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云存储在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了,小到我们个人常用的百度网盘、新浪云盘,大到企业使用的阿里云、华为云等,作为一项日趋成熟的技术,云存储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云存储表面的便利性,却不知后台隐藏着极为复杂的技术背景。一、云存储与云服务的区别从技术上来讲,云存储大概可以分为应用业务层、文件管理层和数据分配层三层结构。应用业务层即我们平时所使用的云服务,为后两个层级提供的存储和计算资源,我们可以将本地数据存储在千里之外的数据中心,并可以  相似文献   

2.
“智能家居井喷在即”,此类说法,在业内掀起阵阵波澜,同时,反对之声也此起彼伏。一个行业的兴起,涉及市场背景、环境、产品、营销等等众多复杂因素,只有万事俱备,才会迎来一个行业大发展的局面。在这个市场培育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市场发展的美好前景,我们相信,“井喷”可能不是现在,但“井喷”也绝非不可能,待到秋收时节,山那边将遍地是金。各方说辞,代表不同高见,汲取精华,定有裨益。倘若,从中你收获了一小块金子,那么我就笑了。  相似文献   

3.
十五个包子     
正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包子好吃不在褶上"。不过,当我在部队过第一个春节,吃完包子宴后,我对这句俗语有了新的认识:包子好不吃,在时代!30年前,我入伍来到了科尔沁大草原。这里冬天气候极其寒冷,空气干燥,经常是黄沙蔽日。当地民谣"一年两次风,从春刮到冬。走进科尔沁,先吃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得补"就形象地诠释了这一点。自然条件已经很恶劣了,而我们的驻地又在荒漠深处,周边20公里内没有人烟,偏僻闭塞自不必说。  相似文献   

4.
赵琳 《中国安防》2007,(3):74-79
“智能家居井喷在即”。此类说法。在业内掀起阵阵波澜。同时。反对之声也此起彼伏。一个行业的兴起。涉及市场背景、环境、产品、营销等等众多复杂因素。只有万事俱备。才会迎来一个行业大发展的局面。在这个市场培育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市场发展的美好前景。我们相信。“井喷”可能不是现在。但“井喷”也绝非不可能。待到秋收时节。山那边将遍地是金。 各方说辞,代表不同高见,汲取精华,定有裨益,倘若,从中你收获了一小块金子,那么我就笑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又到清明扫墓时。虽说今年的清明节细雨家集,但我和女儿、儿媳还是风雨无阻地来到丈夫的坟前,为其烧纸,为其磕头,为其扫墓,为其献花,以表达对丈夫的怀念和哀悼。时光匆匆,冬去春来,一晃丈夫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1年了。21个春夏秋冬,对个暑去寒来,在这对年的人生旅途中,我经历和品尝了生活中的酸辣苦甜。有人说人生有三大不幸,而两大不幸又偏偏降临在我的头_匕。1977年11月18日这一天,我幸福宁静的家庭被人为的灾难击碎了。丈夫姚福喜在井下充当了违章作业、马虎大意的牺牲品。丈夫死后,儿子姚建设毅然接过父亲手中的工具,勇敢…  相似文献   

6.
老舵晕船     
我是个如假包换的福州人,虽然会说一口正宗的福州话,有一回却在我们福建本省的三明市栽了跟头马失前蹄。三明的朋友包兄,其时是宣传部的领导,算不上正宗福州人,可是他老人家却拿福州话来考我,要求我把“大海航行靠舵手”这句话用地道的老福州话说出来,错一个字罚酒一杯。我们心中便暗笑:以福州话来难为我们福州人,莫非这包兄还没有开喝就已经晕了?但叫人意料不到的是,我们在座的几位“纯福州人”,用现代福州话的发音来说这句话,结果前后被罚了十多杯酒,真是颜面扫地。按照包老兄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我们有一位朋友,是省电视台的资深女记者,有一日我们几家约好共进晚餐,这姐们答应得很爽快,还告诉说自己开车来不用我们接,我们当然正中下怀,然而过了时间我们坐在席上还是百等不见她的芳踪。于是电话三催四请。然而女记者依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就纳闷了,我问这个朋友:“你老婆怎么就这一小段路她一个钟头了还左开不到右开不到?”要知道,这位大记者虽然祖籍不是福州本地,却自小在福州生活到如今连闺女都念到大二了,她竟然还不认路?这真是奇了怪了。好不容易女记者施施然驾到,她还冲老公上了火:“我这边绕过来那边转过去,  相似文献   

