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与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谈及西部大开发建设以及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时 ,于光远先生认为 ,西部大开发所面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科学、合理地解决好水的问题。西北地区水非常少 ,土地干旱严重 ,最干旱的地方 ,每年的降水量还不及蒸发量的 1%。西南地区水多 ,但却有许多水资源没有合理地利用好 ,白白地跑掉了 ,有些地方还经常不断发生水灾 ,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水多水少都产生了灾害 ,这是非常值得人们认真关注的问题。于光远先生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 ,也是灾害经济学的创立者。他的灾害经济学的理论是在 19…  相似文献   

2.
提到西部开发建设 ,许多人想到要搞好基础建设 ,发挥当地优势 ,搞好经济发展等等方面 ,而当我们请中国科协学会部部长马阳谈一谈对西部开发与减灾如何更好地结合时 ,马阳认为 ,将西部开发与减灾相结合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和作用。马阳谈到 ,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一个是经济运行的机制要从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方式转移到节约型的方式 ,考虑西部开发尤其是西部减灾工作时 ,要考虑到这两个转变。我认为 ,在研究西部大开发的时候要想到 :一是在西部大开发时 ,不能按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开发的模式去搞…  相似文献   

3.
水 ,滋润万物 ,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对中国西部来说 ,水是甘甜的 ,但又是苦涩的 ;它不仅泛滥成灾 ,又由于干旱造成断流及河湖萎缩 ;水是清澈的 ,但往往又是污浊不堪…… ,水事故、水灾害频发不断 ,直接制约着中国西部的开发及发展。一份份沉甸甸的中国水情报告揭示出中国水源的危局。本文以中国西部水多、水少、水脏为例 ,探讨中国西部开发水害的综合减灾对策。一、水多、水少、水脏都成害从全国看 ,据水利专家预测 ,我国的缺水高峰在 2 0 10 - 2 0 2 0年出现。迄今 ,面临着缺水与多水的两难境地 :一方面全国 60 0多座城市中 ,有…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省区直辖市还要包括内蒙古及广西。对于这些地区可用“荒边远穷大”五个字来形容。作为一名减灾科技工作者 ,我认为党中央西部开发战略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西部现代化不搞上去拖住全国的后腿。但西部开发要实事求是 ,要特别承认西部生态环境上的差距如地震仅 2 0世纪有 80 %发生在西部对此客观事实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充分关注。我以为应尽快在西部开发“热”的宣教中 ,普及一种新观念即全面而有深度地认识西部的灾情 ,不如此西部开发建设会留下深深遗憾并造成许多不…  相似文献   

5.
当前西部大开发序幕已打开,“两会”已成热点,似乎到西部淘金去已成为一种时尚。笔者作为中国科协减灾专家,建议应有些冷思考。我以为西部大开发作为历史性的壮举,重在要有创新及观念的大转变。安全减灾作为一种国策及保障手段必须走在西部开发前面,忽略安全减灾规划战略的开发行动迟早要招致悲惨的后果。 一、西部大开发需从认识灾情开始 总体讲中国西部处于大陆西北灾害带及青藏高原灾害带之中,具体又包括黄土高原严重灾害区、川滇山地灾害区、蒙缰灾害区、青藏灾害区等。西北地区是有特殊自然条件的地理单元,干旱、少雨、多风及沙…  相似文献   

6.
如今 ,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2 0 0 0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领导同志强调 ,西部大开发要把增强紧迫感与长期艰苦奋斗、突出重点与带动全面发展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在公布的西部六大战略重点中 ,尤其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笔者从西部生态安全及防灾减灾专题研究发现 ,在不少西部省区 ,如陕西、甘肃、宁夏、内蒙等地 ,由于治理沙漠化及沙化任务艰巨 ,所以在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区或丘陵沙漠区 ,经常看到“再造山川秀美大西部”的口号标语 ,无疑这是鼓舞西部大开发斗志所需要的。但通…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开发战略作为迈向 2 1世纪的壮举 ,已越来越引发各界的关注。西部开发本身固有的生态环境及灾情也成为科技与管理界的共识。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防灾减灾战略 ,或如何用科技减灾的利剑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就成为全部问题的焦点。笔者认为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带头强调科技减灾 ,落实科技减灾产业化思想 ,大力推进并注入减灾中的科技含量。以下就中国西部开发的科技减灾产业化思路谈五点构想 :第一 ,要明确开发西部与实现全国现代化的关系 ,为此必须要研究西部特有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点 ,不在东部 ,而是在西部。中…  相似文献   

8.
今天 ,西部大开发已成为全国人民热切关注和瞩目的焦点。说到西部 ,不少人会想到西安的兵马俑、新疆的天池、云南的西双版纳、四川的乐山大佛、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等。可今天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号角 ,可以说 ,人们尚未足够关注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 ,西部的可持续发展。更对生态环境及灾害是怎样制约西部的开发与建设、过去建设中有哪些教训应记取不甚明了。2 0 0 0年 8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组织编写的《西部开发的警示》一书 ,从一个崭新侧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思路。书中用大量的灾害事实及数据提醒人们 ,在关注西部的…  相似文献   

