石降坡等治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废弃露采矿山带来的地质灾害隐患问题;对岩质坡面进行复绿工作,可改善矿山的生态环境;对废弃露采矿山进行土地复垦、整理地形等工作,可有效恢复土地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由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不善而导致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矿山地质灾害等问题已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监管迫在眉睫。为了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监管的有效性,本文从矿山地质环境中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监管中三大利益相关主体的基本概况,并结合矿山基本生命周期,构建了包括监管体制、监管主体、监管内容和监管手段在内的矿山地质环境多元监管模式,以促进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矿山酸性废水环境问题一直是国际研究热点。该文以浙江省开化县废弃石煤矿山排放的酸性废水为调查对象,研究了其在自然环境下的自净化机理。结果表明,下游地表水水质并未因酸性废水的汇入而低于一类水质标准。通过对开化县汪川村废弃石煤矿硐酸性废水流动沟渠和下游汪川村溪流的水、底泥中铁、镉元素含量、赋存状态进行调查并辅以实验室模拟试验,得出三价铁离子在弱碱性水环境下的沉淀和对水溶态镉元素的吸附是矿山酸性废水自净化的关键。整个酸性废水自净化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地下缺氧环境下酸性废水生成-流动进入地表环境阶段,地表富氧环境下酸性废水流动阶段,地表弱碱性水环境铁元素沉淀阶段。基于矿山酸性废水的自净化原理,通过人为调节矿山酸性废水p H值和Eh值可促进AMD中铁元素氧化,并以水铁矿共沉淀和吸附作用去除水溶态镉元素。  相似文献   

10.
废弃露采矿山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在我国几个煤矿大省屡见不鲜。露采矿山被废弃后对环境的破坏和不良影响巨大,对地表植被、动物生存环境、土地资源都造成极大破坏,甚至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废弃露采矿山地治理是当务之急。本文从废弃露采矿山对环境破坏的类型入手,详细探讨了废弃露采矿山对环境造成了各种破坏,进而有针对性地梳理了治理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沈阳经新立屯到阜新,一过大巴沟隧道,连绵起伏的山峦就出现在人们眼前。在万物复苏的4月初,山上已经披上一层绿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姿容。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阜新这座资源枯竭城市在经济转型中正走在新型工业化的康庄大道上。过去的矸石山正变成林草场,成为远近闻名的废弃矿山治理范例;  相似文献   

12.
贵州煤矿酸性废水“被动处理”技术的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在综述国内外有关酸性矿山废水治理的现行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围绕贵州煤矿废水排放的现状及特点,把贵州煤矿废水归纳为两种主要类型,并针对性地提出两种预防和治理矿山酸性排水的方法:对正在开采矿山实行碳酸盐岩充填采空区技术,避免酸性矿山水外排;对废弃矿山排水采取坑口"(有氧/缺氧)垂向折流式反应池"技术,对酸性废水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3.
以贾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发展契机,结合内部及外部环境条件,在深刻剖析贾汪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以保护与治理并重,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治理方法,从打造潘安湖湿地公园、打造徐州后花园、建立工矿废弃地利用与小城镇建设结合示范三个角度的治理效果,实现在矿山地质环境方面为贾汪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提供具体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模糊ISODATA聚类在矿山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开采一方面繁荣了一方经济,另一方面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和污染。被破坏和污染的矿山环境需要治理,治理的前提是如何适时监测和正确评价矿山环境。本文运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ISODATA聚类.建立模糊关系矩阵,使问题从地质变量空间向评语空间转换,通过对云南个旧某地区的废弃矿区土壤进行测试,应用该方法进行地质环境评价,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治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翟镇煤矿在绿色矿山创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创建了”企业管理规范化、安全管理科学化、资源利用集约化、技术创新经常化、节能减排体系化、开采方式绿色化、土地复垦生态化、文明社区和谐化、企业文化差异化“的“九化”建设标准.煤矿实施了充填开采、矸石不上井和地面矸石下井回填的绿色开采新模式,打造了一个资源采出最大化、“三废”排出减量化、废弃资源再生化的绿色矿山,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16.
矿山高陡边坡生态修复难度较大,为切实优化生态修复效果,工作人员应该在明确项目生态问题的基础上,采取相匹配策略予以修复治理。本文主要结合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先分析了项目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又具体论述了常用的矿山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土壤培养模拟试验,在矿山废弃土壤中外源添加不同比例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泥,探讨短期污泥处理对土壤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对施污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与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了施污土壤中不同重金属赋存形态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污泥的施加对矿山废弃土壤中重金属Cu和Pb有一定的钝化作用,施污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大小表现为ZnCuCdPb;城市污泥的施加可明显增加矿山废弃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的含量,但降低了土壤的pH值,而土壤的pH值是影响施污土壤中各重金属可交换态含量的关键因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施污土壤中可还原态Pb和Cd以及可氧化态Cu和Zn含量的主要因素;城市污泥的施加可增加矿山废弃土壤的酶活性,其中土壤的脲酶活性是影响施污土壤中各重金属可交换态以及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Zn、Pb含量的主要因素,而土壤的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是影响施污土壤中残渣态Cu和Pb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与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国在该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开采或废弃矿山治理恢复率仍远低于国际水平. 为了提升我国矿山生态修复与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能力,本文对国内外基于矿山生态修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 结果表明:废弃资源利用、指标权属交易、新型产业导入是价值实现的主要模式,要素整合、区域统筹、产业融合是主要路径. 各地区在实施过程中通常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模式、多路径组合的方式推进,以达到资源的多元利用与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多重显化. 总体而言,我国依托矿山生态修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还处于起步阶段,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健全成效评价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推动修复矿山生态产品价值更加有序高效转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宜昌市露天矿山开采和修复现状,重点分析了湖北长江三峡地区露天矿山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矿山企业主体责任缺失,环境治理水平总体较低;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率低,生态修复效果欠佳;开采作业粗放,地质安全隐患突出;部门监管缺失,存在违法开采现象;制度、人才、资金等保障不足。在调研国内矿山生态修复政策规范及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对策措施,包括压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修复、资源循环和地灾防治;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精准施策,提升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实行党政同责、一矿一策,加强矿山源头管控和日常监管;强化执法监管和绿色准入,加大教育帮扶力度,探索实行矿山行业“双碳”约束;强化要素保障,创新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许多矿山或矿业城市面临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走绿色矿业道路;矿山公园是这一思想的最佳体现。变被动的恢复型环境治理为主动的发展型环境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