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追求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文章论述了环境质量做为一种商品其消费性和需求特点,只有注重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3.
生态城市作为人类的理想居住地,其构建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明确一个生态城市系统的构成主体及各构成主体在生态城市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研究生态城市至关重要。通过对生态城市构成主体及发展阶段的分析研究,提出由非政府组织、政府、企业、城市居民四方面主体构建生态城市的四元主体模型设想;通过分析各主体参与构建模型的必要性和作用,阐述了在生态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四元主体模型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的一般方法,探讨了该方法在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中的应用,并以网站开发综合课程为例,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在具体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补偿法律制度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地区天然气开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断耗竭,我国"矿竭城衰"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因此,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从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和理顺资源利益分配关系两方面来完善我国资源开发补偿法律制度,以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界定了城市生态休闲带的概念,并简要描述了其基本特征与开发现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突出生态,体现休闲,兼顾旅游,注重文化,科学开发和全面保护”等方面探讨了城市生态休闲带开发与规划的新思维。以广州市帽峰山为例,尝试提出了广州市北部生态休闲带的开发与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蓬勃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城市交通需求迅速增长,交通运输供给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突出的景观标志--土地利用的变化包含着城市极其丰富的信息量,城市交通网络设计必然要求将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网络设计整合考虑.概述了土地利用与交通网络设计的关系,构建了一个基于GIS的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网络设计一体化模型 (LTGIS) ,同时对模型中的系统设计进行了论述,表明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网络设计是密切相关的.基于GIS的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网络设计一体化模型(LTGIS)的提出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复杂、脆弱等特性,研讨旅游对其产生的影响,评估旅游城市的生态安全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将杭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应用DP SIR模型建立旅游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灰色-TOP SIR模型对2009—2018年期间杭州市旅游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杭州市在2009—2... 相似文献
9.
油砂作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发展的重要领域,如何对其开发所引起的土地资源占用及影响、水资源消耗、尾矿及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做出有效预警,进而有针对性地控制生态环境风险因素,是油砂大规模产业化开发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在分析油砂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为预警总指数及单指标分别设计预警区间,最终构建油砂开发环境预警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可对油砂开发生态环境的总体风险水平及其中突出问题的严重程度做出有效预警,有助于保障油砂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经济增长点(投资点)的区际变化关系,本文分析了城市土地价值的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过程,揭示了城市土地价值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1.
12.
城市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地区发展过程中城市所承担的分工状况和地位作用。为了探究21世纪以来海南省各市县城市职能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Morre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借助SPSS19.0软件平台对海南18个市县城市职能进行了Ward法系统聚类分析,以寻找在海南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职能演变规律和特征。研究表明,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岛内交通体系的建设仍是海南省城市职能演变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一个有生态素养的现代公民,其重要标志就是具有有关环境过程和环境系统的知识,即认识构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过程和系统及其影响。这种认识应该以综合各个传统学科(如科学、地理、社会等)的知识为前提。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环境教育研究性学习时,很多教师的一个困惑是如何构建均衡、连贯的学习内容。我们建议在构筑环境和发展知识框架时,可以参考发展罗盘(图1)将知识框架划分成四个维度。发展罗盘图的四个角代表影响地表某个地点地理环境的四个主要方面或过程,这个地点可以是一个乡村、集镇、县市、省区、国家甚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效果显著,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结合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现状,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环境防护、国家的政策与规划和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创建节水型城市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有效的缓解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国家提出了大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口号。为了对实践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重点对节水及节水型城市的内涵进行了剖析,特别对节水型城市内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此同时,运用上述的理论,分析了目前我国在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外节水的经验,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并且已经成为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必修课出现在我国的课程结构中。它的开设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提供了又一条有效途径。因为这一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以及课程实施特点等许多方面与环境教育有着相通之处,很好地认识它们之间的相通性,并在实施中有意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师专开设环境保护课的目的和重要意义;总结了师专环境保护课的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课时设置和教学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提出了对策,对加强师专的环境保护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周边规划建设用地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大量的郊区耕地成为或即将成为城市的建设用地,同时与城市建设相伴相随的建筑渣土的堆放已成为城市的一大问题,本文按照循环经济原则,提出利用规划期内即将建设的城市周边耕地资源建立供应城市建筑的制砖企业,同时利用取土坑填埋建筑渣土,建立城市物质的有效循环,实现城市建筑的循环经济。并对此物质循环方式做了生态经济的分析,也对此物质循环中存在的障碍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城市规划与城镇土地定级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城市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影响着城镇土地定级工作;而城市规划的不同实施方式和不同实施程度对具体地块土地级别以及城镇土地级别空间分布格局有着直接和较大的影响。二是城镇土地级别现状和城镇土地级别变化趋势分析,潜在影响着城市规划方案设计、城市规划方案决策、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过程,并为其提供依据和指导。在此基础上,如何量化城市规划对城镇土地定级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具体研究;发挥城镇土地定级工作的作用,更好地为城市规划服务,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更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