9.
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从来都是统一的。对于在西部开发建设中 ,如何减少安全生产方面的人为灾害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安全生产局副局长杨富有他的见解和观点。他认为 :在西部开始中 ,要充分借鉴内地在开发过程中正反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不要重蹈覆辙 ;在西部开发中 ,要从总体规划和初步设计开始就树立并坚持安全生产这样一个理念 ,树立并坚持预防为主这样一种思想 ,使安全工作、环境保护工作、生态平衡工作和自然灾害的控制与政治、经济、社会上的诸多因素一样纳入系统的规划和总体布局之中。只有坚持这样的系统性 ,才有可能从本质上从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大开发作为历史性的壮举 ,重在要有创新思路及观念的大转变。安全减灾作为一种国策及保障手段 ,必须是西部开发的先决条件 ,如果忽略了安全减灾规划战略的布署和开发行动 ,必然迟早要招致悲惨的后果。笔者提出此建议 ,旨在为中国西部开发探索一条生态、安全、减灾和谐发展之路 ,意在促进西部开发健康而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以来 ,“西部开发”已成为各种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口号。我国西部地区 ,可用“荒、边、远、穷、大”五个字来形容。概括地讲 ,就是西部区域辽阔 ,占国土面积 57% ,而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 2 3 % ;资源相对丰富 ,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总值占全国的一半 ;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 80 % ;交通极为不便 ,其公路长度仅占全国的30 % ,且 93 %为二级标准以下公路。笔者从一名减灾科技工作者出发认为 ,要有成效地开展西部生态安全建设 ,首先是要作好西部公众的发动 ,应尽快在西部开发“热”的诸多宣教中 ,增加并普及一种新观念即…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组织编写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西部开发的警示》一书 ,是中国首部研究探讨西部大开发的精品力作。该书由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李贵鲜同志亲自作序 ,并任名誉主任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汤泉任主任 ,近 50名专家、学者及领导以“认识西部献身西部”的精神为该书收拾资料 ,精心撰写每个章节 ,希望该书能对中国环保、安全、减灾界科技人士和关心西部建设、为西部投资的国内外金融、保险、建设等行业人士都有所“警示”。笔者衷心希望这部“小书”能为中国西部开发防灾减灾建设的“大事”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西部开发建设的最终目的 ,就是要逐步摆脱西部当前的贫困状态 ,改善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西部减灾与西部脱贫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带着这个问题 ,我们走访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许厚德。许秘书长介绍到 :新中国成立以来 ,开发西部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解放 50年来 ,国家的每个五年发展计划、“三线计划”特别是改革开放 2 0年来 ,对西部地区的投入都很大 ,而西部地区其自身发展变化也很快。但一次一次的努力 ,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西部落后贫困的面貌。与全国相比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很大 ,经济相对…  相似文献   

14.
台州地区地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台州地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下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台州地区地下水环境承载力属于中等水平.台州东西部地区影响地下水环境承载力的最大制约因素有所不同,西部主要受自然条件制约,东部则是社会条件.为提高台州地区地下水环境承载力,必须加强对地下水资源开发的统一管理,并且因地制宜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  相似文献   

15.
金磊 《安全》2001,22(5):31-33
在2001年2月下旬举行的"中国科协2001年自然灾害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递交的百余篇论文中,有近1/4是从不同侧面论述西部防灾减灾及生态安全建设的.我认为这是为正在开始的西部大开发带了个好头,提醒开发建设者们要警视西部危情,更关注西部生态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西部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交通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必将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们交通需求迅猛增长而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连接和幅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交通,在这种大发展的环境中,必将会发生质的飞  相似文献   

17.
翻开西部浩瀚的开发长卷 ,聆听祖先们西行的足音 ,可以感受到几多沉重的历史话题。虽然历史上西部开发的背景和决策的依据是各不相同的 ,几次开发高潮的出现 ,均是决策者及时把握时机 ,准确定位 ,充分考虑西部的特点和当时国际国内的大背景 ,将西部开发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整体环境中 ,但是 ,必须承认 ,我们在政治、经济、建设、生态环境诸方面确有一些决策失误的事例 ,以下记录我国三门峡水库建设上的风雪历程 ,其教训应该记取。一、黄河与三门峡水库黄河流域 ,历史上同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齐名 ,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18.
翻开西部浩瀚的开发长卷,聆听祖先们西行的足音,可以感受到几多沉重的历史话题。虽然历史上西部开发的背景和决生的依据是各不相同的,几次开发高潮的出现,均是决策者及时把握时机,准确定位,充分考虑西部的特点和当时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将西部开发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整体环境中,但是必须承认,我们在政治、经济、建设、生态环境诸 方面确有一些决策失误的事例,以下记录我国三门峡水库建设上的风雪历程,其教训应该记取。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推进,消防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改进和加强消防工作,积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难度剧增,及时、正确地掌握和评判施工现场安全状况是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但公路施工领域安全评判涉及的因素很多,模糊性大、动态变化复杂是最显著的特性,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使结果可变性很大,如何对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是目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模糊综合评判法可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但由于该法使用的评语常带有模糊性,各影响因素的权重通常是专家凭经验给出,从而影响评判结果的客观性。而层次分析法适用于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可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相结合,可以减少评价中因主观性所带来的弊端,使评价结果更可信。本文在研究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起来,建立西部地区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状况评价的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出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状况,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