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 0 0年以来 ,“西部开发”已成为各种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口号。我国西部地区 ,可用“荒、边、远、穷、大”五个字来形容。概括地讲 ,就是西部区域辽阔 ,占国土面积 57% ,而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 2 3 % ;资源相对丰富 ,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总值占全国的一半 ;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 80 % ;交通极为不便 ,其公路长度仅占全国的30 % ,且 93 %为二级标准以下公路。笔者从一名减灾科技工作者出发认为 ,要有成效地开展西部生态安全建设 ,首先是要作好西部公众的发动 ,应尽快在西部开发“热”的诸多宣教中 ,增加并普及一种新观念即…  相似文献   

2.
当前西部大开发序幕已打开,“两会”已成热点,似乎到西部淘金去已成为一种时尚。笔者作为中国科协减灾专家,建议应有些冷思考。我以为西部大开发作为历史性的壮举,重在要有创新及观念的大转变。安全减灾作为一种国策及保障手段必须走在西部开发前面,忽略安全减灾规划战略的开发行动迟早要招致悲惨的后果。 一、西部大开发需从认识灾情开始 总体讲中国西部处于大陆西北灾害带及青藏高原灾害带之中,具体又包括黄土高原严重灾害区、川滇山地灾害区、蒙缰灾害区、青藏灾害区等。西北地区是有特殊自然条件的地理单元,干旱、少雨、多风及沙…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出台,各地反应十分热烈。东部地区一方面准备开发西部的丰富自然资源和廉价人力资源,一方面考虑将部分资源消耗型企业迁至丁部,以完成本地区工业结构调整;而西部地区的一方面考虑建设基本设施,一方面忙于招商引资。然而,开发热潮必然带来环境压力的增大,急于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西部地区,能否真的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问题放在首位,是许多有识之士共同忧虑的问题。其中,西部旅游“热”越来越成为必须关注的焦点。 一、中国西部旅游市场分析 2000年“五一”长假“引爆”中国旅游市场,1999年…  相似文献   

4.
西部开发建设的最终目的 ,就是要逐步摆脱西部当前的贫困状态 ,改善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西部减灾与西部脱贫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带着这个问题 ,我们走访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许厚德。许秘书长介绍到 :新中国成立以来 ,开发西部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解放 50年来 ,国家的每个五年发展计划、“三线计划”特别是改革开放 2 0年来 ,对西部地区的投入都很大 ,而西部地区其自身发展变化也很快。但一次一次的努力 ,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西部落后贫困的面貌。与全国相比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很大 ,经济相对…  相似文献   

5.
如何正确看待和研究西部开发 ,如何能准确地确定制约西部发展的关键所在 ,如何能更好地发挥西部现有的自然优势和条件 ,为西部开发建设做出贡献……中国科协副主席刘恕的一番谈话 ,让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 :科技工作者谈西部开发时不仅要进行一场科学论证 ,更要抓住重点。刘恕曾长期在甘肃工作 ,一提到西部总是有着特殊的情感。刘恕认为 ,制约西部发展建设的有许多因素 ,缺水和干旱是其重要因素之一。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地区 ,由于干旱所引起的生态灾害和社会问题制约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由于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社会历史的影响以及…  相似文献   

6.
提到西部开发建设 ,许多人想到要搞好基础建设 ,发挥当地优势 ,搞好经济发展等等方面 ,而当我们请中国科协学会部部长马阳谈一谈对西部开发与减灾如何更好地结合时 ,马阳认为 ,将西部开发与减灾相结合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和作用。马阳谈到 ,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一个是经济运行的机制要从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方式转移到节约型的方式 ,考虑西部开发尤其是西部减灾工作时 ,要考虑到这两个转变。我认为 ,在研究西部大开发的时候要想到 :一是在西部大开发时 ,不能按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开发的模式去搞…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西部经历了多次开发建设,如“一五”至“三线建设”时期,多是资源型建设,后遗症不少,改革开放后注重培育自我增长机制,国家区域发展重点仍在东部。我以为在这些重要的战略机会未能使西部建设崛起,在诸多原因中最基本的原因是发展与建设沿用了传统的“基地型”、“项目型”、“军转民”等思路,城市化发展并没有充分提到议事日程上。越来越多的研讨证明:一方面西部开发关键在于能否造就若干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大中城市及城镇群(带),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也绝不能是现有自然、经济、人口分布状态下的就地开发,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大开发作为历史性的壮举 ,重在要有创新思路及观念的大转变。安全减灾作为一种国策及保障手段 ,必须是西部开发的先决条件 ,如果忽略了安全减灾规划战略的布署和开发行动 ,必然迟早要招致悲惨的后果。笔者提出此建议 ,旨在为中国西部开发探索一条生态、安全、减灾和谐发展之路 ,意在促进西部开发健康而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如今 ,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2 0 0 0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领导同志强调 ,西部大开发要把增强紧迫感与长期艰苦奋斗、突出重点与带动全面发展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在公布的西部六大战略重点中 ,尤其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笔者从西部生态安全及防灾减灾专题研究发现 ,在不少西部省区 ,如陕西、甘肃、宁夏、内蒙等地 ,由于治理沙漠化及沙化任务艰巨 ,所以在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区或丘陵沙漠区 ,经常看到“再造山川秀美大西部”的口号标语 ,无疑这是鼓舞西部大开发斗志所需要的。但通…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组织编写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西部开发的警示》一书 ,是中国首部研究探讨西部大开发的精品力作。该书由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李贵鲜同志亲自作序 ,并任名誉主任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汤泉任主任 ,近 50名专家、学者及领导以“认识西部献身西部”的精神为该书收拾资料 ,精心撰写每个章节 ,希望该书能对中国环保、安全、减灾界科技人士和关心西部建设、为西部投资的国内外金融、保险、建设等行业人士都有所“警示”。笔者衷心希望这部“小书”能为中国西部开发防灾减灾建设的“大事”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金磊 《安全》2001,22(5):31-33
在2001年2月下旬举行的"中国科协2001年自然灾害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递交的百余篇论文中,有近1/4是从不同侧面论述西部防灾减灾及生态安全建设的.我认为这是为正在开始的西部大开发带了个好头,提醒开发建设者们要警视西部危情,更关注西部生态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12.
让21世纪成为一个安全少灾的世界,是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的主题词,对于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必 需开展一系列艰苦的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防灾减灾意识及国家总体灾应急能力。挥别20世纪,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竭尽所能,将科学研究导入正确的方法,创造一种要持续发展的新。“十五”规划及西部大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到赵利避害的防灾减灾主题,不如此,我们会在未来突发灾害及灾变面前处于无准备的危险境地。  相似文献   