8.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日前表示,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目前我国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已经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听以污染才如吨严重。与此同时,我们的经济迂要有大发展,城市化的跨度还要加快,环境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无价之宝     
我躺在沙发上 ,透过窗子凝望着天空一朵朵白云的飘过。这时 ,窗沿边正有一个虫子在缓缓爬行 ,仿佛是爬在天穹。突然 ,“乓”的一声 ,我的思绪被彻底打断 ,原来是小侄儿摔碎了老岳奶的茶杯。老岳奶是妻生小孩后到城里来帮我们带小孩。我的父母去世得早 ,老岳母也丢不开乡下的家 ,本来我们打算找个保姆 ,老岳奶听后十分不高兴 ,问我们是不是钱多了无处用 ,说一个月花几百块钱还不如她来帮我们带。我们怕她年纪大折腾不起 ,但她坚持要自己带 ,我们便依了她。小侄儿现在读学前班 ,他是就学校放暑假到我家来玩。小侄儿看到眼前的景况 ,呆立在那儿…  相似文献   

10.
许萌 《中国安防》2014,(6):72-75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身份鉴别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世界。小到个人办公笔记本电脑的启动、公司员工出勤的考核,大到机场、海关的通行、国家信息安全的保密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96年8月的一天,我和另一名电工去安装测试95千瓦大抽尘电机。铲车把修复过的电机吊装到位,我们就开始接线。电源线是一根电缆,正常情况下是不带电的。于是,我也没用试电笔测试,就用左手去抓电缆头,准备接线。谁知手刚一触到裸露的电线头,就一阵痉挛,我立刻意识到触电了,本能地用尽全力摆  相似文献   

12.
2001年第9期,我们举办了一次读者意见有奖征询活动,有3425位热心读者参与了这次活动,他们对杂志的改版、扩版从栏目调整到版式设计都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们对厂大读者的热心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这次活动进一步密切了我们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也使我  相似文献   

13.
父亲退休的时候,已经满头花白了,像是重阳时节一棵枝头霜重的劲松。如果要为父亲从教四十二年的“天下桃李”做个统计,从身居要职的官员到普通的平民百姓,可以用“数以万计”来论。有时,我们在家谈论起某人某事,父亲会不经意地插上一句“嘿,那人是我  相似文献   

14.
原点     
大柯是我从小学到中学的同学,一直以来,我们的关系不错。此人爱赶时髦,当年,以蓝、绿、黑为国人服装主色调的时候,大柯就会别出心载,比如,把白衬衫的领子翻出来,引得竞相众人仿效。当年,你若有一辆凤凰十八英寸的自行车,就别提有多神气了。一向爱赶时髦的  相似文献   

15.
我在太原钢铁公司担任领导工作已经30年,但真正下决心亲自动手抓安全仅仅是一年多的事。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初步探索到一些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工作方法,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制度,促进了安全工作.我们公司1980年因事故死亡人数比1979年下降23%,1981年1— 9月又比1980年同期下降22%。千人负伤率下降,粉尘合格率提高。 提高认识 转变思想 长期以来,我对抓安全工作一直没下功夫,其原因一是认为生产任务很重,没有精力抓;二是认为一个几万人的联合企业,在生产中死人是不可避免的。后来有几件事触动了我,使我提高了认识,转变了思想。1980…  相似文献   

16.
说起来我与《劳动保护》杂志结缘至今,已经有30多个年头了.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家走上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道路之时,我作为一个下乡知青,大学毕业后,从黑龙江来到北京,分配到国家商业部劳动工资局.作为一名踌躇满志的年轻人,能够到国家机关工作,除了兴奋就是压力.当时正值文革刚结束,机关工作也是百废待兴.工作千头万绪,让我一时不知从何处人手. 那时我们办公室里订了几份报刊,除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外,还有一本与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有关的《劳动保护》杂志.  相似文献   

17.
急刹车……     
每天17时30分,我们乘坐的班车在下班铃声响后会准时驶出厂门。由于班车从我们车间始发,我便有了固定的座位,一个位于车尾、靠窗的单座。每天经过厂门口停站时,总会上来一个人,站在我边上,伸出一只手抓住扶手。他是我们厂武装部部长,姓王,刚转业到我们厂工作。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了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公安大数据开发利用已经在全国各大城市天网工程、治安管理、交通疏导上都得到长足发展。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场景下应用如鱼得水的警务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落地到更加细微的社区、街道、大型工业产业园区等人员居住区及办公集中区还是显现出了力不从心的态势。大数据服务公安实战的潜能还没有得到有效释放,应认真分析存在问题,找出关键点,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19.
相信吗?我当兵的时候,连队里还有一名缅印远征军老兵! 1978年底,抗战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但在我们的连队里,还有一名1938年加入孙立人部的老兵。老兵姓黄,河南人,已经脱下军装,是我们汽车连的随军职工,当时已经快六十岁了。连队一般不安排他出车,但如果运输任务重,人手不够的时候,他也时不时出趟任务。  相似文献   

20.
相信吗?我当兵的时候,连队里还有一名缅印远征军老兵! 1978年底,抗战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但在我们的连队里,还有一名1938年加入孙立人部的老兵。老兵姓黄,河南人,已经脱下军装,是我们汽车连的随军职工,当时已经快六十岁了。连队一般不安排他出车,但如果运输任务重,人手不够的时候,他也时不时出趟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