13.
<正>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战略的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这一战略实施后的十多年的时间里,西部地区整体发展呈现出强有力的态势。特别是西部地区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国  相似文献   

14.
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本期刊发的《点题安全生产》一文,是“十一五”规划纲要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中央领导第一次集体学习“安全生产”的综述。很好,很有感召力和说服力。这种“我要学”的精神,在企业干部职工中反响强烈,并引发了大家对“我要学”的反思。人们都说安全工作最缺的是执行力,实际上首先缺的是学习力。试想不学习文件,不熟悉法规,怎么去执行?有些企业领导认为自己是管理者,学习不学习关系不大,职工是执行者,应该学好、用好。其实不然,我们各级管理者,首先都是第一执行者,不仅要学,而且要言必行,行必果。否则,执行不是空…  相似文献   

15.
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引导下,国家逐年加大了对西部基本建设项目和资金的投入。内地许多建设施工队伍进入西部各省、自治区承担建设施工任务,还有的施工企业正待西进。应该看到,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交通困难、气候恶劣、天气多变,施工环境条件极差,加上施工队伍作业人员素质相对较差,施工装备陈旧,信息交流不对称,管理手段滞后,造成西部建设施工的安全风险。目前,施工队伍尽管投放了一定的施工安全经费,提升了施工安全管理的成本,但是,施工安全隐患和事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抑制。笔者根据多年来在西部建设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6.
马艺军 《安全》2007,28(4):31-32
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引导下,国家逐年加大了对西部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的投入,国内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组建队伍进入西部各省、自治区承担建设施工任务,内地还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踌躇满志,正待西进.应该看到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交通困难、气候恶劣天气多变,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极差,施工队伍“水土不服“,施工作业人员生理和心理素质相对较差,施工装备陈旧,信息交流不对称,管理手段滞后,种种的原因都增大了在西部建设施工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7.
过去 ,一提到宁夏 ,人们就会想到宁夏“五宝” :红 (枸杞 )、黄 (甘草 )、蓝 (贺兰砚 )、白 (滩羊皮 )、黑(发菜 )。但“五宝”长期只是初级产品并未形成经济优势。如今 ,在宁夏各种深加工制品相继投产 ,产业优势日益明显。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 ,每一位踏上宁夏的土地的人 ,就能捂到“小省也能干大事”的雄心。不久前 ,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柏专门作了题为《宁夏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大有作为》的长篇报告 ,得到宁夏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赞同。近来 ,国务院又批复了银川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为宁夏的腾飞 ,银川的城市化及现代化建设又添翅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安监机构的法定职责是监督与管理二位一体,但有些地区的基层安监部门还习惯地认为自己的职责是“监”而非“管”。由此不免生出对管理责任的不理解、不接受等问题——最近,有媒体在显著位置刊文,为基层“安监部门”和“安监人员”叫屈,认为当前事故责任追究机制有问题,要尽快完善;还说这是一些地区安监局长异口同声的呼吁。粗一看,文中的确道出了基层“安监”的苦衷;但细一想,所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它们之间仅仅是一字的错位,含义却不相同。“要我安全”是一个无主语的被动句,“我”处在被动的位置,它所产生的效果是被动的意识。“我要安全”是一个主动句,“我”作为语句中的主语,体现了“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与“要我安全”相比,它产生的效果则是主动的意识。 安全监察是我们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它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实现安全生产。对象主要是从事生  相似文献   

20.
如何才能把搞好安全生产变成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鞍山钢铁公司答,要把”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 这口号缘起第一发电厂。工人解学东是个老工人,先后有四次险些出事故。他在最后一次说:“过去,我总认为安全生产是领导的事,出了事干部有责任。我怕扣奖金、写检查,是别人要我搞好安全生产。其实,安全不仅是别人的事,更是自己的事。本人不出事,家庭得团圆。不是别人要我安全,应该是我要安全。”公司抓住这个典型,在全体职工中讨论,使广大职工提高了认识。 为了使伍个职工都有“我要安全”这个认识,公司还出了四个题目;1.不出事故对谁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